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河县城的公审大会落幕三日,城中的血腥味已被初夏的暖风渐渐吹散。三县境内的残余匪患经清剿队连日搜捕,要么伏法要么逃窜,再无踪迹。百姓们从战乱的阴影中走出,纷纷扛起锄头、打开铺面,街道上炊烟袅袅,孩童的嬉闹声与商贩的吆喝声交织,久违的生机重新铺满了街巷。
但县衙后院的议事厅内,却没有丝毫松弛的氛围。马小丑身着深灰色军装,肩章上的金星在烛火下泛着冷光,他背对着门口,伫立在一面占据了半面墙的军用地图前。地图是用细密的桑皮纸绘制,冀南的山川河流、城池要道都标注得一清二楚,临城、宁河、济阳、夏津四县被朱红圆圈圈出,与周边军阀的势力范围形成鲜明分界。他指尖摩挲着地图上“鹰嘴关”的位置,那里用墨笔勾勒出陡峭的崖壁与狭窄的山道,正是此前让部队伤亡百余人的天险。
“常规部队能破城,却难破险;能歼敌,却难断根。”马小丑低声自语,眉宇间凝着一丝沉郁。他想起攻克鹰嘴关时的艰难,若不是沈若雁归降、里应外合,仅凭正面强攻,不知还要付出多少伤亡。乱世之中,军阀割据如棋,匪患横行如蚁,临城国民军虽已掌控四县,但若想长久立足,甚至向周边扩张,必须有一支能跳出常规作战框架的“尖刀”——能像影子般潜入敌后,摸清敌军虚实;能像惊雷般突袭粮草,断其命脉;能像利刃般直取敌首,乱其部署。
“司令,三县的治安已基本稳定。”陈明的声音打破了室内的沉寂,他推门而入,军靴踩在青石板上发出沉稳的声响,手中捧着一份折叠整齐的报表,纸页边缘还带着油墨的新鲜气息,“沈将军正在夏津县整顿部队,清点军械库物资。这是最新统计的兵力与装备清单,您过目。”
马小丑转过身,接过报表,目光快速扫过密密麻麻的字迹。报表上用宋体工整书写:除去归降的原周老虎部队,现有兵力三万两千人,其中步兵两万八千,骑兵一千五百,炮兵五百,机枪手两千;武器方面,步枪两万五千支(含改良步枪三千支),机枪三百挺(重机枪五十挺,轻机枪二百五十挺),火炮六十门(山炮四十门,迫击炮二十门),弹药储备充足,步枪子弹五十万发,机枪子弹十万发,炮弹三千发。
“数据很详实。”马小丑将报表放在案几上,指尖在“改良步枪”“重机枪”等字样上轻点,“这些装备应对正面战场绰绰有余,平原作战、城池攻坚,我们不输任何军阀。但你想想,上次侦查周老虎的粮道,若不是靠李四狗的先锋营冒险攀岩,我们何时才能找到突破口?还有鹰嘴关的暗堡,常规炮火难以精准打击,若有一支能悄悄摸上去的精锐,何至于让士兵们在山道上暴露在火力之下?”
陈明心中一震,顺着马小丑的思路回想过往战役,频频点头:“司令的意思是,组建一支专门执行特殊任务的小队?比如侦查、奇袭之类?”
“不是小队,是部队。”马小丑加重了语气,烛火映照下,他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锋芒,“我要的不是十几人的敢死队,是一支一百人左右、个个以一当十的精锐之师——‘特种部队’。他们不参与正面冲锋,专司侦查敌情、突袭敌后粮草基地、斩首敌将、破坏交通线与军械库。常规部队是攻城锤,他们就是穿甲针,能在最关键的时刻,刺入敌人最薄弱的心脏。”
他顿了顿,伸手从案几上拿起那份兵力报表,目光最终落在“沈若雁”三个字上,嘴角勾起一抹笃定的笑意:“这支部队的指挥官,我心中已有最合适的人选——沈若雁。”
陈明微微一怔,随即了然:“沈将军的雁翎卫队,近战确实凶悍,她本人更是武艺高强、擅长奇袭,确实是不二人选。只是……她毕竟是归降之将,让她执掌如此关键的部队,是否稳妥?”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马小丑语气坚定,“她归降以来,清剿周老虎残部尽心尽力,安抚夏津百姓真心实意,甚至拒绝了周老虎的拉拢,这份忠诚与才能,比许多老部下都可靠。而且,特种部队的训练理念、作战方式都与常规部队截然不同,需要一位敢闯敢试、精通近战与奇袭的将领全权主导,沈若雁,再合适不过。”
深夜密谈:力邀悍将,许以全权
夜色渐浓,弦月挂在墨蓝色的夜空,洒下清辉。马小丑只带了两名贴身卫士,乘坐一辆没有标识的青篷马车,轻车简从地赶往夏津县。马车行驶在乡间小路上,车轮碾过碎石的声响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两侧的麦田随风起伏,送来阵阵麦香。
此时的夏津县军营内,却仍是一片热火朝天。练兵场上,火把林立,熊熊火光将夜空映照得通红。沈若雁身着一身暗红色劲装,腰间束着宽幅黑牛皮腰带,勾勒出挺拔矫健的身姿。她手中握着那柄祖传的苗刀,刀身长一米二,通体黝黑,唯有刀刃在火光下泛着森寒的光芒。她正亲自示范一套“破阵刀法”,招式大开大合,却又不失灵动,劈、砍、刺、撩之间,带着呼啸的风声,每一招都直指要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军阀崛起:八美同堂定民国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军阀崛起:八美同堂定民国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