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馆套房里,陈默捧着那份从服装厂厂长手里取来的文件,脚步都有些发飘。
他将文件平放在晏明洲面前的茶几上,声音里藏着压抑不住的兴奋:“老板,这是工商局那个科员故意留下的!您看,封面上还印着红章,绝对是真的!”
他不用多说,晏明洲也能明白这背后的深意,官方内部有人在悄悄示好,这不仅是递来的橄榄枝,更是反击的关键线索。
晏明洲转身走到书桌前,弯腰打开一直随身携带公文包,从里面取出几份密封的文件。
“这是我从京城带回来的内部吹风稿。” 他将纸袋拆开拿出里面的文件,和桌上那份内部通知并排铺开。
两份文件,一份是地方工商局下发的执行层面通知,一份是来自最高决策层的战略吹风稿,内容几乎完全吻合。
但京城那份文件里不仅列着详细的商品名录,还写着政策调整的深层考量,为保护民族工业,打击走私活动,将逐步收紧部分进口商品配额,甚至标注了未来一到两年的监管重点方向。
晏明洲目光从两份文件上扫过,脸上露出冰冷的笑意,自己等待已久的反击时刻终于到了。
第二天上午,晏明洲通过顾岩的关系,以中央特邀经济顾问的身份正式向省政府提出请求,进行一次不公开的当前经济形势专题汇报。
这个请求合情合理,既符合他的身份又切中省里关注的重点,没人能拒绝。
密会被安排在省政府大院深处一间安保级别极高的小会议室。
会议室不大,墙壁是厚重的隔音材质,桌上没有摆放任何多余物品,连茶水都是赵副省长亲手从保温壶里倒的。
到场的只有两个人,主管全省经济工作的赵副省长,以及主管政法纪律的王书记。
没有记录员,没有秘书,连门口的警卫都比平时多了两倍,气氛严肃得让人不敢大声呼吸。
“晏顾问专程找我们,可是有重要指示?” 赵副省长将一杯冒着热气的绿茶推到晏明洲面前,手指无意识摩挲着杯壁,语气客气,眼神里却带着探究。
他早就听说这位年轻顾问背景不一般,这次主动要求密会,绝不可能只是汇报工作那么简单。
晏明洲没有提半个字关于寰宇集团最近遇到的麻烦,仿佛完全忘了自己商人的身份。
他拿出一份装订整齐的报告分别递给两位领导,然后起身走到墙上挂着的巨大南国省地图前。
“赵省长,王书记。”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穿透力,让原本有些紧绷的气氛都缓和了几分,“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摸着石头过河,这几年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但高速发展的背后,一些潜在的风险也在像水下暗礁一样滋生。”
他伸出右手食指,在地图上那条蜿蜒曲折的海岸线上重重划了一道,指尖停在几个不起眼的小港口:“首当其冲的就是价格双轨制存在的巨大漏洞。”
这个敏感词汇一出口,赵副省长和王书记的眼神同时一凝,身体都微微坐直了几分,这是当前经济领域最核心、也最棘手的问题之一,没人敢轻易触碰。
“国家允许部分商品同时存在国家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初衷是搞活经济,让市场更灵活。” 晏明洲语速平稳,字字句句都戳在关键处,“可现在,有些人大肆利用手里的关系和特权,用平价从国营厂里倒出紧俏物资,再以高价在市场上抛售牟取暴利。这不仅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更是在挖我们社会主义经济的墙角!”
赵副省长和王书记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凝重。
这些问题他们并非不知道,只是背后牵扯的利益关系盘根错节,上到某些干部子弟,下到地方豪强,动一动就可能引发连锁反应,他们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
“而比倒批文更严重的,是走私。” 晏明洲的语气陡然变得严厉,他拿起桌上的红色记号笔在地图上那几个小港口重重画了圈,“据我了解,现在有大量未经过正常报关的外国商品,正通过这些监管薄弱的小港口、小码头涌入国内市场。”
他顿了顿,看似无意地报出几个具体商品的名字和利润:“比如松下牌录像机,在港城的出货价大概是三千港币,走私到我们这边能卖到一万人民币,利润率高达百分之三百!还有从汉城、意国进来的高档布料,出厂价不到十块钱一米,转手就能卖到五十甚至一百!”
每说一个数字,赵副省长和王书记的脸色就沉一分。
这些商品正是他们早就收到举报,却一直抓不到实据的走私重灾区,而背后最大的推手就是盘踞在南国的豹哥团伙。
“晏顾问,这些问题我们其实早有关注。” 赵副省长放下茶杯,语气里带着无奈,“可对方的手段太隐蔽了,仓库换得勤,交易都是现金,我们派了好几次人去查都没能抓到确凿证据。”
晏明洲转身看向两位领导,嘴角勾起一抹深意的笑,眼神里带着笃定:“证据有时候不需要那么确凿,我们要做的不是慢慢搜集证据,而是借政策的东风,让这股歪风邪气彻底停下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回1981:奖励百亿美金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重回1981:奖励百亿美金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