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晏又跟着萧清河练了几日武,然后就到了朝会的日子。
万华国上朝分两档:
大朝贺和常朝。
每月初一、十五为常朝日,五品以上的文武官及两省供奉官、员外郎、监察御史、太常博士才能参加。
每年几个重大节日为大朝贺,比如元旦、冬至、皇帝生辰日等。
在大朝贺日,除了参加常朝的官员外,九品以上的皇城官员都要参加。
无论大朝贺和常朝,早朝时间是卯时。
常朝日还稍微好点,如果是大朝贺日,皇城会出现这样一些景象。
凌晨,就有官员从床上爬起,洗漱,穿又厚又重的官服、戴好官帽,然后点上灯笼从家里出发去参加朝会。
这些是住得离皇宫远的官员。
万华国的皇城横跨东西十多里,皇城物价贵,多数官员住在城郊,离皇宫远。
路上没路灯,道路也不平整,轿子、马车颠得人头晕。
遇上冷天刮风下雨,那更叫一个惨。
风吹得灯笼晃来晃去,下马车和下轿后,雨水顺着帽檐往下淌,衣服湿透了贴在身上,冷得直哆嗦。
幸亏不是每天都要早朝,一个月最多也就那么几天,否则朝中的官员怕是要少许多。
被早朝劝退!
早朝日,李晏虽然也要早起,但她不用像官员们那样起那么早。
离卯时还有三刻钟的时候,落花叫醒了李晏。
这一次,李晏没有赖床,只缓了缓神就起床了。
微雨打了水过来,与落花一起伺候李晏刷完牙、洗完脸,又替李晏换上朝服。
在万华国,皇太子与皇太女的服饰是一样的。
李晏戴上三梁冠,身穿绛纱袍配白纱中衣,腰系方心曲领与革带,脚穿鹿皮靴,在铜镜前照了照。
铜镜照出来的人影不是很清楚,但李晏很满意她现在神采奕奕的样子。
不像前世,每次上朝时,她满脸都是不满与阴郁。
“走。”
微雨和紫苏跟在李晏身后。
东宫的人员分了工:
落花负责人事与财务;微雨负责外交和陪同李晏上朝、外出。
李晏看紫苏沉稳有度,就让紫苏和微雨一起陪她上朝、外出。
至于沉香,现在还在考察期,留在东宫给落花打下手。
虽然同在皇宫,但是从东宫到上朝的紫宸殿,还是有点距离。
以往李晏都是坐轿辇去上朝,但今天天气好,她走着去。
自从这几天跟着萧清河练云影剑法后,李晏觉得她整个人都轻松了。
走到紫宸殿时,李晏也一点没觉得累。
紫宸殿外,李晏一眼就瞧见了萧清河。
萧清河与薛大将军站在一处。
倒不是李晏对萧清河“情有独钟”,实在是这两人站在人群中硬生生比其他人高出一大截。
一群矮个中突然窜出两个高个,怎么能不惹眼?
李晏也不避人,直直朝着萧清河走去。
看到李晏朝他走来,萧清河全身的肌肉都绷紧了。
不过,他没意识到他在紧张。
“薛大将军、萧将军。”
朝中官员基本都已知道萧清河担任李晏武技师父一事,见李晏主动朝萧清河走去,视线齐齐看向他们。
不过大家看得各有技巧。
有用余光看的;有扫一下移开又扫一下的;还有假装无意看的……
薛大将军就不用像其他官员一样假装了,他大大方方看着李晏朝李晏行礼:
“见过殿下。”
“听师父说他在军中多亏大将军关照,我身为师父的弟子,也当感谢大将军。”
萧清河是同李晏说过薛大将军很关照他,但是李晏从未称呼过他“师父”。
刚认识他时称呼他“信善兄”,后来一直称呼他“萧将军”、“将军”。
这两声“师父”出来后,萧清河的脸莫名就热了起来,全身绷得更紧,手脚都不知道该如何安放。
薛大将军是第一次和李晏打交道。
来皇城的这一个月,薛大将军听到有关李晏的传言都是不好的,因此他刚知道萧清河担任李晏的武技师父时,还担心萧清河受委屈。
可萧清河告诉他:
李晏绝不是传言中那样的人,反而很好。
薛大将军开始还不相信,可现在看下来:李晏至少不嚣张、不跋扈。
薛大将军笑着回话:
“信善太谦虚了。”
“他是军中的军师,足智多谋。
多亏有他,我们打起仗来才轻松不少。
我拉拢他都来不及,何谈关照?”
其实不仅是薛大将军,许多官员都有和薛大将军一样的疑惑:
不是都说皇太女嚣张、跋扈吗?可现在看着,怎么一点都不像?
不怪官员们有此疑惑。
李晏前世是参加过许多次朝会,从来都是不耐、烦躁,更别说和官员们“友好”交谈。
可这一世,她现在还只有十五岁,还只上过几次朝。
而这几次上朝,因为不熟悉朝政之事,李晏基本没说话。
因此官员们之前对李晏的印象停留在“高冷”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后,皇太女一心事业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重生后,皇太女一心事业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