深冬的风已经有了棱角,刮在希望小学的操场上,把老槐树最后几片叶子也带走了。可校园里一点不冷清——孩子们裹成圆滚滚的棉球,正围着沙堆用松果和树枝搭“城堡”,嘴里哈出白气,还在热烈讨论着:“等春天林晓他们来了,肯定吓一跳!”
苏念和陆星衍窝在办公室里,对着一桌图纸较劲。陆星衍用红笔圈住“手拉手活动室”的位置,眼角弯了起来:“张建筑师刚来信儿,说这儿的窗户能做成拱形,像海洋馆那样。”苏念凑过去,指尖顺着图纸上的线条游走:“这儿得留面墙,专门贴孩子们的信和照片。再把老木匠做的小木雕摆上,就像家了。”
校门口突然响起喇叭声。陈砚正从车里搬出几个大纸箱,看见他们出来,搓着手笑:“可算赶在下雪前送到了!羽绒服、围巾,还有新到的实验器材。后面车上还有王校长练习的电脑和打印机。”
孩子们呼啦啦围过来,小雨踮着脚往箱子里瞧。陆星衍揉揉她脑袋:“别急,等装好了,你们就能跟城里小伙伴视频了。”
接下来的两天,校园里热热闹闹的。陆星衍带着男孩们搬电脑,苏念和女孩们给每件羽绒服绣名字——彩线勾出小海豚、小海龟,和夏令营的营服遥相呼应。老木匠也来了,边装书架边念叨:“边角都得磨圆喽,可不能磕着孩子们。”
周三下午,电脑终于亮起来了。小雨第一个和林晓视频,举着新雕的小海豚木雕直晃:“老木匠爷爷做了两个,你一个我一个!”屏幕那头的林晓也举起收到的木雕:“我天天放在书桌上呢。对了,下个月我们要画‘手拉手’的画寄给你们!”
苏念悄悄退到教室外,发现王校长站在老槐树下,正望着墙上那张泛黄的合影出神——那是她当年和孩子们的合照,被陆星衍细心装裱挂在这里。
“您怎么来了?”
王校长转过身,从包里掏出几摞绘本:“来看看电脑装得怎么样,顺便带点新书。”走进办公室,她又掏出一张计划表,“下个月开始,每周有两位城里老师来教美术、音乐和电脑课。春天科技馆还会派讲解员来带孩子们做实验。”
苏念看着密密麻麻的安排,心里暖烘烘的:“孩子们知道了一定开心坏了。”
“这才到哪儿。”王校长笑着展开一张新图纸,“我和出版社同事商量,想在分校操场建个星空观测台。晚上孩子们能在这儿认星座,结合课堂知识观察天文现象。”
刚调试完电脑的陆星衍凑过来,眼睛一亮:“可以把观测台和小水池放一块儿!晚上星星倒映在水里,就像两个星空。”三人越说越兴奋,仿佛已经看见孩子们在星空下惊叹的模样。
接下来的日子,校园里暖意融融。城里老师来了,美术课用松果做手工,音乐课学唱星星和大海的歌,电脑课上孩子们画出了自己心中的分校。老木匠更绝——照着孩子们画的图纸,用木头做了个微缩模型,连窗花都用彩纸剪好贴上。孩子们每天都要围着模型指指点点:“这儿种花!”“观测台的顶要像小帽子!”
十二月中,一场小雪悄然而至。孩子们冲进操场堆雪人、打雪仗,把小雪球捏成小动物摆在窗台上。苏念和陆星衍也跟着胡闹,堆了个戴围巾的“希望雪人”,手里还握着木雕小海豚。
正玩得开心,村快递大叔扛着大包裹进来:“青岛海洋馆寄来的!”孩子们哗地围上去。打开一看,是厚厚几本相册和十几件卫衣。相册里全是夏令营的点点滴滴——小雨讲解的认真模样,海豚跃出水面的瞬间,海边夕阳下的剪影……小雨轻抚照片:“真想再去青岛看海。”
“明年夏天还去!”苏念搂着她,“带上城里小伙伴一起!”
夕阳给雪地镀上金边时,陆振明来了电话,声音里掩不住喜悦:“星衍,分校资金全到位了!下周施工队进场,我和老伙计们都回来帮忙!”消息传开,整个校园都沸腾了。
孩子们连夜画欢迎海报,老木匠赶工雕刻送给工人师傅的小木雕。施工队进场前夜,苏念和陆星衍在办公室整理资料,陆星衍突然抽出张图纸:“快看,最终版!”图纸上不仅有了观测台和活动室,小水池边添了石凳,观测台旁规划了向日葵花田。苏念指着空白处:“这儿种果树,春天开花秋天结果,孩子们就能吃上自己种的果子了。”
门吱呀一声推开,小雨举着画钻进来:“老师,我画的分校!有水池、观测台,还有我们和城里小伙伴、海洋馆老师在一起。想贴在工棚里,让工人叔叔知道我们多期待。”
画纸上挤满了童稚的想象——小鱼在水池游动,孩子们踮脚看星星,活动室墙上贴满信件照片。陆星衍小心收好画:“明天就贴工棚最显眼的地方。”
等小雨蹦跳着离开,两人才发现图纸角落有一行小字:“施工期间有神秘嘉宾到访,时间待定。”
“会是谁呢?”苏念歪头猜,“王校长?海洋馆老师?还是那位寄书的阿姨?”
陆星衍把图纸轻轻折好:“不管是谁,肯定是带着祝福来的。”
夜深了,雪地上留着孩子们玩耍的脚印,像散落的星星。办公室的灯还亮着,照着手边的设计图、儿童画和小木雕。明天机器就要轰鸣,第一块基石将落下。而那个“神秘嘉宾”的约定,就像冬夜里一颗温暖的种子,静静等待着破土而出的时刻。
喜欢他的温柔藏在晚风中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他的温柔藏在晚风中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