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柱现在的日收入大幅减少,上个月只挣了二十块钱,创下了历史新低。
傻柱和何大清只好早出晚归,多花时间收废品,好多挣一些钱。
此外,他们俩还跑更远的地方,就为了多收点废品。
傻柱蹬着一辆破三轮,载着何大清在街上转悠。
他一边蹬车一边喊:“高价收破烂,高价收破烂喽!”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叫住了傻柱,
老人说没有废品,但是有两张大黑十,问他要不要。
傻柱一听到是大黑十,眼睛顿时亮了。
老人说两张大黑十要二十一块钱,也就是比银行兑换价多一块钱。
傻柱和何大清合计了一下,就算多花一块钱,也能从沈为民那里换来五十斤棒子面。
用一块钱换五十斤棒子面,这笔账怎么算都划算。
想了想,傻柱就掏出二十一块钱,换回了那两张大黑十。
两人兴高采烈地回到四合院,何大清拿着两张大黑十去找沈为民,
傻柱跟沈为民不对付,自然只能由何大清出面。
沈为民算是何大清看着长大的,以前老沈在世的时候,和何大清经常来往。
何大清原以为凭着这层关系,沈为民应该不会拒绝他。
可没想到,当他来到沈为民家,提出用两张大黑十换五十斤棒子面时,竟遭到了对方的婉拒。
其实沈为民系统里不缺棒子面,但他不愿破坏规矩——毕竟上次当着众人说过,家里的棒子面已经兑换完了。如果现在又拿出粮食,传出去势必影响名声。
“何叔,您来迟了,上回的棒子面早就全部兑完了。”沈为民语气平静。
“为民,你门路广,弄五十斤棒子面应该不难吧?”何大清仍不放弃。
“何叔,上次一口气兑了七百五十斤,家里真没有了,不信您进厨房看看。”沈为民侧身让路。
何大清自然不好意思真去查看。
于莉也跟着解释,说家里的棒子面确实都换出去了。
何大清本想请沈为民帮忙换点别的,见他态度坚决,也不好再开口。心里虽不痛快,面上却没表露。
回到家,傻柱见父亲两手空空,得知棒子面已兑完,倒也相信。但他觉得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沈为民怎么不帮着换点别的?白面也行啊。”傻柱嘟囔道。
“你当人家傻?白面多精贵,能白给你?”何大清瞪了儿子一眼。
何大清觉得,归根结底还是傻柱和沈为民关系太差。否则沈为民怎么都会帮这个忙。他天天大鱼大肉,就算没了棒子面,也有的是其他粮食。
“往后跟人家处好关系,不然有好东西也轮不到你!”何大清埋怨道。
傻柱低着头,一言不发。
他不是不想和沈为民缓和关系,可老天爷实在太偏爱沈为民了,什么好事都落在他头上,让傻柱嫉妒得发慌。
反观自己,至今光棍一条,还是个废人;馋了秦淮茹十来年,连口汤都没喝着。提起来全是辛酸。
阎解成都比他强多了,整个大院就数他和许大茂混得最惨。
凌晨三点多,天还没亮,院里不少人就去供销社外排队了,有的赶去粮油站,有的奔菜市场。
大家听说物资要紧张,都急着多囤些货,生怕晚了什么都买不着。
刘家父子三人出门上班,刘大妈天没亮就出门采购了。
阎埠贵在学校打扫卫生,阎家母子三人早早去排队。
贾张氏在隔间睡得正沉,鼾声夹杂着磨牙声。
许大茂被隔壁的动静搅得难以安眠。
秦淮茹带着三个孩子睡在里屋。
采购事宜全权交给了贾张氏。
晨光熹微,鸡鸣阵阵,秦淮茹慵懒起身。
大院里除了上班上学的人,几乎都赶早采购去了。
沈为民夫妇尚在梦乡。
秦淮茹添煤烧水时,对门何家父子也醒了。
何大清负责抢购,傻柱照旧收废品。
何大清直勾勾的眼神让秦淮茹浑身不自在。
那目光与当年傻柱如出一辙。
秦淮茹心下一沉,这老光棍竟打起了她的主意。
原来傻柱的寡妇偏好是家学渊源。
自打被白寡妇抛弃,又目睹她另结新欢,
何大清也开始躁动不安。
他瞧不上贾张氏,反而盯上了风韵犹存的秦淮茹。
秦淮茹暗自啐了一口,埋头准备早饭。
孩子们自己穿好衣服用餐时,
贾张氏也在隔间胡乱吃了些东西。
“妈,帮我捎些棒子面回来。”
秦淮茹递过五元钱和粮票,
虽已离婚,但如今目标一致,
便仍沿用旧称。
贾张氏满口应承,
心里盘算着先买止疼片——
这头痛病拖了许久,
正好借机用余钱买药,
权当辛苦费了。
如今粮食本就紧张,大家都在抢购,导致供应越发短缺。
再加上排队的人太多,想买到棒子面实在不容易。
物资紧张的局面不会一直持续,早晚会好转,但没人知道要等多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四合院:热带雨林系统灵泉种田》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书海阁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书海阁小说网!
喜欢四合院:热带雨林系统灵泉种田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四合院:热带雨林系统灵泉种田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