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总结报告递上去不到一周,部里的调令就直接发到了省委组织部。
任命韩志军为国家卫健委某核心司局的副局长,明确为正司局级。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重用,也是对他此次在江东抗疫中表现的肯定。
送行宴设在省委招待所小餐厅,规格不高,但参加的人都是核心圈层的。
马书记、省长亲自出席,给了韩志军极大的面子。
宴会上,领导们轮番向韩志军敬酒,说的都是“年轻有为”、“前程似锦”、“以后多关心江东”之类的场面话。
韩志军显然心情极好,来者不拒,脸上泛着红光,话也多了起来。
“马书记,省长,各位领导,这次在江东,我是真学到了不少东西!”韩志军端着酒杯,“尤其是林杰主任,让我见识了什么是真正的扎根基层、科学决策!我敬林主任一杯!”
他走到林杰面前,酒杯碰得脆响。
林杰以茶代酒,和他碰了一下,微笑道:“韩司长过奖了,一路顺风。”
“叫什么司长,生分了!还是老韩!”韩志军大手一挥,带着几分酒意,压低声音对林杰说,“老林,我这一走,委里这摊子,可就全靠你了。你那套公卫体系建设的方案,我看过了,大手笔!放心,回部里,我一定帮你敲边鼓,争取支持!”
这话声音不大,但在场不少人都竖着耳朵听。
钱强坐在不远处,脸上笑容不变,眼神却暗了几分。
林杰不动声色:“谢谢老韩,江东永远欢迎你回来指导工作。”
送走韩志军,热闹散去。
关于林杰的传言非但没有平息,反而愈演愈烈。
有人说韩志军走了,主任书记一肩挑的位子一旦空出来,非林杰莫属;
有人说林杰这次功劳太大,省委必须给个交代,副省长是最起码的;
还有更玄乎的,说京城某位大佬看了“江东经验”的报告,亲自点了林杰的名。
这些传言像无形的风,吹皱了委里一池春水。
林杰明显感觉到,周围人看他的眼神又变了。
连冯静云跟他说话,都更加客气。
王鑫倒是很兴奋,私下里跟林杰嘀咕:“林主任,这次您肯定要动了!说不定真能当上书记主任一肩挑呢!”
林杰瞪了他一眼:“少听那些没影的话!工作干好了吗?”
王鑫缩缩脖子,不敢再多说。
林杰心里跟明镜似的。
他现在就像站在聚光灯下,光芒太盛,反而让周围的一切都陷入了阴影。
省委领导会怎么想?其他资历更老、但在此次疫情中表现平平的副省长、常委们会怎么想?
他想起之前被自己顶撞过、最终“病退”的那位副主任,想起在巡视期间给他打电话“提醒”的罗志恒老领导,还有那些在他推行改革时利益受损、此刻正蛰伏在暗处的人。
这些人,会眼睁睁看着他步步高升吗?
果然,没过几天,另一种声音开始悄然流传。
“林杰能力是强,但太独断,听不进不同意见,这次疫情要不是韩主任在一线撑着,指不定出什么乱子呢。”
“他那个‘精准防控’,说白了就是运气好,赌赢了。万一赌输了呢?代价谁承担?”
“年纪轻轻,风头太劲,不是什么好事。官场讲究的是平衡,是资历。”
“我听说啊,他在疫情期间,调动资源的手笔很大,有些程序……呵呵,经不起细究哦。”
这些议论不再是私下窃窃私语,而是开始在某些小范围的饭局、茶座上,被一些人貌似无意地提起。
传播这些消息的人,往往都带着一种“我也是听说的”、“为他好才说”的表情。
林杰甚至接到了两个退休老领导的电话,语气语重心长。
“小林啊,这次干得漂亮,我们都为你高兴。不过啊,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有时候,退一步,海阔天空啊。”
“你还年轻,未来的路长着呢。有些位置,急不得,要讲究个水到渠成。”
这些话,听起来是关心提醒,实则是在施压,暗示他应该“知进退”,不要对更高的位置抱有非分之想。
更让林杰感到压力的是,省委组织部的考察组,确实下来了一趟,但考察的对象似乎并不止他一个,还有另外两位资历更老的厅级干部。
考察过程也是不显山不露水,谈完话就走,没有任何明确信号。
这种悬而未决的状态最是磨人。
晚上回到家,苏琳看他眉头不展,给他倒了杯热水:“是不是为外面那些传言烦心?”
林杰叹了口气,靠在沙发上:“树欲静而风不止。我现在是体会到了。”
“那你是怎么想的?真想当那个副省长?或者一把手?”苏琳在他身边坐下,轻声问。
林杰沉默了一会儿,摇摇头:“说不想是假的。哪个干部不想进步?但这次,感觉不一样。功劳太大,反而成了负担。现在提拔我,等于把我架在火上烤,会成为众矢之的。可不提拔,又无法服众,显得省委赏罚不明。估计现在省委领导也很为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医路青云之权力巅峰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医路青云之权力巅峰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