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霏低头不语,似是犹豫。
刘复见状,又转头对典韦说道:
“典壮士,想求取小娘子可不能如此莽撞,需得用些心思。
三书六礼的流程可不能少。
这样吧,明日我在酒馆设下宴席,咱们好好聊聊,如何?”
典韦和张霏对视一眼,点头同意。
第二日,刘复和典韦在酒馆相聚,期间询问了他和张霏的事情,得知果然是张霏父兄嫂子不愿,舍不得张霏这摇钱树。
刘复闻言踱至窗前。
望着街道行人,对典韦说道:
“我这县尉虽官职不高,却掌管着本县的兵勇。
你武艺超群,若能在我麾下任职,一来可谋个前程,待你有了功名,风风光光上门提亲,张家父母岂有不允之理?”
“二来你手握权柄,便能护得娘子周全,也能让她安心,甚至能让她自己也开起自己的绣庄,让她的手艺传遍方圆百里!”
见典韦若有所思,县尉继续说道:
“我听闻你自幼习武,心怀壮志,难道甘心困于这小小乡野,看着心爱之人被生计所困?
跟着我,保境安民,建功立业,待他日功成名就,不仅能让张家父母刮目相看,更能给娘子和家人一份实实在在的安稳!”
“砰……”
只见典韦一巴掌拍在桌上,
“县尉说的极是。
我这现在连安稳活计都没有,如何能让霏娘跟我。
典韦谢过县尉。”
典韦说完拱手行礼。
刘复扶起典韦,
“既如此,吾这就任命你暂为己吾县兵屯长,”
“明年开春你娶妻后再给你安排。”
刘复对典韦说道,
“今日吾会出钱让你和霏娘施粥流民,赚些名声,以后有好处。
你也可好好勾搭霏娘。
哈哈哈哈哈……”
刘复调笑典韦一句。
下午。
张霏素衣挽袖,立于施粥棚下,纤手不停为老弱病残递上热粥,鬓边簪着的木槿花随动作轻晃。
一旁典韦铁塔般伫立,粗粝的嗓音带着安抚:
“莫怕莫挤,张娘子说了,定让大伙都吃上热饭!”
流民们捧着粗陶碗哽咽:
“这张娘子好心肠,当真是百姓之福啊!”
忽然听到邻近传来哭嚎——一伙地痞流氓正强抢流民中一些孤寡老人珍藏的一点备用过冬的口粮。
张霏将木勺重重一放,眼中腾起怒火:
“简直禽兽。”
典韦顿时精神,双戟一碰铿锵作响,二人带着几个帮工,当时就跑过去处置了几个地痞。
当典韦双戟把流氓头目砸倒时,张霏冷声道:
“欺凌老弱,何德之有?今日便要你等知道,陈留容不得此等恶行!”
刘复知道后调笑张霏,
“张娘子可用这‘懿德’为字了。”
同时找来纸笔,写下‘懿德’二字递给张霏。
不过张霏不识字,典韦也是大老粗。
字认不多。
“你们这可不行,不认字干不了大事啊,以后还是多多读写书,”
刘复决定以后扫盲班还是要开的,
第二天,张霏当众宣布自择表字“懿德”:
“‘懿’字载于《尚书》,乃盛德大美之意。施粥是仁德,除恶是义德,今后亦当以懿德立身,不负百姓!”
消息如燎原之火传遍城乡。
有说书人拍响醒木,将“懿德娘子战匪寇”的故事讲得荡气回肠;
传闻文人墨客以“懿德照古今,巾帼胜须眉”为题竞相赋诗;
街头孩童跳着脚唱:
“懿德娘子心似玉,施粥惩恶鬼神惧。霏雪映日千般暖,陈留佳话传万里!”
唯有刘复看着水军费用万钱的“颂德用度陈表”陷入沉思。
经过几天发酵,典韦和张霏已经有点名声,刘复便和典韦张霏商量帮典韦找媒婆求娶张霏的事。
典韦大喜,连忙再次行礼:
“多谢县尉!我定当好好准备!”
张霏则是脸色泛红匆匆告辞。
待张霏离去后,典韦对刘复拱手,感激不已:
“刘县尉,大恩不言谢!
日后若有用得着我的地方,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刘复拍了拍典韦的肩膀,笑道:
“说这些做什么?明日的宴席,我托人找个媒婆,你可要好好表现,莫要再紧张得说不出话来。”
典韦重重地点头,眼神中满是期待。
刘复看着典韦的样子,心中暗自得意,这一步棋走得妙,不仅能成就一段佳话,
还能结交到典韦这样的人才,日后在这汉末,自己的实力也能更上一层楼。
第二日,刘复带着典韦在酒馆等待张媒婆。
这张媒婆是圉县知名媒婆,品牌知名度不错,信誉也很好,所以刘复才会找到她。
双方一番交流,主要是刘复和张媒婆交谈,典韦早紧张的话都说不完整了。
张媒婆细细打量着局促不安的典韦,又看了眼刘复递来的厚重贽礼。
嘴角笑意更深,
“刘县尉放心,典壮士这般英武,张家小娘子又怎会不心动?且听老身安排便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三国,我窃取宗室身份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穿越三国,我窃取宗室身份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