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王平安那场 “回馈宴席”,已经过去了一个月。这一个月里,红星四合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除了王平安小两口(秦京茹没喝肉汤,基本没胖)和娄晓娥(她那天胃口不好,只尝了两口肉汤),院里其他人都像吹了气的皮球一样,一天天胖了起来。
最先显形的是贾张氏。原本就有点富态的她,现在更是胖得圆滚滚的,脸上的肉堆在一起,笑起来眼睛都快看不见了。以前她还能麻利地在厨房忙活,现在走两步就喘,系围裙都得秦淮如帮忙拉背后的带子。每天最常说的话就是 “饿”,刚吃完早饭没半小时,就又琢磨着中午吃什么,家里的粮本上的数字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往下掉,看得她心疼得直跺脚,却又控制不住自己的嘴 —— 不管是窝窝头还是红薯,她都能比以前多吃一倍。
二大爷刘海忠也没好到哪儿去。以前他总爱挺着腰杆在院里踱来踱去,摆官架子,现在肚子圆得像个西瓜,腰带紧了两个扣还是勒得慌,走路只能挺着肚子,活像个怀胎十月的孕妇。他最在意自己的形象,现在每次照镜子都唉声叹气,却又管不住嘴 —— 尤其是大锅饭开了之后,他总以 “监督粮食分配” 为由,多盛半碗饭,理由是 “当干部的消耗大,得补充营养”。
三大爷阎埠贵的变化最让他自己崩溃。以前他是院里出了名的 “铁公鸡”,每一分钱都要掰成两半花,吃饭更是恨不得用秤称着吃。现在他却胖得脸上的肉往下垂,以前合身的中山装现在扣不上扣子,只能敞着怀。最让他心疼的不是自己的身材,而是家里的存粮 —— 以前能撑两个月的粮食,现在一个月就见了底,他每天拿着账本算来算去,算一次叹一次气,却还是忍不住在吃饭时多夹一筷子菜,嘴里还嘟囔着 “不吃饱哪有力气算账”。
许大茂更是惨。他原本就有点瘦弱,想靠吃饭补补身子,结果吃了带 “肥膘王” 的肉汤,直接胖成了 “许小胖”,脸上的肉堆得像面团,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以前穿的西装现在根本套不上,只能穿傻柱淘汰下来的旧工作服。他本来就因为 “能力” 不如王平安自卑,现在又胖了,更是觉得抬不起头,每天躲在家里不敢出门,娄晓娥劝他少吃点,他还发脾气:“我能怎么办?饿啊!肚子里像有只手在抓一样!”
院里的孩子们也跟着胖了。贾当和贾梗以前瘦瘦小小的,现在都胖得脸蛋通红,跑两步就喘,贾梗手里的窝头从来没断过,嘴里还不停地喊 “饿”。阎埠贵家的三个孩子更是夸张,以前因为阎埠贵抠门,很少能吃饱,现在每天跟着大锅饭吃,一个个都胖得圆滚滚的,阎埠贵看着孩子们的肚子,心疼粮食的同时,又有点不忍心让他们饿着。
一开始,大家都没多想,只以为是王平安的喜宴油水太足,把胃口养刁了,加上最近天气冷,需要多吃点御寒,所以才会变胖、容易饿。可随着时间推移,粮食消耗越来越快,各家的存粮都见了底,粮本上的定量也快用完了,大家才开始慌了 —— 这才刚月初,粮食就快没了,剩下的日子可怎么过?
这天晚上,易中海、刘海忠、阎埠贵又聚在了阎埠贵家,这次不是为了找王平安的麻烦,而是为了粮食的事愁眉苦脸。
阎埠贵拿着账本,叹了口气:“各位,我算过了,咱们院现在每天消耗的粮食,比以前多了一倍还多!照这个速度,再过十天,咱们院的粮本就都空了,到时候别说吃肉,就连窝窝头都没得吃!”
刘海忠皱着眉头,拍了拍桌子:“这可怎么办?总不能让大家饿着吧?我去找街道办事处问问,能不能多批点粮食?”
易中海摇了摇头:“没用的,现在粮食都是按定量分配,街道办事处也没有多余的粮票。我看,咱们得自己想办法。”
阎埠贵眼睛一亮:“要不,咱们搞大锅饭?每家每户都把剩下的粮食交出来,合在一起吃,统一分配,这样既能省着点用,也能让大家都吃饱,不至于有人多吃多占。”
刘海忠立刻同意:“这个主意好!搞大锅饭,我来当总指挥,负责分配粮食和安排做饭,保证公平公正!” 他最喜欢这种能掌权的事,一听说要当总指挥,眼睛都亮了。
易中海也点了点头:“嗯,大锅饭确实是个办法,既能解决粮食紧张的问题,也能增进邻里感情,体现咱们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团结。” 他心里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 搞大锅饭,他作为一大爷,能更好地掌控院里的情况,还能趁机拉拢人心。
三人一拍即合,决定第二天一早在院里宣布搞大锅饭的事。
第二天一早,易中海敲了敲院里的铜钟,大家都围了过来。易中海把搞大锅饭的主意一说,贾张氏第一个同意:“好啊好啊!搞大锅饭好!省得我每天琢磨做饭,还能让孩子们吃饱!” 她现在走两步就喘,早就不想做饭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四合院:拼夕夕的美好生活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四合院:拼夕夕的美好生活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