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建设与师资配置
马小丑投入两万两白银,在临城县城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军属学堂,占地面积约五亩,建有教学楼、操场、宿舍、食堂等设施,可容纳五百名学生就读。随后,又在各乡镇的女子学堂分校增设军属子女班,方便偏远地区的军属子女就近入学。
军属学堂的师资力量堪称顶尖。马小丑从外地聘请了二十余名学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的先生,其中既有擅长经史子集的老秀才,也有掌握新式教育理念的年轻学者。同时,从启智女子学堂选拔优秀毕业生担任助教,形成了“老中青结合”的教学团队。
学堂的课程设置兼顾传统与新式,除了识字、算术、历史、地理等基础课程外,还增设了军事常识、体育、音乐等课程。军事常识课由部队的军官兼任教师,传授基本的军事技能与国防知识;体育课注重体能训练,培养学生的意志力与团队协作能力;音乐课则教唱爱国歌曲,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
全免费教育与生活补贴
为了让所有军属子女都能上学,马小丑规定,军属学堂实行全免费教育,包括学费、书本费、笔墨费等一概免除。对于家在偏远地区、需要住校的学生,学堂还提供免费住宿与伙食,每月额外发放一两白银的生活补贴,用于购买学习用品与生活用品。
对于学习成绩优异的军属子女,还设立了奖学金制度:每月评选一次“优秀学生”,奖励白银五两;每年评选一次“学霸”,奖励白银二十两,并保送到临城的重点学堂深造。这一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军属子女的学习热情,学堂里掀起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士兵李铁柱的儿子李小明,以前因家境贫寒,只能在家放牛,得知军属学堂免费招生后,他如愿进入学堂读书。小明天资聪颖,学习刻苦,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多次获得奖学金。李铁柱在部队收到儿子的来信,得知儿子的进步后,激动地对战友说:“司令不仅照顾我的家人,还让我的儿子有了读书的机会,我这辈子都跟着司令干!”
成长关怀与心理疏导
除了学业上的培养,马小丑还注重军属子女的成长关怀与心理疏导。由于士兵长期在部队服役,与子女聚少离多,部分孩子容易产生孤独、自卑等心理问题。为此,学堂专门配备了两名心理辅导员,定期与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及时进行疏导。
同时,学堂还组织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春游、秋游、运动会、文艺汇演等,让学生们在活动中放松心情、增进友谊。每年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马小丑还会亲自到学堂看望学生,与他们一起过节,赠送节日礼物,让孩子们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
军属学堂的创办,不仅解决了士兵们的后顾之忧,更让军属子女感受到了来自官府与部队的关怀,培养了他们的爱国情怀与责任感。许多军属子女表示,长大后也要像父亲一样参军入伍,保卫家乡、报效国家。
温情走访慰问:排忧解难,情暖人心
物资保障与教育扶持是“硬支撑”,而面对面的走访慰问则是“软关怀”。马小丑深知,军属们不仅需要物质上的帮助,更需要情感上的慰藉。为此,他规定,每月月初为“军属慰问日”,自己亲自带领核心幕僚、部队将领前往军属家中走访慰问,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倾听他们的诉求,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常态化走访,倾听心声
每月初一,马小丑都会放下手头的工作,带着慰问品,深入乡村巷陌,走访军属家庭。他不摆架子,不搞形式主义,每到一户,都与军属们促膝长谈,详细询问他们的饮食起居、身体状况、子女学习等情况,认真记录他们的困难与诉求。
在走访过程中,马小丑总是耐心倾听军属们的心声。有军属反映,家中的水井年久失修,用水不便,马小丑当即安排人上门修缮;有军属希望能与在部队的亲人通电话(当时的有线电话),马小丑立刻下令在各乡镇民政所安装电话,开通“军属专线”,让军属与士兵能够随时联系;有军属反映,村里的道路泥泞不堪,出行困难,马小丑随后便调拨资金,组织民夫修路。
临城县西乡村的军属王大妈,儿子在部队担任排长,一年难得回家一次。马小丑走访时,王大妈拉着他的手说:“司令,我儿子在部队一切都好吗?我年纪大了,眼睛不好,想他的时候也没法写信。”马小丑当即安慰道:“大妈您放心,您儿子在部队表现很好,很快就要立功受奖了。我已经让人在村里安装了电话,过几天您就能和他通话了。”几天后,王大妈通过军属专线与儿子通了电话,听到儿子的声音后,她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特殊节点重点慰问
除了常态化走访,在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以及士兵生日、立功受奖等特殊节点,马小丑也会组织专门的慰问活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军阀崛起:八美同堂定民国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军阀崛起:八美同堂定民国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