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教授静静地听着女儿这番夹杂着强烈个人感受、甚至有些“离经叛道”的叙述,镜片后的目光变得愈发深邃,如同幽潭。他没有打断,只是耐心地捕捉着女儿话语里每一个关键的信息——“生动”、“像看剧”、“有血有肉”、“人味儿”。这些词汇,与他所熟悉的史学评价体系相去甚远,却无比真实地反映了一个非专业、但对美和情感极其敏感的年轻读者最直接的反馈。这份《洪武大帝》,竟然能如此有效地拆除横亘在普通人与厚重历史之间的那堵高墙,成功地让一个原本对历史无感的灵魂,产生了如此深刻的理解和情感的激荡?这背后的能量和意义,远远超出了一份普通学生作业的范畴。
“后面的几册呢?”黄亦玫发泄完内心的激动,再次将焦点拉回最初的问题,她凑到书桌前,身体前倾,眼巴巴地望着父亲,那双明亮的眼睛里充满了渴望,像极了小时候讨要糖果的模样,“爸,你别卖关子了,快告诉我后续在哪里?是您藏起来了吗?”
黄教授看着女儿那几乎要扑上来的急切模样,不由得失笑,摇了摇头,将手中的打印稿轻轻放回桌面,语气带着一丝无奈的坦诚:“没了。就这么多。”
“没了?”黄亦玫的声音瞬间拔高,充满了巨大的失望和不可置信,“怎么会没了?故事明明才讲到关键的地方!是出版社只出了第一册吗?作者是谁?告诉我名字,我现在就去书店找,去网上搜!”她不甘心地追问,仿佛只要知道作者和书名,就能立刻将后续的故事变出来。
“不是出版社出的。”黄教授缓缓在椅子上坐下,端起桌上那杯早已凉透的茶水,轻轻呷了一口,润了润有些干涩的喉咙,终于揭开了谜底。他看着女儿瞬间凝固的表情,缓缓说道:“这是一个学生的作品,算是……课外的一种尝试吧。拿来让我看看,提提意见。后面的内容……据我所知,应该还没有写出来。”
“学……生的作品?”黄亦玫漂亮的眼睛瞬间瞪得溜圆,瞳孔里写满了巨大的震惊,仿佛听到了什么天方夜谭,“我们学校的?历史系的?爸,是你的学生?!”她一连串的问题如同子弹般射出,语气里的惊讶几乎要冲破屋顶。她的大脑飞速运转,试图将如此老辣幽默、举重若轻、既能精准把握史实又能赋予其惊人叙事魅力的文字,与自己平时在文史楼里见到的那些要么埋头苦读、不苟言笑,要么带着厚厚眼镜、言谈间离不开考据索引的师兄师姐们联系起来。这需要何等庞大而扎实的史学积累作为骨架,又需要何等飞扬灵动、洞悉人性的才情作为血肉,才能将两者如此天衣无缝、引人入胜地融合在一起?这完全颠覆了她对“历史系学生”的固有想象!
“嗯。”黄教授点了点头,确认了女儿的猜测。他看着女儿脸上那混合着震惊、好奇、崇拜的复杂表情,心中对张陆桉其人的评价,在不知不觉中,又悄然向上浮动了几分。能让自己这个眼界颇高、素来有主见、对文字颇为挑剔的女儿如此折服,甚至流露出近乎“粉丝”般的神情,这小子,看来还真不是在胡闹,其潜力和才华,恐怕远超他之前的预估。
“他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师兄?我认识吗?是不是那个总来家里找您讨论问题的李师兄?还是那个在学报上发表过文章的陈师兄?”黄亦玫的好奇心被彻底、完全地点燃了,她像是发现了新大陆的探险家,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宝藏的主人是谁。她凑到父亲书桌前,双手撑在光滑的桌面上,身体前倾,臻首微仰,一副不得到答案誓不罢休的架势。一个能写出这样作品的“学生”,在她心中的形象瞬间变得神秘、高大且充满了吸引力。
黄教授看着女儿那闪闪发光、几乎要将他看穿的探究眼神,心中微微一动,泛起一丝复杂的涟漪。他想起了张陆桉交稿时那紧张得几乎同手同脚、眼神里交织着期待与惶恐的模样;也想起了自己当时那份基于学术传统和师长责任而产生的、不置可否的审慎与保留;更想起了之前隐约察觉到的,张陆桉似乎与女儿之间存在的、某种他尚未明晰的微妙关联。他没有立刻满足女儿的好奇心,只是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语气恢复了平日的沉稳,并带上了一丝作为师长的告诫与引导:
“是谁,并不重要。”他刻意淡化了个体,将焦点拉回到作品本身,“重要的是,这还仅仅是一份初稿,一种不同于传统的尝试和探索。”他顿了顿,伸出食指,在那份《洪武大帝》的封面上不轻不重地点了点,发出笃笃的轻响,仿佛在强调其内容的待定性质,“治史之路,漫漫修远,最需要的是沉潜的功夫与极致的严谨。这种写法固然新颖活泼,易于引人入胜,但其本身能否经得起史学界严格的推敲和时间的检验,其中是否在史实解读、人物评价上存在偏颇或过度演绎之处,都还有待观察和商榷。”他抬起眼,目光平和却带着力量看向女儿,“你啊,也别光顾着看热闹,被其生动的外表完全吸引。读史,最终还是要引发思考,从中汲取智慧,而不仅仅是追求阅读的快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玫瑰的故事的幸福生活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玫瑰的故事的幸福生活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