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难——误解之困
那时,国内大工业生产制造力量还集中在国有企业,很多企业的管理水平仍处于较为粗放的阶段。企业都有严格的管理规章制度,但是,日常管理与规章制度执行工作又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就是做事既有章可循,同时又可以随着环境与内部情况变化而人为地对具体工作做出灵活调整,这正符合当时中国发展所处的由相对落后向更高阶段的四个现代化进军的时代要求。
由于王亚龙的加入,车窗组增加了人力,使之前紧张的工作节奏有所缓解,有时,如果各项流程顺利的话,大家还能多出一点空闲时间。在这一点空闲时间,亚龙在一旁听大家聊天,或者随手翻看一下厂报《汽车人》,了解总厂与各分厂情况。
在厂报第四版“文艺百花苑”里,他读到过署名“总装配分厂技术股方媛”的一首小诗,透过华丽的诗句能够看出,作者是一个热情洋溢、对青春充满美好幻想的姑娘。在另一份厂报上,居然还看到了魏婷婷写的一首小诗。看来,身边就有文艺青年呢。
除此之外,亚龙没有其它事情可做,就开始显得有些不安分了。也许在旁人看来,这便是无事生非,招致误解之困。
他主动承担更多工作,将分装好的车窗玻璃组件用小推车运送到驾驶室分装线,将冷却水箱组件运送到总装配线上去。
好像是为了不得不避开送货与卸货的卡车而绕远,或者为了给正在搬运货堆托盘的叉车让路,王亚龙有意地经过不同的路线抵达送货目的地,以便能够凑近工位更好地观察总装配线——工人们习惯于叫它为大线,观察这条巨龙如何完成一系列连贯操作。
首先是车架上线——车架如同汽车的脊梁,将承载所有零部件,并将它们连接凝结成为刚劲有力的一辆整车。天车将车架吊装到离地半米多高缓行的链条流水线上;车架随着大线缓缓向前蠕动的同时,工人们安装底部各种零件,包括几种油管、线缆线束、各种卡子和固定零件等;吊装钢板弹簧、气压减震器悬架;吊装前桥与后桥;连接各种底层附件;之后,天车用特制吊具将车架吊起翻转,重新落定在缓行的大线上;各种主要零部件,包括发动机、变速箱固定件的安装;然后是发动机与变速箱总成从分装线通过空中滑轨传送过来,被吊装固定到车架上;安装传动轴,连接各种控制附件;安装车轮,水箱注水,加油等。之后,车架从高架线上自动落到与地面齐平的低架流水线上;吊装来自分装线的驾驶室总成;安装转向系统;安装照明系统、保险杠等;连接电器与各种控制部件;经在线测试检验合格,驶出厂房,到专用场地安装货箱。
在此过程中,厂房中轰鸣之声的来源,除了各种车辆之外,风动装配工具的鸣叫成为大线运行的强有力的背景音。此起彼伏的尖啸来自各工位工人手持的像厚重的手枪一样的风动扭力扳手,用以快速拧紧螺丝螺母;不时响起的机关枪似的咆哮声,则来自像臃肿的机关枪一样的重型扭力风炮,风炮用以紧固车轮螺栓。操作风炮的年轻人被大家叫做罗大炮,是小刘的男朋友,他操作风炮时戴着又宽又厚的大耳罩,从远处看过去他像有三个脑袋,同时又像极了战场上的炮手。只是风炮的轰鸣苦了临近工位的几名工友,不好意思都去带上降噪耳罩,只得强忍一阵阵震耳欲聋的噪声侵袭。
王亚龙在目的地卸下货,码放整齐之后,有时会在工位旁来回溜达,好奇地观察工人们的操作,或与工人聊天,问些小问题,了解装配过程。
但好景不长,没过几天,吕段长就发现新来的这个实习生不太老实,时常脱岗跑到厂房各处,与人聊天,四处闲逛。
一次,王亚龙刚推着小车走出车窗组,守在门口的吕段长迎过来,在亚龙面前挥舞着手里的一副两处手指部位破损的半旧白色劳动布手套说:“送完货赶紧回组里,不能到处乱逛。”
“好的。”亚龙应着。
当他将车窗组件送到驾驶室分装线时,昨天产生的疑问又涌上心头。驾驶室分装线以人工为动力,每个驾驶室被放置在一个四只轮子的托架上,每完成一部分工作,工人要将小车连同驾驶室推到下一个工位。工人自己控制节奏,工作过程既随机又不规范。有时几个驾驶室拥挤在一起,而其它工位却空闲着。亚龙想,那么,是否可以设计成机动装配线,同时,提供配套的装配设备,并合理设计装配工艺,消除人为操控的随机性,实现更现代化更规范的操作呢?
头脑中构想着驾驶室总成装配线的整体结构与关键节点,他又围绕着分装线转起圈来,还和几个工位的装配工人聊了几句。
吕段长跟过来,皱着眉向亚龙招手。
亚龙跟着吕段长来到一旁。为了压过轰鸣的设备声,吕段长几乎是喊着说:“嘿,王亚龙,刚才不是跟你说过吗?让你送完货就回组里,你这样到处乱逛,属于脱岗、串岗,你不知道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龙LOONG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龙LOONG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