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堂的“合作”协议很快正式下达。林凡每月需上交固定份额的“青玉参萃取精华”,其中三成收益归丹堂所有。虽然被分走一部分利润,但获得了官方认可的交易渠道,且剩余的贡献点依然远超单纯上交原材料。
这笔相对稳定的收入,让林凡终于摆脱了赤贫状态。他第一时间花费贡献点,将小屋那个微型的、偷偷摸摸的“环境能量聚集器”升级了一番,使其聚灵效果更隐蔽、更高效。修炼环境得到改善,《基础引气诀·林凡极限优化版v2.0》运转起来更加顺畅。
解决了基本生存和修炼问题,林凡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了新兑换的两枚玉简——《基础符箓详解》与《常见阵法入门》——的研究上。
他首先翻开了《基础符箓详解》。
传统符箓之道,讲究“以心御笔,以神引灵”,要求制符者心神合一,将特定的法术结构、灵力运行路线,以符文的形式勾勒于特制的符纸之上,封印灵力,使用时以神识或微末灵力激发即可。
在林凡看来,这简直就是一门 “硬件编程语言”——符纸是存储介质(硬盘/符纸),朱砂灵墨是能量导体与固化剂(电路/灵墨),符文就是一段预设好的、等待被执行的“法术程序代码”。
“有意思!”林凡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绘制符箓,不就是编译一段可离线的、一次性的‘可执行程序’吗?”
他并没有立刻动手绘制,而是如同一个严谨的工程师,开始进行 “逆向工程” 和 “源码分析”。
他选取了最基础的 “清洁符” 作为分析样本。在“基础洞察术”的辅助下,他将清洁符的每一个笔画、转折、灵墨分布,都转化为精确的几何数据和能量流动模型。
【符文结构解析中...】
【能量节点标记...】
【灵力流转路径模拟...】
【冗余结构识别...】
很快,一个完整的清洁符“三维能量结构模型”在他识海中构建完成。他发现,传统绘制方法中存在不少在他看来属于“历史遗留问题”的冗余笔画和低效能量回路。
“这里,明明可以用一个更优化的能量回路替代这三个冗余符文,减少灵力消耗,提升激发速度。”
“这个转折处的灵墨可以更薄,过度堆积反而会影响能量传导效率。”
“整体结构可以再紧凑15%,节省符纸空间。”
林凡一边分析,一边在脑海中用《大道编程语言》进行着优化编译。他没有完全推翻传统,而是在深刻理解其原理的基础上,进行 “算法优化” 和 “代码重构”。
【(地球)程序员】:“主播这是要把符箓当代码重构啊!牛逼!”
【(修真)符师(匿名)】:“此子思路……匪夷所思!竟将符道视为匠作之术?!”
【打赏信息:(未知位面)微观能量流向可视化模块(临时)x1】
【打赏信息:(地球)最优路径规划算法库x1】】
借助打赏的临时模块和算法库,林凡的优化过程更加顺畅。数个时辰后,一枚结构更加简洁、能量路径更加高效流畅的 “清洁符·林凡优化版v1.0” 设计方案,在他脑中诞生。
理论需要通过实践验证。
林凡取出购置的最低阶符纸、朱砂和一支普通的符笔。他没有立刻动笔,而是先闭上眼睛,将优化后的符文结构在脑中反复模拟运行了数十遍,确保每一个细节都了然于胸。
然后,他提起符笔,蘸饱朱砂灵墨。
这一刻,他不再是传统的符师,更像一个在编写精密程序的工程师。他的手腕稳定如机械臂,落笔精准无比,每一笔勾勒都带着特定的韵律和灵力注入频率,仿佛在符纸上“编译”着那段优化过的“清洁程序”。
笔走龙蛇,灵光流转。
没有传统符师绘制时的玄妙感悟或心神激荡,只有绝对的冷静与精准的控制。
片刻之后,符成!
一道微弱的白光在符纸上闪过,旋即内敛。符纸上的符文看起来与传统清洁符大同小异,但细看之下,线条更加流畅简洁,隐隐透着一股高效的美感。
【物品:清洁符(林凡优化版v1.0)】
【品质:优良】
【描述:结构优化,灵力消耗降低20%,激发速度提升15%,效果稳定。】
成功了!
林凡感受着这张符箓内部稳定而高效的能量结构,心中充满成就感。这不仅是一张符,更是他“科学符箓”理论的第一次成功实践!
他没有停歇,趁热打铁,开始尝试其他基础符箓的优化,如 “轻身符”、“小火球符” 等。过程虽有波折,失败了几次(主要是对新型符文结构的灵力注入量把握需微调),但凭借着强大的数据分析和精准控制能力,他很快掌握了诀窍,成功率稳步提升。
优化后的符箓,不仅性能更优,由于结构精简、灵力消耗降低,他的绘制速度和成功率也远超同级符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直播修真:我用科学证道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直播修真:我用科学证道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