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中,敌后任务往往需要长途奔袭,可能还要带着受伤的战友撤退,体能是底线。”沈若雁亲自带队,跑在队列前方,她的负重与士兵们相同,步伐却始终沉稳,“谁要是撑不住,可以放下‘伤员’退出,但记住,退出的人,永远失去成为锐锋队员的资格。”
起初,队列还能保持整齐,但百公里的路程和不断的障碍,很快让士兵们濒临极限。有的士兵脚上磨出了血泡,每走一步都钻心疼痛,却依旧咬着牙,用布条紧紧缠住脚继续前进;有的士兵体力透支,眼前发黑,靠着战友的搀扶,一步步向前挪动;携带“伤员”的士兵更是艰难,沙袋的重量压得他们腰杆弯曲,却没有人放下肩上的“战友”。
夜间行军时,谷中伸手不见五指,士兵们打开简易夜视镜,在泥泞的山道上摸索前进。突然,前方传来“轰隆”一声巨响,溪流因暴雨暴涨,原本可涉水而过的浅滩,变成了湍急的洪流。“怎么办?绕路至少要多走十里!”一名小队长焦急地问道。
沈若雁观察着溪流,水流虽急,但宽度不足二十米。“搭人桥!”她当机立断,“身强力壮的在前,手拉手组成人墙,其他人带着‘伤员’从人桥上通过!”士兵们立即行动,十名高大的士兵跳入冰冷的溪流,手挽手组成一道坚固的人墙,浪花拍打着他们的胸膛,冰冷的溪水让他们牙关打颤,却依旧死死站稳。其他士兵小心翼翼地踩着人墙,将“伤员”安全送过对岸。
马小丑带着照明设备赶到时,恰好看到这一幕。他没有上前打扰,只是让参谋记录下这一幕,心中对沈若雁的敬佩又多了几分——她不仅懂战术,更懂如何凝聚士气,让士兵在绝境中互相扶持。待士兵们全部过河,马小丑走上前,递给沈若雁一壶热水:“你的人墙战术很实用,但可以优化。下次可以用藤蔓将人墙固定,减少被水流冲散的风险。”
沈若雁接过热水,递给身边的士兵,对马小丑点了点头:“你说得对,实战中水流可能更急,固定措施不能少。”两人蹲在溪边,借着月光,在地上画出人桥的优化方案,从士兵的站位到藤蔓的固定点,细细探讨,不知不觉间,天已蒙蒙亮。这种无需过多言语的默契,在一次次的训练探讨中,悄然滋生。
伪装侦察训练:隐匿无形,精准传讯
体能与生存训练是基础,伪装侦察才是特种队的核心技能。沈若雁将赵武的常规部队作为“假想敌”,设置了三层封锁线,要求锐锋特种队的士兵们,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潜入敌军营地,侦查兵力部署、武器装备,并绘制详细地图,再原路返回,整个过程不得超过六个时辰。
“伪装的核心,是融入环境,而不是单纯的隐藏。”沈若雁在训练前,亲自示范伪装技巧,她用泥土、树叶将自己全身涂抹,趴在草丛中,若不仔细观察,几乎无法分辨她与周围的环境。“不仅要伪装身体,还要消除痕迹——脚印、折断的树枝、丢弃的杂物,这些都可能暴露你的行踪。”
她还引入了马小丑提出的“痕迹消除法”:用树枝扫平脚印,将丢弃的杂物掩埋或扔入溪流,避免留下任何线索。“敌后侦察,一旦暴露,不仅任务失败,还可能全军覆没。”马小丑补充道,“还要学会利用地形的阴影和风向,顺风潜行可以掩盖声响,阴影处可以避开敌人的视线。”
侦察任务开始后,士兵们分成若干小组,潜入谷中。赵锐带领的小组,采用“三角警戒”战术,三人一组,互相掩护,缓慢推进。他们趴在草丛中,利用夜视镜观察敌军的巡逻路线,找准间隙,如猎豹般快速穿梭。遇到敌军暗哨时,一名士兵用消音弩箭无声放倒暗哨,另外两名士兵迅速清理痕迹,将暗哨的尸体拖入草丛,整个过程仅用了三分钟,没有发出任何多余的声响。
潜入敌军营地外围后,士兵们开始绘制地图。他们用炭笔在防水布上快速勾勒,标注出敌军的帐篷位置、火炮部署、机枪阵地,甚至连巡逻队的换班时间都记录得一清二楚。就在这时,一名士兵不小心碰掉了手中的弩箭,弩箭落在石头上,发出轻微的声响。“不好!”赵锐心中一紧,立即示意士兵们隐蔽。
敌军巡逻队听到声响,迅速围了过来。赵锐临危不乱,按照马小丑教的“声东击西”战术,让一名士兵向远处扔出一块石头,吸引巡逻队的注意力,自己则带着其他人趁机撤离。待巡逻队走远,他们才再次潜入,完成地图绘制,顺利返回。
任务结束后,沈若雁与马小丑一起复盘。看到赵锐小组的地图精准详实,沈若雁满意地点头:“侦查很到位,但撤离时的声东击西,还可以更隐蔽。比如用特制的哨子模仿野兽叫声,比扔石头更不容易引起怀疑。”
马小丑补充道:“还可以在撤离路线上设置简易的烟雾陷阱,一旦被追击,点燃烟雾可以阻挡敌人的视线。另外,情报传递也很重要,除了绘制地图,还可以用密码传递关键信息,防止情报落入敌人手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军阀崛起:八美同堂定民国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军阀崛起:八美同堂定民国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