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阳光透过清华园参天古木的枝叶,在青石板路上洒下斑驳的光影。张陆桉抱着教案,随着下课的人流走出历史系的教学楼。微风拂过,带来桂花若有若无的甜香,他深吸一口气,感受着这份回到熟悉环境的踏实与宁静。
回国后的生活,像是航船驶入了平静的港湾。他在清华的教职已然安定,每周为数不多的几节课,他总能将其变成一场场引人入胜的历史漫游。学生们喜欢这位年轻博学、又不乏幽默感的老师,喜欢他讲述那些故纸堆里的人物时,眼中闪烁的温情与睿智。下午的时光大多属于书房,新的书稿是关于明清士大夫精神史的探讨,书桌一角摆着威尼斯带回的素描和照片,时常给他遥远的灵感。粉笔灰与墨香,交织成他生活安稳而充盈的基调。
黄亦玫也早已回到了青莛的工作轨道。她依然是那个专注、高效的工作者,但细心如张陆桉,能察觉到她身上某些微妙的变化——似乎更恋家了些,偶尔会对某些气味微微蹙眉,有时周末的清晨,她会比平时多赖一会儿床。他只当是蜜月归来后的倦怠与调整,并未深想,只是默默地将早餐做得更清淡,在她晚起时,替她拉好窗帘。
这天下午,张陆桉刚结束一堂关于“永乐大典”编纂始末的课,正与几个意犹未尽的学生在走廊讨论了几句,手机在衣袋里轻轻震动了一下。他笑着与学生道别,拿出手机,是黄亦玫发来的信息:
“陆桉,晚上没什么应酬吧?早点回家,我准备了惊喜。:-)”
后面跟着一个俏皮的、眯眼笑的表情符号。
张陆桉看着屏幕,嘴角不由自主地弯起。他喜欢她这种偶尔为之的小小“预谋”,为平淡的日子注入期待的涟漪。会是什么惊喜?是她终于尝试了那道他念叨许久的、工序复杂的淮扬菜?还是她偷偷买到了他寻觅已久的那套线装《十三经注疏》?抑或是,只是她想念他了,如同他此刻莫名加快的心跳,也在想念她。
这份温暖的期待,让他归家的脚步都轻快了许多。路过小区门口那家熟悉的花店时,他驻足片刻,精心挑选了一束含苞待放的白色小苍兰——那是她最钟爱的花,清雅馥郁,一如他们之间细水长流的情感。
推开家门,一股温暖而复杂的香气扑面而来。有老火慢炖的汤品的醇厚,有清炒时蔬的鲜嫩,还隐约夹杂着一丝似有若无的、甜滋滋的味道,像是……像是她以前熬给他治咳嗽的冰糖雪梨?客厅里只开了几盏暖黄色的壁灯,光线柔和,将家具的轮廓勾勒得格外温馨。餐桌上铺着那方他们从威尼斯市集淘回来的手工绣花桌布,两副碗筷摆放得整整齐齐。
“回来啦?”黄亦玫系着那条她母亲送的、印着淡雅碎花的棉布围裙,从厨房探出身来。她的脸颊被灶火熏得微红,额角有细密的汗珠,但眼睛里闪烁着一种异常明亮、甚至带着些许紧张的光彩,整个人仿佛笼罩在一层柔和的光晕里。
“嗯,回来了。”张陆桉将公文包放在玄关柜上,把花递过去,“路上看到,觉得很配你。”
黄亦玫接过花,低头深深嗅了一下,笑容从嘴角漾开,蔓延至眼底。“真香。”她说着,却在他凑过来想看看锅里炖着什么时,轻轻用手肘推了推他,“别急,先去洗手换衣服,一会儿就知道了。”
晚餐果然很丰盛。清蒸鲈鱼火候恰到好处,鱼肉嫩白;一道清炒芦笋虾仁,色泽翠绿诱人;汤是山药排骨汤,炖得汤色奶白,香气浓郁。张陆桉注意到,所有的菜式口味都比平时清淡了许多,连他嗜好的辣味也不见踪影。而且,黄亦玫自己吃得并不多,动作也有些慢,筷子多在素菜和汤品之间流连。她时不时抬眼看他,那双会说话的眼睛里,闪烁着一种按捺不住的、混合着羞涩、紧张和巨大喜悦的光芒,欲言又止。
张陆桉心中的疑惑渐渐扩大,取代了最初的猜测。他放下筷子,抽了张纸巾擦擦嘴,然后伸出手,越过桌面,轻轻握住黄亦玫放在桌边的手。她的指尖微凉。
“亦玫,”他的声音温和,目光专注地落在她脸上,“告诉我,到底是什么惊喜?我看得出来,你有很重要的事要说。”
黄亦玫的脸颊瞬间飞上两朵更深的红云,连耳垂都染上了绯色。她抬起眼,迎上他探询的目光,那双明亮的眸子里瞬间盈满了水光,声音轻柔得如同梦呓,却又清晰地敲打在张陆桉的心上:
“陆桉……我们……我们家里,要多一个人了。”
张陆桉彻底愣住了。他握着她的手僵在那里,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她,像是没听懂这句简单话语里蕴含的含义,又像是被这突如其来的、巨大的消息冲击得失去了所有反应能力。他脸上的表情从疑惑,到茫然,再到一丝难以置信的惊愕,最终,那双总是沉静如古井、睿智如星辰的眼眸里,骤然迸发出一种极致的、纯粹的、狂喜的光彩!
“你……你是说……”他的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声音因为极度的激动而艰涩沙哑,目光不由自主地、紧紧地锁在她覆盖着小腹的手上,仿佛能穿透衣物,看到那个正在悄然孕育的、无比珍贵的小生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玫瑰的故事的幸福生活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玫瑰的故事的幸福生活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