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们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有的甚至拿出家里仅存的鸡蛋、咸菜,送到士兵们手中,想要表达自己的心意。
“马长官,这是我们家仅存的几个鸡蛋,您让弟兄们补补身子!”
“这是我腌的咸菜,虽然不值钱,但能下饭,给弟兄们尝尝!”
马小丑看着百姓们真诚的脸庞,心中充满了感动。他推辞道:“乡亲们,不用这样!这些粮食和药品,本就是用来给大家救命的!你们的心意我们领了,但这些东西你们自己留着,好好照顾自己和家人,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马长官,您就收下吧!”张大爷坚持道,“弟兄们为了保护我们,在城墙上拼死战斗,吃了那么多苦,我们也没什么能报答的,这几个鸡蛋,就算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看着百姓们坚持的样子,马小丑不再推辞,他让士兵们收下了百姓们送来的东西,心中却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守住临城,保护好这些善良淳朴的百姓。
分到粮食后,百姓们并没有只顾着自己享用,而是纷纷主动参与到守城中来。
张大爷今年已经六十多岁了,头发花白,却依旧精神矍铄。他放下手中的粮食袋,拿起一把铁锹,走到城墙边,开始帮忙修补城墙的缺口。“马长官,我虽然年纪大了,但还能搬搬砖石,修补城墙,为守城尽一份力!”
他的孙子,那个之前饿晕过去的六岁孩子,也拿着一个小铲子,跟在爷爷身后,学着爷爷的样子,用小铲子铲起泥土,填补城墙的裂缝,虽然动作稚嫩,却格外认真。
城西的李老汉,之前为了给孙子挖野菜差点被孙军的巡逻队打死,此刻他也加入了修缮城墙的队伍。他身材瘦小,却力气不小,扛着一块块沉重的砖石,来回穿梭在城墙和物资堆之间,脸上的汗水顺着皱纹流淌,却依旧笑容满面。
越来越多的百姓加入进来,有身强力壮的青年,有中年汉子,有年迈的老人,甚至还有妇女和孩子。他们自发地分成了几个队伍,有的搬运砖石、沙袋,修补城墙的缺口;有的砍伐树木,制作滚石和擂木;有的则帮助士兵们搬运物资、擦拭武器;还有的妇女们,组织起来,在城楼下搭起了临时的灶台,为士兵们做饭、烧水。
“大家加把劲!把城墙修补得结实点,让孙军攻不进来!”
“孩子们,把这些树枝搬到那边去,让士兵们制作擂木!”
“姐妹们,快把饭做好,让守城的弟兄们能吃上热乎饭!”
城内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百姓们和士兵们齐心协力,各司其职,没有丝毫的怨言和懈怠。他们的脸上都带着坚定的笑容,眼中充满了希望,仿佛看到了击退孙军、重建家园的那一天。
马小丑沿着城墙缓缓巡视,看着眼前这军民同心、共同备战的景象,心中充满了感动和信心。他看到,百姓们和士兵们一起搬运砖石,汗水浸湿了衣衫,却依旧欢声笑语;看到妇女们为士兵们端上热乎的饭菜,士兵们恭敬地道谢;看到孩子们为士兵们递上干净的水,士兵们温柔地摸了摸孩子们的头。
这一幕,让他想起了自己的家乡,想起了父母亲和乡亲们。在他年幼时,家乡遭遇旱灾,也是乡亲们互相帮助,才一起度过了难关。如今,临城的百姓们,也像他家乡的乡亲们一样,善良、淳朴、团结,在危难之际,能够挺身而出,与士兵们并肩作战。
他走到一处城墙缺口,张大爷正带着几个青年搬运砖石修补。马小丑走上前,拿起一块砖石,加入了他们的行列。“张大爷,您歇会儿,我来搬!”
张大爷笑着摇了摇头:“马长官,不用,我还能干!您是咱们的指挥官,要指挥打仗,不用干这些粗活!”
“张大爷,守城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情,也不是士兵们一个人的事情,是我们所有人的事情!”马小丑一边搬运砖石,一边说道,“只有我们军民同心,齐心协力,才能守住临城,击退孙军!”
张大爷点了点头,深有感触地说道:“马长官说得对!临城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一定要一起守护它!之前,我们还担心守不住,现在有了您,有了粮食和药品,还有这么多弟兄们,我们相信,一定能打退孙军!”
马小丑看着张大爷坚定的眼神,心中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他知道,有了百姓们的支持,有了士兵们的斗志,再加上充足的物资,他们一定能够守住临城,击退孙军。
他走到城楼下的临时灶台边,妇女们正在忙碌地做饭。一口口大锅里,米饭的香气、蔬菜的清香弥漫开来,让人垂涎欲滴。一位妇女看到马小丑过来,连忙盛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米饭,递给他:“马长官,您快尝尝,这是我们刚煮好的米饭,您这几天肯定没吃好!”
马小丑接过饭碗,米饭的热气扑面而来,带着浓郁的香气。他拿起筷子,尝了一口,软糯香甜,是久违的味道。他看着妇女们忙碌的身影,心中充满了感激:“谢谢大家!有你们在,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军阀崛起:八美同堂定民国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军阀崛起:八美同堂定民国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