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位客官,上回书咱们说到慕容金梧与柏忆安四目相对,认出了彼此的熟悉感。
今儿个咱就讲这叔侄相认的温情,还有一行人敲定行程,共赴蓬莱仙岛的缘起!
话说约莫十七八年前,慕容金梧才刚满十岁,正在映月宫里扎马步练基本功。
他忽然听到远处传来争执声,却没听清究竟吵些什么。
他好奇地趴在窗沿上往外瞅,就见一道青布袍负剑的背影,肩背挺得笔直,步子迈得极大。
出山门那道高高的门槛时,竟一跃而过,自始至终没回头,那份决绝,让人印象深刻。
那时候,师伯柏忆安常下山办事,在望月山上待的日子不多,慕容金梧对他的记忆本就零散。
唯有一次,他练剑时不慎摔倒,赶紧爬起来拍掉白衣上的灰尘。
恰巧柏忆安风尘仆仆从外归来,见了他这模样,哈哈大笑:
“你这娃娃,怕脏就别总穿白衣服!这点灰跟眼屎似的,倒被你当个大事,真是爱干净!”
慕容金梧闹了个满脸通红,忙规规矩矩给师伯行礼。
柏忆安摆摆手让他接着练,忽然像是想起什么,从怀里摸出个牛皮纸包的糕点:
“哎呀,瞧你这俊俏模样,师伯看着就喜欢!这糕点甜滋滋的,你尝尝爱不爱吃。”
慕容金梧小心接过,柏忆安又打趣:
“我这牛皮纸可没你衣服白,别嫌弃啊!”
慕容金梧连连摇头,拿起一块塞进嘴里,甜香瞬间在舌尖散开,果然好吃。
柏忆安见他吃个东西都小心翼翼,生怕弄脏衣衫,觉得格外有趣,顺手抄起腰间酒葫芦灌了两口,问:
“小子,要不要尝尝?”
慕容金梧一闻到酒味就赶紧摇头。
“没意思,不陪你玩了!”
柏忆安大摇大摆地转身,去找师祖说事了。
回忆起这些片段,慕容金梧心头感慨:
师伯就像一阵风,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他的言行举止、穿着打扮都和师父骆天峰截然不同,腰间除了那把看着普通却藏着锋芒的软剑,总挂着个宝贝酒葫芦,本就是个无拘无束的性子!
眼前这老者,剑侠柏忆安,是不是自己那位阔别多年的师伯柏忆安?
寂静被小男孩打破,他先对着慕容金梧“噗通”跪下磕头致谢。
随后快步扑向老者,紧紧抱着他的胳膊,急着查看他的手脚:
“伯伯,您没事吧?没受伤吧?”
“好孩子,我没事,”
柏忆安也拥住他,语气带着几分自豪,“你伯伯我是谁?我可是剑侠柏忆安!”
“嗯嗯!我都看见了,伯伯最厉害了!”
归鹤用力点头,眼里满是崇拜,又带着几分恳求,
“伯伯,您收我做徒弟吧!我叫归鹤,养父母姓曹,他们都不在了,还有风伯伯,也没了……我现在就一个人了!”
归鹤稚嫩却清晰的话语,让柏忆安、慕容金梧,还有刚从马车上下来的陆蝉和栖霞都面露唏嘘,满心怜惜。
柏忆安伸手揉了揉他的头,眼底的怜爱藏都藏不住。
他又想起了自己失踪的儿子,快十年了,踏遍四国也没找到踪迹,或许真是有缘无分了。
这时,他忽然记起曾听人说天道阁的真人能识破天机,当年他路过蓬莱附近,却没耐心等船登岛,此刻寻亲无门,便又萌生了去天道阁求签解惑的念头。
栖霞看着归鹤,想起前世他双目失明却强装从容的模样,心头一软,本想开口提议带他一起同行。
可瞧见柏忆安对归鹤那满眼的疼惜,她又咽了回去——自己一个孩童,说话作不得数,更何况,她不忍拆散这对未来义父子之间难得的缘分。
终于,慕容金梧按捺不住,上前拱手问道:
“敢问前辈高姓大名?”
柏忆安抚着胡须一笑,朗声道:
“老夫柏忆安。”
“果然是师伯!”
慕容金梧大喜过望,忙拉着妻子陆蝉、女儿栖霞上前,齐齐躬身行礼,
“弟子慕容金梧,携妻儿见过师伯!
九年前,魔教觊觎明月宝剑,闯入望月山门,师父正闭关修炼,我率师弟们全力守山,却不幸重伤被擒。
途中恰逢陆氏婵儿,她暗中救我脱险,我们一路躲避追杀北行,隐居在涿鹿山野,日久生情,便以天地为证成了亲。
如今小女栖霞已满六岁,我们正打算回师门认师归宗。
不知师伯此番可否与我们一同南下,回望月山门?”
他又补充道:
“我曾听师父多次提起您,说您行事不羁却心怀高义,剑术超群且待人真诚,师父一直挂念着您呢!
您若是能回去,他定然万分高兴!”
柏忆安听着这坦诚的话语,又望着眼前恳切的侄孙一家,多年漂泊的孤寂心底,忽然涌上丝丝暖意。
他仔细打量慕容金梧,眸中闪过恍然,点头笑道:
“你便是当年那个爱穿白衣、怕脏又爱脸红的俊俏小娃娃?
转眼竟长这么高大了,还成了家、有了孩子,真是岁月不饶人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逢山海间,侠义于江湖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重逢山海间,侠义于江湖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