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城、沙河的父老乡亲们,弟兄们!”马小丑的声音经过预先准备的铁皮喇叭放大,清晰地传到了街道的每一个角落,洪亮而有力,带着穿透人心的力量,“今天,我马小丑站在这里,是要向大家宣布一件大事——从今日起,我们正式脱离赵老歪的残余势力,自立门户!我,马小丑,就任临城保安司令,管辖临城、沙河两县,誓要保境安民,让大家过上好日子!”
话音刚落,下方立刻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百姓们挥舞着手中的小旗帜,蹦跳着欢呼,孩子们的笑声清脆悦耳,久久回荡在街道上空。
“马司令万岁!”
“保境安民!我们支持马司令!”
欢呼声中,几位头发花白的乡绅代表互相看了一眼,眼中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们之前还心存疑虑,但看到马小丑如此受百姓爱戴,又想到苏玉婷之前传达的新政,心中的顾虑渐渐消散。
马小丑抬手示意大家安静,等欢呼声渐渐平息,才继续说道:“大家都知道,过去几年,在赵老歪的统治下,咱们临城、沙河两县的百姓过得有多苦!赋税繁重,苛捐杂税多如牛毛,不少人家辛辛苦苦劳作一年,到头来却连温饱都难以维持;农田灌溉困难,遇到旱涝灾害,就颗粒无收,只能眼睁睁看着庄稼枯死;穷苦人家的孩子,更是连读书识字的机会都没有,一辈子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
他的话,字字句句都说到了百姓们的心坎里。不少老人想起了过去的艰难日子,眼眶渐渐红了;一些中年汉子攥紧了拳头,脸上露出了悲愤的神色;还有些母亲紧紧抱着身边的孩子,眼神中满是对未来的期盼。
“我马小丑,也是穷苦人家出身,深知大家的不易!”马小丑的语气中充满了共情,“所以,今天我在这里,向大家颁布三条新政,说到做到,绝不食言!”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下方的百姓,一字一句地说道:“第一条,减免赋税三成!从今年秋收开始,临城、沙河两县所有百姓的田赋、丁税,一律减免三成!同时,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凡是新开垦的荒地,三年内免征一切赋税!”
“什么?减免三成赋税?”
“开垦荒地三年免税?这是真的吗?”
百姓们瞬间炸开了锅,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惊喜。之前赵老歪统治时,赋税繁重不说,还经常巧立名目增收苛捐杂税,百姓们苦不堪言。如今马小丑一上台就减免三成赋税,还鼓励开垦荒地,这无疑是给百姓们送上了一份大礼。
人群中,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农,拄着拐杖,激动得浑身发抖。他家里有三亩薄田,过去每年的赋税就要占去收成的一半以上,一家人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听到减免三成赋税,他浑浊的眼睛里流下了泪水,哽咽着说道:“好!好啊!马司令是咱们的大救星啊!”
一位年轻的农民,紧紧握着拳头,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笑容:“太好了!我早就想开垦村东头的那片荒地了,就是因为赋税太重,一直不敢动手。现在好了,三年免税,我这就回去准备,明年一定多种些粮食!”
马小丑看着百姓们激动的模样,心中也充满了暖意。他继续说道:“第二条,兴修水利!我已经让人勘察过了,临城的护城河可以疏浚拓宽,引河水灌溉周边的农田;沙河的三条古渠,也会立刻组织人手修缮,同时新建两条水渠,解决干旱地区的灌溉问题!所有工程,由军营抽调部分士兵协助百姓共同施工,工钱照发,绝不亏待大家!”
“兴修水利!太好了!再也不怕天旱了!”
“马司令想得太周到了!有了水渠,咱们的庄稼就能长得更好了!”
百姓们的欢呼声再次响起。临城和沙河都是农业县,农田灌溉一直是大问题。遇到风调雨顺的年份,收成还好;一旦遇到干旱,庄稼就会大面积枯死,百姓们只能望天兴叹。马小丑提出兴修水利,正好解决了百姓们最关心的问题。
一位种了一辈子田的老农夫,激动地对身边的人说:“我活了六十多岁,见过的官不少,从来没有哪个官像马司令这样,真正为咱们农民着想!兴修水利,这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好事啊!”
“第三条,开办两所学堂!”马小丑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温情,“在临城县城和沙河县城,各开办一所学堂,取名‘启智学堂’,寓意开启智慧,照亮未来!学堂面向所有穷苦人家的孩子,免费入学,免费提供课本和笔墨!我们会聘请城里有学问的老秀才和年轻的读书人担任老师,教孩子们读书识字、明理知义!”
这条新政,瞬间击中了所有家长的心。在那个年代,穷苦人家的孩子想要读书识字,几乎是一种奢望。很多家长一辈子没读过书,深知不识字的苦,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机会上学,改变命运。
一位年轻的母亲,抱着怀里的孩子,激动得泪流满面:“我的孩子终于能上学了!马司令,谢谢您!谢谢您给了孩子一个希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军阀崛起:八美同堂定民国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军阀崛起:八美同堂定民国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