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的十月,寒风已经带着刺骨的凉意,农场里的玉米杆被收割殆尽,只剩下光秃秃的黑土地在阳光下泛着冷光。王平安坐在农具院的门槛上,手里捏着李铁柱书记递来的电报,眉头拧成了疙瘩。电报上只有短短几行字,却像一块巨石压在他心头 ——“轧钢厂回复,王平安同志应扎根基层,暂不接收,望农场予以支持。”
“这怎么回事?” 李铁柱站在一旁,手里的烟卷都快烧到手指了,“我明明跟县里说了,你是技术骨干,京城那边还有家室,怎么会不接收?”
王平安苦笑一声,将电报折好揣进怀里。他心里比谁都清楚,这哪里是 “扎根基层”,分明是杨卫华还在针对他。轧钢厂是他的原单位,只要杨卫华一天不松口,他就别想回去。拼夕夕系统自从上次用了电网后就一直处于休眠状态,没有系统帮忙,他根本没法对抗这种自上而下的打压,只能暂时认栽。
“李书记,算了。” 王平安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既然不让回,那我就继续在农场干,反正这里的农机也还需要人维护。”
李铁柱看着他故作轻松的样子,心里也不是滋味:“委屈你了,王技术员。你放心,我再跟县里沟通沟通,总有办法让你回去的。”
王平安摇了摇头,没再说话。他转身走进农具院,看着那些被自己修好的农机,心里五味杂陈。他想家,想秦京茹怀里的王建国,想梁拉娣抱着的王念安,可现在,他只能把这份思念压在心底,继续留在这个远离京城的农场。
不远处,纪琼芝正躲在树后面,听到了两人的对话。得知王平安暂时走不了,她心里竟莫名地泛起一丝欢喜 —— 这段时间和王平安相处,她早已把他当成了依靠,要是王平安走了,她真不知道该怎么面对接下来的日子。可看到王平安失落的样子,她又赶紧收敛了情绪,快步走过去,装作刚过来的样子:“王技术员,李书记,你们在说什么呢?”
“没什么,” 王平安勉强笑了笑,“就是跟李书记说下农机保养的事。你来得正好,那台播种机的齿轮有点松,咱们去调一下。”
纪琼芝点点头,跟着王平安走进农具院。她能感觉到王平安的心情不好,却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只能默默地递工具、递毛巾,用行动陪在他身边。农场里的职工和知青们也很快知道了王平安调令被打回的事,有人同情,也有人背后议论,说他是 “犯了错被流放”,纪琼芝听到这些闲话,总会忍不住替王平安辩解,哪怕得罪人也不在乎。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王平安渐渐接受了暂时无法回京的事实,每天依旧泡在农具院,修理农机、指导知青,偶尔会给家里写封信,报喜不报忧。纪琼芝还是每天都来帮忙,两人之间的默契越来越深,只是谁都没再提过感情的事,像是心照不宣地守护着这份克制的相处。
一个月后,北疆的天气更冷了,夜里已经开始下霜。这天凌晨,王平安正在宿舍里睡觉,突然被一阵急促的枪声惊醒。“砰砰砰” 的枪响从北边传来,断断续续,却格外刺耳。他猛地坐起身,心里咯噔一下 —— 这个方向,离珍宝岛不远,难道是……
他来不及多想,赶紧穿上衣服跑出宿舍。农场里已经乱成了一团,职工和知青们都从屋里跑了出来,朝着北边张望,脸上满是恐慌。李铁柱书记也醒了,正拿着喇叭喊:“大家别慌!都回屋里去!关好门窗!我已经让人去打听情况了!”
王平安走到李铁柱身边,压低声音问:“李书记,会不会是跟老大哥那边起冲突了?”
李铁柱脸色凝重地点点头:“我也在担心这个。珍宝岛那边一直不太平,要是真打起来,咱们这离得近,怕是要受影响。”
接下来的两天,枪声时断时续,农场里的气氛越来越紧张。大家都待在屋里不敢出门,只有王平安偶尔会出去查看情况,心里暗暗猜测 —— 根据他前世的记忆,珍宝岛战役应该就在这几天爆发,看来他的猜测没错。
第三天一早,一队穿着军装的战士突然来到农场,领头的是个三十多岁的军官,肩膀上扛着少校军衔。他找到李铁柱,敬了个礼:“同志,我们是边防部队的,现在前线需要粮食和物资支援,麻烦农场协助调拨。另外,我们还要在农场招收一批工农兵,负责战场勤务,有没有同志愿意报名?”
李铁柱一听是支援前线,立刻表态:“没问题!粮食和物资我们马上准备!报名的事,我现在就去通知大家!”
消息一传开,农场里的知青和职工们都沸腾了。年轻人们都有一腔热血,纷纷表示愿意报名支援前线。王平安站在人群里,心里也动了 —— 他是个穿越者,知道这场战役的重要性,要是能为国家出份力,也算没白来这个时代。而且,他精通机械,到了前线说不定能修武器,比待在农场里更有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四合院:拼夕夕的美好生活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四合院:拼夕夕的美好生活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