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意渐浓,天气愈发炎热。苏记饮子铺的生意依旧红火,柠檬盐饮和各类消暑汤水供不应求。然而,苏婉心中却清楚,她的“咖啡大计”遇到了瓶颈。
自王府茶会和安王到访后,“醒神汤”的名声是传开了,但真正愿意尝试并接受的客人依然寥寥无几。偶尔有几个好奇的读书人或商旅点上一小杯,大多也是浅尝辄止,被那强烈的苦味劝退,真正像李姓文人那般能品味其中奥妙的,凤毛麟角。铺子里储备的那点咖啡豆在缓慢消耗,周文焕那边暂时也没有新的货源消息。
“婉丫头,这黑汤水,怕是真没几个人喝得惯。”铁柱看着几乎没怎么动过的咖啡罐,挠头说道,“咱们费那么大劲,是不是……”
苏婉正在核对账目,闻言笔尖未停,语气平静:“无妨。此物本就不求人人喜爱。眼下知晓其名、对其好奇者渐多,便是进展。”她放下笔,看向铁柱,“铁柱哥,后院那些岭南苗近日如何?”
提到这个,铁柱脸上露出些愁容:“长得是慢,但好歹都活着。就是最近天气热,虫子多了起来,有几株叶子被咬得都是窟窿眼,看着心疼。”
苏婉眉头微蹙,立刻起身:“去看看。”
暖棚里,大部分岭南幼苗在精心照料下,已经长到半尺来高,叶片舒展,呈现出健康的绿色。但正如铁柱所说,有几株靠近边缘的,嫩叶上确实出现了被虫啃食的痕迹。
“是蚜虫,还有潜叶蝇。”苏婉仔细检查后判断道。这些害虫在潮湿闷热的环境下极易滋生。“得想办法,不能用药性太猛的,会伤了苗子。”
她想起前世一些有机种植的法子,对铁柱吩咐道:“去弄些烟叶来,泡水;再收集些草木灰。另外,看看有没有长得特别健壮、没招虫子的苗,把它们跟招虫的分开些距离摆放。”
接下来的几天,苏婉和铁柱投入了与虫害的斗争。他们用烟叶水仔细喷洒叶片正反面,用草木灰撒在土壤表面和植株根部,还将大蒜捣碎泡水用来驱虫。这些土法子起效慢,需要反复操作,但胜在温和。苏婉每日都要在闷热的暖棚里待上许久,仔细观察虫情变化,记录哪种方法更有效。
就在她忙于应对苗圃危机时,周文焕再次来访,带来了一个不算太好,但也在意料之中的消息。
“碗姐儿,我托往西域的商队回信了。”周文焕叹了口气,“他们说,‘卡瓦’豆在极西之地确非稀罕物,但商路实在太远,风险巨大,且此物在中原毫无名气,无利可图,愿意专门贩运的商队极少。偶尔有些胡商会带一点作为自家饮用或新奇玩意,但数量极其有限,价格也高昂,指望稳定供应,短期内恐怕……”
苏婉沉默地点点头。这个结果,她早有心理准备。看来,依赖外部输入的道路确实艰难,培育属于自己的咖啡树,显得愈发重要。
“不过,也并非全无好消息。”周文焕话锋一转,“沈墨先生那边,我隐约探听到,他此次南下,似乎与考察东南沿海几处可能开放的贸易港口有关。若海贸真的放开,或许……将来会有新的渠道。”
海贸……这确实是一个潜在的希望,但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苏婉谢过周文焕,送他离开后,独自站在后院,看着那些仍在与虫害抗争的幼苗,心中涌起一股巨大的压力。原料短缺,推广受阻,培育艰难……仿佛每一步都布满了荆棘。
然而,当她目光扫过那几株在草木灰和烟叶水保护下,顽强抽出新叶的幼苗时,心中那份执着再次被点燃。她知道,创新之路从来不会平坦。咖啡的价值需要时间去证明,去被接受。她现在要做的,就是坚持下去,守住这点点星火,等待燎原的时机。
喜欢一品豆妃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一品豆妃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