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科长电话里那句“市里最近对个体经济发展的态度有些不同的声音”,像一块冰,瞬间浇灭了林卫东心中因成功举办讲座而燃起的喜悦之火。
他握着话筒,听着里面传来的忙音,久久没有放下。
不同的声音?把握分寸?
这些词听起来模糊,但结合之前的种种——陈干部表侄的疑似指使、那辆神秘的黑色轿车、以及这次针对柜台的恶意构陷——它们组合在一起,指向了一个令人不安的可能性:他所遭遇的,可能不仅仅是眼红的同行竞争,其背后或许牵扯着更宏观层面的争论和更强大的阻力。
一种山雨欲来的压抑感,悄然笼罩了他。
“卫东?钱科长怎么说?”李秀兰关切地问道,她看出了丈夫接完电话后脸色的凝重。
林卫东放下电话,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轻松些:“没什么,钱科长就是例行关心一下,让我们继续好好干。”他不想让妻子过早地承担这份无形的压力。
但李秀兰何其敏锐,她擦了擦手,走过来低声道:“是不是……又有什么麻烦了?因为上次那件事?”
林卫东看着妻子担忧的眼神,知道瞒不过去,便斟酌着说:“麻烦倒没有明确说。只是提醒我们,现在势头不错,但做事要更谨慎,规矩第一,不要被人抓住把柄。”他隐去了“不同声音”那部分。
“这是应该的。”李秀兰认真地点点头,“咱们挣的都是辛苦钱、清白钱,不怕人说。以后进出货、记账更要仔细,一分一毫都不能错。”
妻子的理解和支持让林卫东心头一暖。他点点头:“对,只要我们自身立得正,就不怕影子斜。”
话虽如此,但潜在的危机感促使林卫东行动了起来。
他首先彻底整顿了内部管理。和赵大海、李秀兰一起制定了更严格的货物盘点、残次品隔离和处理流程。所有商品入库出库必须两人签字,每日营业款当天存入银行,绝不滞留过夜。账目更是由李秀兰亲自负责,做得清晰无比,随时可以接受检查。
对外,他更加注重“规矩”。所有商品明码标价,绝不短斤少两;对待所有顾客,无论买多买少,都一视同仁,热情周到;与大楼管理部门、工商、税务等部门打交道时,更是礼貌周到,主动沟通,该办的手续一样不落,该交的费用一分不少。
他甚至主动找到安保科长,表示感谢上次主持公道,并表示自己的柜台愿意积极配合大楼的一切管理规定,争做遵纪守法的模范个体户。这番表态让安保科长对他印象更佳。
林卫东试图用这种“无懈可击”的合规经营,来构筑一道防火墙,抵御那不知会从何处袭来的暗箭。
日子在看似平静中又过去了一段时间。柜台生意依旧红火,“知识讲座”的成功效应持续发酵,“卫东百货”的口碑和名气在小城消费者中越来越响亮。积累的资金也越来越多。
然而,林卫东心中的那根弦始终紧绷着。他时常下意识地观察来往的顾客,留意大楼里是否有陌生的面孔长时间徘徊,甚至晚上离开时,都会格外留意四周。
那辆黑色轿车和它冰冷的目光,再未出现。仿佛真的只是一个错觉。
但钱科长的提醒言犹在耳。他知道,平静的水面之下,暗流或许正在涌动。
这天下午,一位意想不到的客人来到了柜台——是周老板。
周老板依旧是那副精明圆滑的样子,背着手,在他的柜台前踱步,细细打量着琳琅满目的商品和络绎不绝的顾客,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有羡慕,有算计,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忌惮。
“周老板?什么风把您吹来了?快请坐。”林卫东笑着迎上去,心里却快速盘算着他的来意。是来看笑话?还是又来试探进货?
周老板嘿嘿一笑,摆摆手:“不坐了不坐了。小林啊,你小子现在是真出息了!这柜台搞得,比我这老家伙的批发门市都热闹!”
“周老板过奖了,小打小闹,混口饭吃,全靠朋友们帮衬。”林卫东谦虚道,递过去一支烟。
周老板接过烟,凑近林卫东,压低了些声音:“行了,跟我还来这套虚的。我听说前阵子有人给你使绊子?弄了支破笔来闹事?”
消息传得真快。林卫东心中一动,面上不动声色:“一点小误会,已经解决了。多谢周老板关心。”
“解决了就好。这年头啊,红眼病的人多着呢!”周老板吐了个烟圈,似笑非笑地说,“树大招风,你小子现在可是咱们这小城个体户里的这个了。”他翘了翘大拇指。
又是“树大招风”!林卫东的神经微微一跳。
他叹了口气,顺着话头说:“唉,可不是嘛。老老实实做点生意,难啊。周老板您经验丰富,还得请您多指点指点,这风大了,该怎么躲?”
周老板眯着眼看了看他,忽然道:“指点谈不上。不过嘛,小林,有没有想过,把根扎得更深一点,更稳一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逆袭:黄金1988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重生逆袭:黄金1988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