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难——无私奉献之难
有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的支撑,王亚龙又将老祖宗的教诲牢记心间,以此来作为自己的日常行为规范,坚信和恪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他认为,那些极端自私自利之人执迷于为了一己私利而损人利己,甚至损人不利己,真是枉费此生。
这只“价值观鳞片”略显灰暗,因为承载的感化众人的任务压力,而让人感到些许压抑。他将在以后无限的岁月里不停地擦拭——是为周边的一些人擦拭,因为它的能量还不足以照亮周围每个人,使他们——当然不是所有人,脱离自私自利的原始本能。这是对未来美好世界的一份无私奉献,同时也是一项人生“无私奉献之难”。
权衡了很久,将价值观鳞片贴在了后心——向所有人展露可以一眼看穿的透明的良心,无惧任何人的背后指摘。
第十四难——校园之难
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并不代表就可以轻松跨过。
夏建国将在家属院里养成的坏习惯带到了学校里和课堂上。上学前,夏建国在家属院里有母亲的保护,每次惹了麻烦,总是由母亲出面,怒气冲冲的对付别家大小孩子还有别家的大人。现在到了学校,虽然没有了母亲的保护,但他找到了几个臭味相投的小家伙。夏建国便抑制不住冲动,在课间捉弄同学,有时还不把老师放在眼里,在课堂上调皮捣蛋,不服老师管教。老师多次与夏建国单独谈话不见成效,实在没辙了,让他请家长来学校。夏建国说他的爸爸找不到了,他的妈妈在单位干工作,没时间来。
老师做家访。夏建国的妈妈老卓说:孩子嘛,淘气一下总是免不了的,那是孩子的天性,如果他们不淘气了,那肯定不是病了就是傻了要不就是没气儿了,他们做的那点儿事儿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就说孩子他爸吧,什么事儿都干了,连孩子都不要了,又能怎么样?孩子不懂道理,这才需要学校和老师帮助和照管,如果学校和老师管不好学生,出了什么问题都反过来要家长去管,那还要学校和老师干什么呢?是吧?我们同样都是干工作,都要做好本职工作,工厂要搞好生产与扞卫成果,学校要培养接班人,大家分工明确,每个人都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问心无愧嘛……
老师不知道夏建国妈妈在单位的身份,演讲是她的专长,于是,面对这样的陈述,以传道授业解惑为生的老师被说得无言以对。
老师也曾琢磨了如何劝解夏建国妈妈老卓换一套管教自己孩子的方法,这自然是少不了那一套摆事实讲道理的说辞,通过逻辑推理,讲对孩子开展怎样的教育才是正确的教育,怎样对孩子引导和关怀才能将孩子培养成人才,如何教育引导孩子成为有本领和受人尊敬的人,甚至还想讲到怎样培养孩子才能使他们将来可以出人头地成家立业,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只是老师还未来得及实施他的计划,这些小玩闹们又抑制不住继续他们的恶作剧了。
第二天,学生们继续他们那一套恶作剧。老师们不得不找到张鹏与夏建国的家长,再次请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好他们的孩子,在得不到积极回应后再去找了工厂的领导,家长这才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安静了一些。
但那些调皮捣蛋学生躁动的心却无法完全安宁下来,他们找到新的发泄途径。在课堂上失去了吸引全班同学注意力的机会,他们将游戏转到了课前、课间和课后。
他们在课堂上无聊时,在白墙上乱画乱戳,看看白灰到底有多厚;将作业本撕成一条条,验证晓光故事里说的,人可以钻进作业本;比赛谁吐口水更远;比赛谁在墙上画的人物形象更丑……
学生们每天做值日,要清扫遍地的碎纸,用拖布清洗地上的不明污物,最后,要逐个检查和补齐每套桌椅的螺栓,因为有的桌面已经可以绕着仅剩的一只螺栓转动,椅子的座板一碰就掉到地上。那些家伙还想尽各种办法要将小喇叭毁掉,但终未能得逞。
亚龙喜欢小喇叭,因为它总是带来令人鼓舞的好消息,包括号召同学们学习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精神,坚持春夏秋冬长跑,共同累积长跑二万五千里。亚龙正是听从了召唤,每天坚持长跑,跑进了运动会,为班集体争光。所以,那些家伙要毁了小喇叭,亚龙心中忿忿不平,却又敢怒不敢言。
一天,亚龙觉得自己的作文写得不错,放学时按时上交了作文本,于是,放学时被带到大影壁后面。建国要求随行者们给亚龙来点儿颜色看看。
亚龙那天所交作文的题目是“《叶公好龙》给我的启发”。写作文时,那股藏在身体里的力量又在暗流涌动。文中,对于自己真的见到龙这一情景,他犹豫再三——如果实事求是地描述,而且表示真的喜欢龙,那么别人,包括老师,则会认为自己是在痴人说梦、胡言乱语,但是,如果不如实表述这个情况,那又是违心行为。经过反复斟酌,做了个折中,将龙放入了梦境中,就当作是白日做梦吧,哪怕那个立于窗前的时候已经是漆黑的夜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龙LOONG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龙LOONG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