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天坑扩军
天坑竹林营的晨雾还没散,竹影斜斜映在溪面上,水汽裹着草木香飘过来。我蹲在溪边给突火枪装铅弹,指尖蹭到枪管上的钨铁纹路,冰凉的触感让动作更稳。身后传来踩碎落叶的声响,回头见老猎户背着弓箭从林子里出来——他手上的老茧磨得发亮,指节处还沾着些泥土,箭囊里只剩半袋箭,箭羽上的羽毛都有些磨损,显然是刚在山里巡了大半宿。
“大人,李家坳的李老财又作妖了。”老猎户往溪里扔了块鹅卵石,水花溅到我裤脚,他却没心思道歉,急得嗓门发哑,“村口那口井被他锁了,说要交两斗粮才给打水。俺家小子才十三,去跟他理论,被他家丁用枣木棍赶回来,腿上都青了。”他说着掀起衣襟,露出腰后藏的半块干硬的杂粮饼,“前几天还有几个穿灰衣的人,骑着马在村外的土路上转,马背上挂着弯刀,看那样子,八成是元军的斥候。”
我把装好铅弹的火枪靠在竹边,起身拍了拍他的肩:“您别急,这就去清了他。”转身召集队员时,36名特战队员已扛着刀枪在篝火旁待命,刀鞘上的麻布被晨露浸得发潮,却没人伸手去擦。“第一波先清天坑周边4个小村,每队盯一个。”我指着地上用木炭画的草图,圈出李家坳、王家坡、樟树坪、石磨村的位置,“去了先找村民唠,摸清家丁数、粮仓位置,别硬闯,留够百姓的口粮,愿意来的壮丁就带回来。”
吴燕殊攥着客家刀起身,刀把被他握得发烫:“俺去李家坳,老猎户跟俺走,熟路。”他带的队刚出营,王婉婉就拎着个布包追上来,里面是几块用荷叶裹的米糕:“路上垫垫,别饿着。”吴燕殊愣了愣,接过布包塞进怀里,转身快步追上队伍。
吴燕殊的队到李家坳时,日头刚过晌午。村头的老槐树下,陈虎正蹲在井边磨柴刀,刀刃磨得发亮,却没敢去碰井边那把挂着铜锁的木闸。见他们扛着火枪来,陈虎赶紧站起来,指了指村西那座青砖房:“李老财就在里面,他家丁有12个,都在院墙上搭了了望台,不过这会子都在堂屋偷懒喝酒,只有两个在门口守着。”
队员们绕到房后,墙根下的狗被吴燕殊扔的肉骨头引开,两个队员搭着人梯翻进院墙,先缴了门口家丁的刀——家丁刚要喊,就被麻布捂住了嘴。打开院门时,堂屋里的酒气飘得老远,李老财正趴在桌上数银锭,听见动静抬头,见着火枪当场就瘫了,银锭撒了一地:“粮、粮在东院粮仓,钥匙在俺腰上!灰衣人在村北破庙,俺、俺啥都招!”
队员们赶到破庙时,3个元军斥候正围着陶罐喝酒,马刀斜靠在墙角。“不许动!”队员们举着火枪冲进去时,斥候们刚要拔刀,就被按在地上反绑了手。从一个斥候怀里搜出张草图,上面用炭笔画着天坑的大致位置,还标着“义军约两千人”的字样。
消息传到村里,百姓们扛着锄头、柴刀围过来,150多个壮丁挤在院门口,陈虎把柴刀往腰上一别,裤脚还沾着泥:“李老财占了俺家两亩水田,这些灰衣人还抢了俺家的鸡,俺要跟着你们,把东西都夺回来!”其他三个村的清剿也顺顺利利,王家坡的队员帮百姓撬开了地窖里的粮囤,樟树坪的队员抓了两个帮斥候传信的痞子,石磨村的队员还带回个会治外伤的老郎中。第一波清完,用了5天,招了500多新兵,抄的650石粮堆在营里的竹囤里,连风吹过都带着粮香。
没等歇脚,赵时赏的支援就顺着溪水来了——1000名老兵乘着乌篷船,船板上堆着500杆钨铁火枪,还有30斤装在陶罐里的火药。带队的老兵李大叔跳上岸,递来封信:“赵大人说,这些老兵都练过三才阵,让您先扩编特战队,后续的武器还在造。”我当即把4个特战小队扩成8个大队,每队36人,每个大队配125名老兵,第二波除奸就盯着稍远的4个大镇——藤田镇、沙溪镇、瑶田镇、坑田镇。
王婉婉带的队去藤田镇时,刚到村口就被张大娘拉住了手。她提着个药箱,箱子上的补丁洗得发白,边角都磨破了:“姑娘,你们可得帮帮俺们!镇西的周乡绅养了200多家丁,还帮元军囤粮,俺家闺女去给家丁送药,被他们抢了药箱,还说再去就打断腿。”王婉婉让队员们先在村外的竹林里藏好,自己跟着张大娘去镇里摸情况——周乡绅的粮仓在镇东,门口有10个家丁守着,后院还拴着两匹元军的马。
“得用百姓打掩护。”王婉婉跟队员们商量,让村里的百姓假装去周乡绅家借粮,每人手里提着个空布袋,围在粮仓门口跟家丁理论。家丁们忙着推搡百姓,没注意到队员们正从后墙翻进去,等家丁们反应过来时,队员们已结成三才阵——前排火枪对准胸口,中排刀抵着腰,后排矛架在肩上,200多家丁没一个敢动的。周乡绅想从后门逃,刚推开门就撞见王婉婉,手里的银袋掉在地上:“粮、粮都给你们,别抓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一剑照汗青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一剑照汗青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