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皇定下第一批去溪州剿匪的将士三日后出发,但李晏不会去那么早。
这天散朝后,落花将一张拜帖呈给李晏:
“殿下,唐国公府世子妃求见。
唐国公夫人去世早,唐国公府如今由世子妃管家。”
姚广仁的夫人?
包括前世在内,李晏和姚夫人从来没有交集,不知道姚夫人见她做什么?
莫不是唐国公让她来替姚聪求情?
“让她明上午来东宫。”
第二天上午,姚夫人身穿国公府世子妃服饰进了东宫,认认真真向李晏行了大礼。
李晏细细打量了姚夫人一番。
姚夫人三十来岁年纪,长相普通,身形也不像皇城世家夫人一样“弱柳拂风”。
倒像是练武之人的身段。
现在是六月初,虽然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但温度也很高。
姚夫人身上穿着厚厚的几层礼服,额上有着细密的汗珠。
李晏让姚夫人平身,赐座,又让紫苏多搬些冰到姚夫人身边。
身边多了几盆冰,坐着的姚夫人顿时觉得凉爽了许多。
“多谢殿下体谅。”
李晏和姚夫人不熟,知道她身穿礼服是不想让人挑错,但李晏也不了解姚夫人的人品性情,因此只略笑了笑,没有说其他话。
姚夫人让嬷嬷将带来的礼盒呈上:
“殿下,这是金丝软甲,虽不至于刀枪不入,但对刀枪箭矢的防御比军中的软甲要好上许多。
这是世子在北境所得,听闻殿下要去溪州剿匪,特意派人送来皇城孝敬殿下。”
真正的金丝软甲很难得,但李晏不知道姚夫人此行目的,面色不变道:
“当不得世子厚礼。”
“前些天,公爹将姚三和他生母从唐国公府分了出去,世子知道是殿下做的主后,让臣妇进宫叩谢殿下。”
原来是因为这件事!
这件事倒无妨。
李晏笑道:
“其实也是孤自私。
姚将军是朝廷肱骨之臣,常年驻守北境,孤不知道如何赏他,想着替他解决后顾之忧也是好的。
也是姚聪行事太过,假若他只是像其他权贵家的子弟一样吃喝玩乐,孤也不至于干涉臣子家事。”
听李晏这样说,姚夫人整个人都松弛下来。
她之前与李晏没有打过交道,只是听闻李晏不好的名声,也不知道李晏让姚聪从唐国公府分出去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现在见了李晏,李晏绝不是传说中的“无知、愚笨、嚣张、跋扈”。
而李晏让姚聪从唐国公府分出去也不是其他原因,只是为世子考虑,对李晏的印象彻底改观。
到底是谁造谣李晏?
想想当年,皇城的人也都说她野蛮、粗鄙、不讲道理,实际她比大多数人都要讲道理。
谣言果真不能信!
这样想着,姚夫人觉得李晏亲切了些,笑着和她拉近关系:
“不瞒殿下,这些年,姚三做了许多坏事,不仅公爹、臣妇和小叔也替姚三收拾了不少烂摊子,烦不胜烦。
可是公爹护着姚三,我们这些做晚辈的也没办法。
现在好了,以后他再怎么作也不关我们的事。”
李晏想起落花提醒她的话,道:
“姚将军常年驻守北境,夫人独自在家操持一大家子家事着实不易。”
听李晏这样说,姚夫人更有了几分感慨:
“臣妇家中是行伍出身,家父家兄都在北境驻守,最是知道驻边将领家眷的不易。
当初我想嫁给世子,家母家嫂都劝过我,可谁让我心仪世子、非他不嫁。”
李晏心道:
原来姚夫人出身武将之家,怪不得她说话比皇城世家出身的夫人爽直。
只是姚夫人也有意思,直接就将她心仪姚将军之事说了出来。
“夫人出身武将之家,不知骑射如何?”
“不怕殿下笑话,臣妇自小就喜舞刀弄枪,一把大刀当年耍得也有些名气。
如果不是因为嫁了世子得留在皇城替他操持家事,臣妇当年也想同家父家兄去北境。”
换作前世,李晏也认为女子舞刀弄枪不雅,认为琴棋书画才是评价一名女子的标准。
可重活一事,李晏心思通明,不再纠结女人当如何?
而是想要什么?能做什么?
因此现在能以平常心和姚夫人说话。
“舞刀弄枪有什么不好?
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保护自己。
我和乐安县主如今就跟着萧将军在习武,表姐还在东宫亲卫中任职。”
来之前,姚夫人也将李晏的事情了解了一番,知道她和高云鹤和好了,两人都跟着萧清河在习武。
现在见李晏坦言说出来,觉得李晏更亲近了。
“殿下高见。
臣妇比不得殿下,也不如乐安县主。
臣妇虽然从小就喜舞刀弄枪,但心志不如乐安县主坚定,最终还是归于后宅。”
姚夫人一番话让李晏又回想起了前世。
前世,高云鹤也被迫嫁给了唐季,最终还没落个好下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后,皇太女一心事业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重生后,皇太女一心事业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