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锋落下的刹那,我听见袖管里传来细微的响动——是真正的小白,她藏在我怀里,用幻术维持着法场上的假象。可就在这时,异变陡生!
元璟手里的卷轴残片突然挣脱锦盒,化作道金芒直冲天际。与此同时,我眉心的碎片也猛地飞出,与那道金芒在空中相撞、相融,瞬间迸发出万丈霞光。整个柴市口的人都惊呆了,连刽子手的刀都停在半空。
霞光中,法场上的“文天祥”渐渐消散,露出小白幻化的原形——一只拖着六条尾巴的白狐,正朝着正南方向叩首。而真正的小白,在我怀里轻轻哼了一声,尾巴上的伤口又开始渗血。
(三)正气凝金丹,因果终有报
金光笼罩柴市口的刹那,我突然觉得丹田一热,一股从未有过的力量顺着经脉游走,所过之处,淤塞尽通。赵时赏教的“风后大阵”心法在脑海里自动流转,与白砚帕子上的“正气”二字相呼应,竟在顷刻间冲破了瓶颈。
“这是……金丹境后期?”李铁目瞪口呆地看着我周身泛起的金光。我握紧帕子,只觉得天地间的气息都变得清晰——街角箭楼里弓箭手的呼吸,高台上智光紊乱的心跳,甚至远处玄鸟振翅的频率,都在感知之中。
而智光,正被那道金光笼罩。他身上的红袍开始燃烧,符咒在火光中扭曲成狰狞的形状。“不可能!佛法无边,怎会被凡俗正气所克?”他疯狂地念着咒语,却见金光中浮现出无数冤魂——那是被元军屠戮的百姓,被他用“佛法”镇压的忠魂。
“因果轮回,报应不爽。”令孤老先生的声音突然在金光中响起,他不知何时站在法场中央,史笔在纸上疾书,“你以佛为名,行助纣为虐之事,今日便是你的劫数。”
智光发出凄厉的惨叫,身体在金光中寸寸消融,最后化作一缕青烟,被风卷着消散在柴市口上空。那些守在高台上的僧兵见状,吓得瘫倒在地,手里的法器摔得粉碎——他们的法术,在正气金光面前不堪一击。
“不!我的卷轴!”元璟突然疯了,他拔出腰间的弯刀,朝着金光中的卷轴残片扑去,“朕要毁了它!朕要让你们这些汉人永远抬不起头!”
可他刚冲出两步,就被一道刀光拦住。赵时赏不知何时已带人冲法场,客家刀劈在元璟的弯刀上,火星四溅。“你的对手是我!”赵时赏的声音震得人耳朵发麻,刀阵瞬间成型,将元璟困在中央。
元璟左冲右突,却被刀阵逼得步步后退。他看着空中合一的卷轴金光,突然歇斯底里地大笑:“毁不了?那朕就先杀了你们这些余孽!”他挥刀砍向最近的刀手,却没注意身后的方梅——她的毒针悄无声息地射来,正中他的后心。
弯刀“当啷”落地,元璟难以置信地回头,看见方梅冷漠的脸。“你……”他想说什么,却见更多毒针射来,穿透了他的甲胄。最后时刻,他望着空中的金光,嘴里反复念着:“毁不了了……真的毁不了了……”
(四)飞书传檄文,四海起烽烟
元璟倒地的瞬间,我袖中的小白轻轻拽了拽我的衣襟。她的尾巴少了一截,伤口用阿黎给的草药包扎着,此刻正用脑袋蹭我的手心,像是在安慰。我摸了摸她的头,转身对周福道:“按计划行事。”
周福点头,从怀里掏出十几封蜡封的书信。楼下的玄鸟早已等候多时,吴燕殊吹了声口哨,那些通人性的鸟儿便扑棱着翅膀飞来,用利爪抓起书信,朝着不同的方向飞去。
第一封送往池州——赵虎的水军已在秋浦河待命,只要见到信号,就凿沉元军囤积在安庆的粮船。我仿佛能看见赵虎握着船桨的样子,那桨曾在秋浦河凿穿三艘敌船,此刻定已磨得锋利如刀。
第二封送往江州——钱通的商队早已混进元军的粮草营,信里画着粮仓的布防图,标注着哪几处梁柱被蛀空,只需一把火就能烧个干净。钱通总说自己是个商人,可他分粮给百姓时,眼里的光比谁都亮。
第三封送往饶州——孙二娘的女兵正藏在怀玉山的密林里,她们的箭能穿透熊罴的皮毛,更能射穿元军斥候的咽喉。信里嘱咐她,留三个活口,让他们把“文天祥就义,正气不灭”的消息带回元营。
最厚的一封送往广州——刘鹏的军器监正在赶造九龙骨大船,信里画着重炮的改良图纸,是我根据白砚记得的“海丰军器谱”修改的,射程能比原来远出三里。刘鹏曾说,等大船造好,要让元军尝尝“来自海上的怒火”。
还有送往海外的——越南的王义、暹罗的辛雷、缅甸的刘德……这些散落在异国的宋人后裔,虽身处他乡,却始终记得自己的根。信里没说太多,只抄了《正气歌》的最后四句,和一句“正月十五,共击元狗”。
周福看着玄鸟消失在天际,突然道:“厦门的船坞已经备好木料,郑龙说,开春就能下水第一艘大船。”他顿了顿,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等舰队成了规模,咱们就从海上打回大都,让忽必烈也尝尝国破家亡的滋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一剑照汗青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一剑照汗青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