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位客官,上回书咱们说到慕容一家踏出涿鹿秘境,望见山坳里炊烟袅袅的牛家庄。
今儿个咱们就细讲他们借宿农家的温情,初入如来镇的热闹。
还有栖霞喜得双宝刃、却遭人觊觎的惊险转折。
话说慕容金梧伫立山岗,望着山下牛家庄的寻常景致
——积雪盖着茅屋,炊烟缠在枝桠,心头那股“终出秘境”的澎湃总算按捺住。
陆蝉牵着栖霞快步上前,见此宁静画面,连日来闯雪地、穿烟瘴的紧绷心神,也如冰雪遇暖阳般彻底松了下来。
三人踏着薄雪走进庄子,脚踩积雪的“咯吱”声引来了院门口一对老夫妇。
那夫妇俩鬓发染霜,穿着打补丁的粗布棉袄,见他们一家三口风尘仆仆,眼神里满是淳朴的好奇。
慕容金梧忙上前拱手行礼,语气诚恳:
“大伯大娘,我们一家三口自山里出来,赶路疲惫,不知能否在贵府暂住一晚,明日一早就走,绝不给您添麻烦。”
老夫妇对视一眼,见他们衣着虽厚却干净整齐,面相和善。
尤其是栖霞粉雕玉琢的,活像年画里的娃娃,当即点头应允:
“客气啥!快进来暖一暖,灶上正好烧着热水呢!”
说着就引他们进屋,还麻利地把西屋的热炕烧得更旺
——那是老两口女儿出嫁前住的房间,炕宽被褥厚,晒得满是阳光味。
晚饭是简单的杂粮粥配腌萝卜、烤土豆,却是三人多日来最安稳的一餐。
栖霞捧着粗瓷碗,喝得小肚子鼓鼓的,沾着炕沿没多久就呼吸均匀地睡熟了。
这边陆蝉不肯闲着,执意要帮老妇人收拾灶房,老妇人推辞不过,只得笑着任由她忙活,一边看一边念叨:
“哎呀,看你这模样跟神仙似的,竟还肯干这些粗活!瞧你家娃娃都这么大了,该是小媳妇喽?跟我家外孙磊磊差不多岁数呢!”
陆蝉擦着灶台,温柔笑道:
“大娘,给您添麻烦了。”
老妇人摆摆手,话匣子彻底打开:
“这庄子叫牛家庄,我家老头子姓牛,我们有一儿两女。
大女儿嫁在本村,生了个娃叫磊磊,都快六岁了;
小女儿嫁去镇上,前阵子捎信说怀了孕;
小儿子在镇上铁匠铺做工,冬日里庄子没营生,他得隔半个月才回来一趟。
家里平常就我们老两口,你们来了倒热闹!”
陆蝉听着,心里泛起暖意,从随身的药包里取出几包成药
——有治伤风感冒的,有敷跌打损伤的,递到老妇人手里:
“大娘,这是些常用药,您和大伯留着备用,不算贵重,就是我们一点心意。”
老妇人一看这药包齐整,就知道价值不低,连连推辞,可架不住陆蝉诚心相赠,最后只得千恩万谢地收了。
陆蝉本就不善言辞,又惦记着栖霞,聊了几句便告退回屋。
进屋就觉暖烘烘的,栖霞小脸通红,小手却露在被窝外。
陆蝉轻轻把她的手塞进去,忍不住俯身笑了。
不多时,慕容金梧也从外屋进来,他刚和牛大伯聊完路情,握住陆蝉的手在床边坐下:
“蝉儿,我打听好了,前面那小镇叫如来镇,离这儿十来里地。
明日早起动身,午前准能到。
那镇虽比不上北齐都城金景城繁华,却也算得上热闹,咱们带的兽皮足够换银两,买辆马车不成问题。”
“金景城?”
陆蝉眼睛一亮,
“我以前听人说过‘北齐看石州,石州看金景’,说是千年名城,北齐皇宫就在那儿,花天锦地的,是不是真的?咱们这一路要经过吗?”
慕容金梧点头:
“如来镇往南不远就是金景城。
若是明天能顺利买到马车,咱们或许就快速经过,毕竟望月山那边还得尽早动身。”
陆蝉“哦”了一声,瞥了眼熟睡的栖霞,心里盘算着要是孩子有兴致,倒不妨去瞧一眼繁华,当下也没定论,只说等到了如来镇再议。
次日天不亮,三人就收拾妥当,谢过老夫妇,踏着晨霜上路。
身后牛大娘扒着院门,舍不得地念叨:
“这一家子真跟神仙下凡似的,那小娃娃的眼睛又大又亮,跟葡萄似的!要是磊磊在,说不定还能定个娃娃亲呢!”
牛大伯笑着拍她的肩膀:
“别瞎琢磨了!你没看那娃娃穿的雪狐皮?那可是稀罕物,这家人绝非凡人,咱们高攀不上!”
路上,三人又说起金景城的盛况:
那城早在嘉王朝大一统时就是都城,到了四国割据,仍是北齐的心脏地带。
宫里金碧辉煌,园林里亭台楼阁错落,还有名仕云集的书院、香火鼎盛的庙宇;
商业街四通八达,天南地北的商人都往这儿凑,丝绸、瓷器、皮毛、香料应有尽有;
城外还有个弯月形的金波湖,白天游船往来,夜晚灯火辉煌,歌舞声能传到半座城。
栖霞听着,眉头微蹙
——前世好像有人跟她说过金景城,可究竟是谁,却怎么也想不起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逢山海间,侠义于江湖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重逢山海间,侠义于江湖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