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丑走到一挺机枪前,伸手握住枪身,冰凉的触感传来。他拉动枪栓,动作娴熟,“咔嚓”一声脆响,流畅顺滑。“这机枪的性能怎么样?”
“回司令,比之前的型号威力更大,射速更快,有效射程能达到八百米。”李铁匠自豪地说道,“咱们的科研小组还改良了机枪的散热系统,连续射击半小时也不会卡壳。火炮的射程也提升了,最远能打到三公里外,精准度也提高了不少。”
苏玉婷补充道:“兵工厂现在的产能越来越稳定,每月能生产步枪五百支、机枪二十挺、手榴弹两千枚、火炮两门。而且通过贸易,我们从外地采购了大量的钢铁和火药,原材料充足,完全能满足部队的需求。”
马小丑点点头,拿起一枚手榴弹,掂量了一下重量:“好!有这样精良的武器,再加上训练有素的士兵,咱们的部队就能所向披靡。”他转头对身边的张大壮说:“通知下去,下周开始,组织部队进行新武器实战演练,让士兵们尽快熟悉新装备的性能。”
“是,司令!”张大壮沉声应道,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作为部队的将领,他比谁都清楚,精良的武器对战斗力的提升有多大作用。
最后,一行人来到城北的医疗库。医疗库分为药材区、器械区和急救区,布局合理,干净整洁。药材区的货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种中药材,如当归、黄芪、党参、甘草等,分类明确,标签清晰;器械区存放着手术刀、镊子、绷带等医疗器械,都经过了严格的消毒;急救区则放置着担架、急救箱、氧气瓶等设备,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司令,两位夫人,咱们的医疗库现在物资充足,不仅有本地采购的中药材,还有从天津、上海采购的西药,像盘尼西林、阿司匹林这些稀缺药品,咱们也储备了不少。”医疗负责人陈大夫说道。陈大夫是前清的御医后代,医术高明,之前一直在乡下隐居,听说马小丑善待百姓、重视医疗,便主动前来投奔。
林婉清走到药材区,拿起一包当归,闻了闻气味:“这些药材都很新鲜,保存得很好。”
“回夫人,我们按照您的吩咐,将药材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定期晾晒,还在库房里放置了防虫防潮的草药,确保药材不会变质。”陈大夫说道,“现在部队里有专门的医护队,每个营都配备了两名医生和四名护士,士兵们受伤后能得到及时救治。而且咱们还在城里开办了惠民医馆,百姓们看病买药都能享受半价优惠,深得民心。”
马小丑看着医疗库里充足的物资和完善的设施,心中十分欣慰。他知道,在乱世之中,不仅要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还要有充足的医疗保障,才能让士兵安心作战,让百姓安心生活。
离开医疗库时,夕阳已经西斜,金色的余晖洒在大地上,为临城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马小丑一行人沿着田埂漫步,沿途的农民们正在收割稻谷,看到马小丑,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热情地打招呼:“马司令好!”“两位夫人好!”
马小丑笑着挥手回应,走到一位正在收割稻谷的老农身边,接过他手中的镰刀,帮他割了几束稻穗:“张大爷,今年的收成怎么样?”
张大爷今年六十多岁,脸上布满了皱纹,却精神矍铄。他笑着说道:“托司令和苏夫人的福,今年的收成太好了!每亩地能收三百多斤稻谷,比去年多了一百多斤!而且赋税减免了三成,咱们能留下更多的粮食,日子越过越红火了!”
旁边的几位农民也纷纷说道:“是啊,以前种地,既要交繁重的赋税,还要担心土匪恶霸,收成再好也留不下多少。现在好了,赋税轻了,治安好了,还有水利设施,种地再也不用看天吃饭了!”“我家小子还进了工厂做工,每月能拿二两银子,比种地强多了!”“还有学堂,我家孙女也能上学读书了,这都是司令和夫人给咱们带来的好日子啊!”
马小丑听着百姓们的称赞,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百姓的支持是他势力稳固的根本。只有让百姓安居乐业,他们才会真心实意地拥护自己,才能在这乱世之中站稳脚跟。
林婉清走到一位抱着孩子的妇人身边,温柔地摸了摸孩子的头:“孩子多大了?有没有上学?”
妇人笑着说道:“回夫人,孩子三岁了,明年就能上学了。咱们临城的学堂太好了,不仅不收学费,还管午饭,真是为咱们穷苦人家着想啊!”
苏玉婷说道:“以后还会开办更多的学堂,让更多的孩子能读书识字。只有让孩子们接受教育,临城的未来才会更有希望。”
妇人连连道谢:“多谢苏夫人!您真是咱们的大恩人啊!”
一行人继续往前走,来到了临城的市集。此时正是市集最热闹的时候,街道两旁的商铺灯火通明,人头攒动,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商铺里的商品琳琅满目,有本地生产的棉布、铁器、粮食,也有从外地运来的食盐、药材、丝绸、茶叶,还有各种新奇的玩意儿,让人目不暇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军阀崛起:八美同堂定民国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军阀崛起:八美同堂定民国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