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钢厂的汽笛声刚划破清晨的薄雾,李怀德都没来得及去让司机开汽车,就骑着二八大杠自行车就 “吱呀” 一声刹在车间门口。他跳下车,顾不上擦额头的汗珠,直奔主控室 —— 昨天刚从苏联运抵的精密轧钢机组,今早试生产时突然 “趴窝”,整条生产线陷入停滞,仪表盘上的红色警报灯像颗烧红的烙铁,烫得他心尖发疼。
“王平安呢?让他立刻到三号车间来!” 李怀德的声音在走廊里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焦急。秘书不敢怠慢,一路小跑往技术科赶,鞋跟敲在水泥地上 “噔噔” 作响。
此时的王平安正趴在绘图板前,核对新机器的电路图。听到李怀德的急召,他心里咯噔一下 —— 那台苏联机器构造复杂,说明书全是俄文,厂里没几个人能吃透。他抓起工具包,快步冲向车间。
车间里早已乱成一团。几十号工人围着三米多高的轧钢机束手无策,有人蹲在地上检查线路,有人趴在机器外壳上侧耳听动静,还有人拿着俄文说明书翻来覆去地看,眉头拧成了疙瘩。李怀德看到王平安,像抓住救命稻草似的冲上前:“平安,你可来了!快看看这‘铁疙瘩’怎么回事,再修不好,咱们这个月的生产任务就泡汤了,我这副厂长的位置也坐不稳了!”
王平安点点头,戴上绝缘手套,先打开机器的电气控制柜。里面的线路密密麻麻,红蓝黑三色导线排列得整整齐齐,万用表测量下来,电压、电流全在正常范围。“电路没问题。” 他起身绕到机器侧面,检查传动系统 —— 齿轮咬合紧密,链条松紧度适中,轴承也没有卡滞的迹象。
“怎么样?有眉目吗?” 李怀德凑过来,眼睛里满是期待。
王平安摇头:“传动系统也正常。我得拆开核心部件看看。” 他招呼两个年轻技工搭把手,用液压扳手拧下固定外壳的螺栓。当厚重的钢板被掀开,机器内部的精密结构暴露在眼前 —— 涡轮蜗杆、凸轮轴、传感器排列得如同钟表齿轮,没有任何明显损坏痕迹。
“怪了,所有部件都好好的,怎么就启动不了?” 一个老技工挠着头嘀咕。
王平安没说话,掏出放大镜仔细观察传感器接口。俄制传感器的针脚细如发丝,他忽然发现其中一个接口处有极细微的氧化痕迹,连忙用酒精棉擦拭干净,重新插上。可按下启动按钮,机器依旧毫无反应,只是发出一阵 “嗡嗡” 的空转声,随即再次停机。
李怀德的脸彻底垮了:“这可怎么办?上级中午就要来检查进度,要是看到机器停着,我……” 他话没说完,额头上的汗又涌了出来。
王平安沉吟片刻:“厂长,这机器技术太新,光靠我一个人不行。您发动全厂懂机械、电气的师傅都来看看,说不定能找到突破口。”
李怀德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立刻让广播室循环播放通知。不到半小时,车间里就聚集了上百名工人,有退休返聘的老技师,有刚从技校毕业的年轻人,还有负责设备维护的老师傅。大家围成几个圈子,对着机器图纸争论起来。
“我看是液压系统压力不够!”
“不对,油压表显示正常,肯定是控制系统出了问题!”
“说不定是核心芯片故障,咱们根本修不了!”
议论声此起彼伏,却没人能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王平安蹲在机器旁,反复翻看俄文说明书,手指在满是专业术语的页面上滑动,眼睛里布满了血丝。不知不觉,天已经黑了,车间里亮起了白炽灯,李怀德让人送来馒头和咸菜,大家轮换着吃几口,又立刻投入到排查中。
王平安这才想起家里的秦京茹和梁拉娣还等着他吃饭,连忙对李怀德说:“厂长,麻烦您派个人去我家说一声,就说我加班修机器,今晚回不去了。”
李怀德立刻喊来在一旁等待的宣传干事于海棠:“海棠,你去王平安家一趟,跟他家里人说一声情况,让她们别惦记。”
于海棠答应着,挎上帆布包往四合院走。她刚进院门,就看到丁秋楠在院子里给鸡喂食,连忙喊:“丁秋楠!”(于海棠姐姐于莉就嫁在四合院中的阎埠贵家中,自然对于四合院中的人她都基本认识。)
丁秋楠回过头,看到于海棠,笑着迎上去:“于海棠,你怎么来了?”
“我来帮平安哥报个消息,” 于海棠说,“厂里机器坏了,平安哥要加班,让我跟你们说一声不用等他吃饭了。”
秦京茹听到声音从屋里出来,于海棠连忙把情况再说了一遍。秦京茹点点头:“谢谢你跑一趟,辛苦你了。”
于海棠笑了笑,转身离开时,忍不住多看了几眼王平安家的方向 —— 这个总是低调沉默的技术骨干,每次厂里遇到难题,都是他冲在最前面。
车间里的奋战持续了两天两夜。王平安几乎没合眼,眼睛熬得通红,手里的说明书都被翻得起了毛边。老技师们尝试了调整液压参数、更换传感器、重启控制系统等十几种方法,机器却始终像头犟牛,纹丝不动。到了第三天清晨,大家都累得坐在地上,有人靠着机器就睡着了,车间里只剩下机器散热风扇的 “呼呼” 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四合院:拼夕夕的美好生活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四合院:拼夕夕的美好生活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