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行动方案被确认的消息,像一块巨大的、浸透了冰水的巨石,沉甸甸地压在了358团,乃至整个晋西北抗日力量的心头。团部指挥所里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地图上那些代表着日军集结方向的蓝色箭头,不再是冰冷的符号,而是化作了即将喷吐烈焰的枪口和滚滚而来的铁蹄。
楚云飞的脸色比往日更加冷峻,眼神深处却燃烧着一种近乎疯狂的冷静。时间,成了最奢侈也最残酷的东西。每一分,每一秒,都必须在刀刃上用好。
与赵刚那场关于“主义”与“现实”的争论,被暂时封存于心底。现在,所有人的目标只剩下一个:在“秋风”刮起之前,尽可能地武装自己,加固防线,让鬼子每前进一步,都付出血的代价。
而武装自己,离不开两样东西:人,和装备。
人,可以通过整训、动员来提升;但装备,尤其是超越步枪手榴弹的、能够支撑长期残酷防御战的“硬家伙”,却是在这被封锁的晋西北,最难获取的资源。重庆方面的补给遥遥无期,指望缴获则太过被动。楚云飞将目光,再次投向了那条由商会、“谛听”和各方隐秘关系编织起来的、游走在灰色地带的物资通道。
这一次,他要的东西,非同小可。
清单是楚云飞亲笔拟定的,用的是一种混合了简化字、英文缩写和只有他自己才明白的符号的“密码”。上面罗列的不是成品武器,而是一些在方立功看来颇为奇怪的东西:特定型号、规格的无缝钢管,高强度的合金钢坯,几种标号特殊的轴承,甚至还有一整套小型的、用于金属加工的“工业母机”的关键零部件,包括几套精密齿轮、丝杠和一副据说极其重要的“主轴”。
“团座,这……这些东西,恐怕……”方立功看着清单,眼镜后面的眼睛瞪得老大,声音都有些发颤。他认得其中一些东西,那根本就不是寻常军火,而是建立一个小型兵工厂,尤其是能够加工枪管、复装乃至尝试制造弹药所必需的核心!这些东西,在国统区都是严格管控的战略物资,日本人更是盯得如同眼珠子一般!
“我知道难。”楚云飞打断他,语气没有任何起伏,像是在陈述一个既定事实,“告诉‘老鬼’(商会渠道的代号),不惜代价。用我们手里所有的硬通货,黄金,大洋,甚至……可以用我们未来一部分药品的份额做抵押。告诉他,这不是买卖,这是投资。投资我们所有人的命。”
他的目光落在清单上那几个关于“主轴”和“精密齿轮”的条目上,手指无意识地蜷缩了一下。没有这些东西,他脑海里那些关于改进武器、甚至尝试生产简易迫击炮弹和复装高质量子弹的计划,就全是空中楼阁。
“另外,通知‘谛听’,动用一切能动用的‘钉子’,确保这批物资在敌占区内的运输安全,尤其是通过那几个关键检查站的时候。必要的时候……”楚云飞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可以采取非常手段,清除障碍。”
“是!”方立功感受到了楚云飞话语里不容置疑的决心和那隐含的血腥味,不敢再多言,立刻转身去安排。
命令被加密,通过不同的渠道,悄无声息地传递出去。如同一颗石子投入深潭,表面波澜不惊,水下却已暗流汹涌。
接下来的日子,是一种煎熬的等待。团部里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每个人走路都下意识地放轻了脚步,说话也压低了声音,仿佛生怕惊扰了什么。楚云飞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地图室或者作战会议室,与参谋们反复推演各种防御预案,沙盘上的地形被一遍遍修改,标记敌我态势的小旗插了又拔,拔了又插。
但他的心思,有一大半,却系在那条看不见的、危机四伏的物资通道上。他会在会议间歇,突然抬头问孙铭:“有消息吗?”得到的,总是孙铭沉默的摇头。
夜晚,他常常独自一人站在团部的院子里,望着东南方向——那是物资来源的大致方向。晋西北的夜空,星子清冷,远处山峦的剪影如同蛰伏的巨兽。风里带来远方隐约的狗吠,还有更遥远的、或许只是心理作用的,火车汽笛的嘶鸣。他的耳朵捕捉着每一种异常的声音,试图从中分辨出属于“幽灵”的讯号。
他知道,“老鬼”和他背后的关系网正在冒险运作,“谛听”的潜伏者们正在阴影中穿行。每一件清单上的物品,都可能经过无数双手,伪装成煤炭、木材、瓷器,甚至粪肥,在不同的交通工具间转换,与日伪的稽查队斗智斗勇。
这就像一场在敌人眼皮底下进行的、没有硝烟的秘密战争。其紧张和危险程度,丝毫不亚于正面战场的一次连级突击。
时间一天天过去,“秋风”的预警时间在不断缩短。楚云飞的眉头也越锁越紧。方立功几次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忍不住劝道:“团座,是不是……催一催?或者,我们是不是该做最坏的打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铁血逆袭:从楚云飞开始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铁血逆袭:从楚云飞开始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