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前渡口集市(杂货集散类)
选址在台前县黄河渡口附近,依托渡口的人流、物流优势,打造综合性杂货集散中心。集市占地六十亩,划分杂货区、瓜果蔬菜区、牲畜交易区:杂货区汇集各类日用品、小农具;瓜果蔬菜区供周边农户售卖新鲜果蔬;牲畜交易区设围栏与检疫点,规范牛马羊等牲畜交易。
五大集市的规划方案确定后,十县县衙抽调上千名民夫与士兵,日夜赶工建设。民夫们平整土地、修建库房、搭建棚屋,士兵们帮忙搬运材料、划定区域,林婉清每日巡查督导,确保建设质量与进度。短短半月,五大集市便初具规模,青砖瓦房的库房整齐排列,平整的交易场地划分有序,巡逻的锐锋特种队士兵身姿挺拔,一派井然有序的景象。
政策宣传:广邀商户,打消顾虑
集市建设的同时,宣传工作也同步推进。马小丑下令,十县境内张贴告示,详细列明开埠通商的优惠政策;陈明带领联络官,分赴豫北、鲁西、运河沿岸的商户聚集地,亲自登门邀请商户;锐锋特种队的士兵带着传单,沿官道、运河、渡口分发,向过往客商宣传集市优势。
告示上的优惠政策字字醒目:“一、五大集市免征半年交易关税,仅按‘十税一’征收商税;二、财政署提供免费仓储,货物存放安全无忧;三、锐锋特种队专职安保,打击盗窃、哄抢、敲诈勒索,确保交易安全;四、集市内设立公平秤、检验处,杜绝短斤少两、以次充好;五、对入驻商户提供饮水、食宿便利,收费平价。”
起初,商户们多有顾虑。乱世之中,商贸往来风险极高,军阀割据、匪患横行,不少商户曾遭遇过货物被抢、税费苛重的困境。豫北的粮商王掌柜,就曾在运输粮食时被匪患劫走整车货物,听闻冀南设集市,他先是心动,又怕重蹈覆辙:“马司令的政策是好,但冀南刚稳定不久,安全能保障吗?半年后关税会不会突然上涨?”
陈明亲自登门拜访王掌柜,递上马小丑的亲笔信与集市安保方案:“王掌柜,马司令向来言出必行,税制整顿的成效你也看到了,苛捐杂税一律废除,贪腐税吏严惩不贷。这次集市安保由锐锋特种队负责,都是以一当十的精锐,昼夜巡逻,绝无匪患之忧。半年后关税是否调整,会提前三个月公示,绝不会临时加码。”
为了打消王掌柜的顾虑,陈明还邀请他亲自前往清丰边境集市考察。看到整齐的库房、巡逻的士兵、平整的交易场地,王掌柜心中的石头渐渐落地:“好!我信马司令一次,春末开埠,我带三千石粮食过来!”
鲁西的布商李老板,主营棉布、绸缎,听闻莘县陆路集市免征半年关税,还能对接冀南本地织户,节省中间成本,也动了心。但他担心冀南市场狭小,货物卖不出去。林婉清得知后,特意派人送去十县人口与消费需求明细:“李老板,十县现有百姓八十余万,加上两万五千军队,对布匹的需求极大。而且我们的集市辐射豫北、鲁西,你的布匹不仅能在冀南销售,还能通过运河、官道销往更远的地方。”
李老板算了一笔账:免征半年关税,每匹布能节省三成成本;免费仓储,又能省去租赁库房的费用;安保到位,不用担心货物安全。这笔买卖稳赚不赔,他当即决定:“我带五百匹棉布、两百匹绸缎,入驻莘县集市!”
除了这些大商户,本地的小商户、农户也积极响应。临城的织户张大姐,之前织的布只能在本地小范围售卖,价格低廉,听闻临城中心集市有布匹专区,还能吸引外地商户批量采购,她激动地说:“以后织的布能卖到更远的地方,再也不用愁销路了!”台前的农户赵大叔,家里种了十几亩西瓜,往年只能在本地售卖,价格被压得很低,得知台前渡口集市有瓜果蔬菜区,他盘算着:“到时候拉一车西瓜去集市卖,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短短半月,通过上门邀请、实地考察、口碑传播,五大集市共吸引了三百余户商户入驻,其中既有豫北的粮商、鲁西的布商、运河的漕运商户,也有本地的织户、农户、小商贩,涵盖了粮食、布匹、盐铁、药材、杂货、牲畜等多个品类,为集市开埠奠定了坚实基础。
开埠盛况:车马盈门,交易兴旺
春末吉日,阳光明媚,五大集市同步开埠。马小丑亲自前往临城中心集市主持开埠仪式,林婉清、陈明、沈若雁等核心成员分赴其他四市,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临城中心集市的入口处,悬挂着“冀南临城贸易集市”的烫金牌匾,两侧张贴着“开埠通商利国利民”“公平交易童叟无欺”的对联。马小丑手持朱砂笔,在牌匾上点下点睛之笔,宣布:“冀南五大贸易集市,今日正式开埠!”
话音刚落,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围观的百姓与商户们纷纷欢呼喝彩。锐锋特种队的士兵们列队整齐,迈着整齐的步伐进入集市巡逻,身姿挺拔,眼神锐利,让商户们倍感安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军阀崛起:八美同堂定民国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军阀崛起:八美同堂定民国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