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转战泰国,联合攻蒙
(一)暹罗盟约,春兵入疆
红河谷的稻田刚泛出新绿,素可泰使者捧着金箔包裹的国书,跪在临时搭建的帅帐前。晨光透过帐帘的缝隙,在他锦袍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象牙权杖上的宝石随着他的颤抖微微晃动。
“告诉兰甘亨王。”我将国书放在案上,指尖划过地图上湄南河平原的位置,那里用朱砂标出的稻田间,已添了几处驻军要塞的符号,“大宋可以驻军,可以助你们抗元,但版图军防必须归宋管辖。”
使者猛地抬头,眼里闪过一丝慌乱:“神主,我王……”
“但保他家族王位世袭。”我打断他的话,归一剑的剑鞘轻轻敲在地图上,“暹罗的稻米,每年纳贡给驻守军队作为军粮,我们分文不取;但暹罗的土地和军防,必须归我方统一布置,安排驻守屯兵基地,并且插上大宋的旗帜。”
帐外传来一阵马蹄声,吴六的斥候队正牵着几匹暹罗战马经过,马背上驮着素可泰送来的胡椒和宝石。这些东西在案上堆成小山,却不及地图上那片绿色的稻田分量重。使者望着那些宝物,又看看我案头的令箭,终于重重叩首:“臣……臣遵令!”
三日后的清晨,十三万兵马分三路进入暹罗疆域。李铁的骠骑营走陆路,马蹄踏过刚解冻的溪流,溅起的水花打湿了蒙古马的鬃毛;陆义的长枪营沿湄南河而行,枪尖在河面上映出连绵的银光;郑龙的水师则从暹罗湾逆流而上,快船的龙骨切开碧绿的河水,惊起一群白鹭。
1279年的初春,暹罗的丛林还浸在雨季的湿润里。藤蔓缠着古树,像无数条绿色的绳索,雾气从林间升起,模糊了远处的山影。吴六的斥候队在前方开路,他们用砍刀劈断挡路的荆棘,刀柄上的铜铃时不时发出清脆的响声——这是与素可泰向导约定的信号。
“神主,前方三十里就是素可泰王城。”吴六掀帘而入,靴底沾着的红泥在帐内留下一串脚印,“兰甘亨王派他的王子,带着大象队驼着粮食美酒来迎了。”
我展开他递来的情报,上面用炭笔勾勒着元军的布防:纳速剌丁的四万兵马分为三营,左营驻在湄南河北岸的竹林里,右营守着通往老挝的山道,中营则扎在素可泰王城以西的平原上,营寨外挖了三道壕沟,沟里插满了削尖的竹桩。
“纳速剌丁倒是谨慎。”陆义的声音从帐外传来,他刚检查完枪阵的布防,枪缨上还沾着晨露,“听说此人在云南打了十年仗,最擅长山地作战。”
我将情报折好,塞进铜管:“让郑云的水师在暹罗湾多留三艘快船,盯着马六甲方向——纳速剌丁是纳速剌达的侄子,说不定会向马来半岛求援。”
(二)潜行探阵,草木皆兵
进入暹罗的第七夜,大军在芭堤雅的丛林里隐蔽扎营。篝火被严格控制在最小范围,士兵们用湿泥捂住柴草,只让火星在夜色里悄悄闪烁。李铁的骠骑营裹着马脚,在林间空地上演练七星剑阵,马蹄落在厚厚的落叶上,竟只发出细碎的沙沙声。
“神主,素可泰王子求见。”方梅的声音压得极低,她身后跟着个穿银色筒裙的少年,腰间挂着柄镶嵌宝石的弯刀,正是兰甘亨王的长子。
少年捧着一卷贝叶书,上面用暹罗文写满了字。“我父王说,纳速剌丁的左营昨夜袭扰了王城东门。”他的汉语带着浓重的口音,手指在贝叶书上点出一处标记,“那些元军骑着战马,用火箭烧了我们的粮仓,骑走了我们的大象。”
我展开贝叶书,借着微弱的火光辨认——素可泰的军队虽熟悉地形,却缺火器,面对元军的象骑兵几乎无计可施。“让你父王再守三日。”我在贝叶书背面画下三道箭头,“三日后的子时,我军从东、南、北三面合围,素可泰的军队只需守住西面,把元军往湄南河赶。”
少年刚走,吴六就带着个俘虏进来。那是个元军的百夫长,被斥候从左营附近抓来,盔甲上还沾着火箭的火药味。“说,纳速剌丁的象兵有多少头?”方梅将毒针抵在他颈后,针尖泛着幽蓝的光。
百夫长浑身发抖,却梗着脖子:“我乃大元将士,岂会……”
“咔嚓”一声,李铁突然拧断了他身边俘虏的手腕。那俘虏的惨叫在林间回荡,惊飞了树上的夜鸟。百夫长的脸色瞬间惨白,结结巴巴地说:“有……有八百多头象,每头象上都有十名弓箭手……”
我让人把他拖下去,指尖在地图上圈出左营的位置:“周铁,把连发火枪集中到左营方向。记住,先射象奴,再射象眼。”
周铁的铁匠们连夜改装火枪,在枪管上加装了瞄准用的铜星。有个年轻铁匠蹲在篝火旁,用锉刀打磨铅弹,嘴里念叨着:“这些畜生,让它们尝尝铁子的滋味。”
(三)合围之计,竹寨烽烟
素可泰王城的钟声刚过三更,湄南河北岸的元军左营突然响起一阵骚动。纳速剌丁的象兵正准备拔营,却见丛林里飞出无数火星——那是李铁的骠骑营射出的火箭,箭头裹着浸透桐油的麻布,在空中连成一片火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一剑照汗青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一剑照汗青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