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使者齐声应道:“请司令放心,我等定不辱使命!”
次日清晨,三队使者带着赠礼与书信,分别踏上前往邢台、邯郸、石家庄的路途。
邢台之行:志同道合,结盟共赢
陈明率领的使团一行五人,沿着临城至邢台的官道前行。邢台军阀李正明,原为旧军队的团长,不满旧军阀的腐败,率部脱离后占据邢台,下辖三个县,兵力约八千人。李正明为人正直,治军严谨,严禁士兵欺压百姓,在邢台境内推行轻徭薄赋,口碑颇佳,与马小丑的施政理念不谋而合。
使团行至邢台边境时,早已接到通报的邢台守军并未刁难,而是热情引导他们前往邢台县城。抵达县城后,李正明亲自在府衙门外迎接,这让陈明颇感意外——他原本以为至少要经过几轮通报与试探。
“马司令派来使者,李某深感荣幸。”李正明身材中等,面容刚毅,说话语气沉稳,“久闻马司令在临城保境安民,政绩斐然,李某一直心怀敬佩。”
陈明拱手行礼,谦逊回应:“李司令过奖了。我家司令常说,乱世之中,能坚守本心、守护百姓者,皆是同道中人。此次前来,一是为表达友好之意,二是为谋求双方共赢之局。”
进入府衙,双方分宾主落座。陈明首先呈上马小丑的书信与赠礼清单,说道:“临城土地肥沃,粮食与布匹略有盈余,这些都是百姓亲手劳作所得,不成敬意。我家司令知晓邢台矿产丰富,但粮食产量有限,愿以此作为见面礼,盼能为邢台百姓略尽绵薄之力。”
李正明翻阅着书信,脸上露出赞许之色,又看向赠礼清单,感慨道:“马司令果然务实。如今不少军阀往来,非金银珠宝便是珍奇异宝,唯有马司令,送来的都是百姓急需之物,足见其‘以民为本’的真心。”
随后,双方切入正题。陈明详细介绍了临城的发展现状:“自马司令掌权以来,临城清剿匪患,整顿治安,分田减税,创办学堂,如今百姓安居乐业,部队纪律严明。但临城缺乏铁矿、煤炭,武器制造与冬季取暖多有不便;同时,名贵药材稀缺,部队伤病士兵与百姓看病多有困难。我家司令愿与李司令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开放边境贸易,以临城的粮食、布匹,换取邢台的铁矿、煤炭与药材,不知李司令意下如何?”
李正明闻言,沉吟片刻,说道:“陈明先生所言,正合我意。邢台虽有铁矿、煤炭,但粮食确实紧张,每年都需从外地采购,且价格高昂。至于药材,邢台西部山区多有产出,供应临城不成问题。我李某此生所求,便是让邢台百姓过上安稳日子,不愿卷入无谓纷争。与临城结盟,既能保障边境安全,又能互通有无,实乃两全其美之事。”
双方一拍即合,接下来的谈判异常顺利。仅用了两天时间,便敲定了《邢临互不侵犯条约》与《邢临贸易协定》的细节:
1. 双方划定边境线,互不侵犯对方领土,若有边境纠纷,通过协商解决,不得动用武力;
2. 开放临城与邢台的边境口岸,设立专门的贸易市场,双方商人可自由往来,免征关税;
3. 临城每月向邢台供应五千斤粮食、一千匹布匹,邢台每月向临城供应两千斤铁矿、一千斤煤炭、五百斤各类药材;
4. 双方共享匪患、叛乱等治安情报,必要时可联合清剿跨界不法分子。
条约签订当日,李正明设宴款待陈明使团。席间,李正明举起酒杯,说道:“愿我与马司令携手,共护两地百姓平安,让这乱世之中,多一片太平之地!”
陈明举杯回应:“李司令所言极是。我定将李司令的诚意带回临城,愿邢临两国永结同好,共赢发展!”
返程时,李正明不仅派人护送使团,还额外赠送了五百斤优质铁矿和一百斤名贵药材,作为回礼。陈明带着签订的条约与回礼,一路顺利返回临城。马小丑看到条约后,欣喜不已:“李正明果然是同道中人!此次结盟,不仅解决了我们的物资短缺问题,更让我们的北部边境安稳无忧。”
邯郸之行:务实为上,贸易先行
苏文轩率领的使团前往邯郸,路途比邢台更远,且需经过一段山区。邯郸军阀王怀安,原是商人出身,后来趁乱拉起队伍,占据邯郸及周边两县,兵力约六千余人。王怀安虽无保境安民的远大抱负,但极为务实,凡事以利益为先,从不做亏本买卖,且处事圆滑,与周边势力都保持着表面友好。
使团行至邯郸边境时,遭遇了小小的波折。邯郸守军拦下使团,仔细盘查,甚至索要“通行费”。苏文轩早有准备,一方面拿出马小丑的书信,说明来意,另一方面让随从拿出几匹细布和一些小米,送给守军头领,说道:“这些都是临城百姓的心意,并非贿赂。我家司令愿与王司令开展贸易,届时边境守军也能受益,何乐而不为?”
守军头领见苏文轩言辞得体,且赠礼实在,又听闻能从贸易中获利,便不再刁难,连忙派人将使团前往邯郸县城的消息禀报王怀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军阀崛起:八美同堂定民国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军阀崛起:八美同堂定民国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