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的学生们见状,更是争先恐后地掏钱购买。不到半小时,编织袋里的悠悠球就少了一半,张嘉豪让王虎把钱收好,自己则继续教招式。夕阳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学生们的欢声笑语和悠悠球转动的 “沙沙” 声,构成了最热闹的放学图景。
“同学,你这悠悠球怎么卖?” 一个女生的声音传来,张嘉豪抬头一看,是邻班的陈雪。她背着书包站在人群外,手里攥着一张 10 元纸币和几张 5 元纸币,脸上带着犹豫的神色。
“15 块一个,女生买可以送个小贴纸。” 张嘉豪笑着递过去一个粉色的贴纸,心里有些意外 —— 陈雪家境贫寒,平时很少买零食,没想到会愿意花钱买悠悠球。
陈雪接过贴纸,小心翼翼地贴在悠悠球上,轻声说:“我弟弟一直想要一个,谢谢。” 她之前被张嘉豪帮着洗清冤屈,心里一直记着这份人情,此刻看到他摆摊,也想帮衬一把。
就在这时,一个严厉的声音突然传来:“你们在干什么?学生不许在校门口经商!”
张嘉豪心里一沉,回头一看,只见教导主任李老师皱着眉头走了过来,手里还拿着一根竹制教鞭,脸色格外严肃。周围的学生们见状,吓得纷纷后退,刚才热闹的氛围瞬间凝固。
王虎也慌了神,下意识地把装钱的口袋往身后藏。张嘉豪却镇定自若地停下手里的动作,对李老师说:“李主任,我们就是帮同学代买悠悠球,不是经商。”
“代买?” 李老师显然不信,目光扫过地上的编织袋和学生手里的悠悠球,“这么多悠悠球,还收钱教招式,这就是经商!学校有规定,学生不能在校门口摆摊赚钱,赶紧收摊!”
说着就要去拿编织袋,张嘉豪连忙拦住:“李主任,我们马上收摊,以后不来了。” 他知道教导主任的脾气,硬碰硬没有好结果,不如先服软,以后再想别的办法。
李老师见他态度诚恳,也没有过多为难,只是警告道:“下不为例,要是再让我看到,就告诉你班主任了。” 说完就转身离开了,竹制教鞭敲击地面的声音渐渐远去。
周围的学生们见教导主任走了,又围了过来,纷纷说:“豪哥,我们还想买,怎么办啊?”“是啊,明天还能买吗?”
张嘉豪看着眼前渴望的眼神,心里忽然有了主意。他让王虎把剩下的悠悠球收好,然后对周围的学生说:“大家别着急,以后咱们‘地下交易’—— 想要悠悠球的,先找王虎登记姓名和班级,我明天课间送货上门,价格还是 15 块,照样教招式。”
“好!我登记!”“我也要,明天记得给我留一个!” 学生们立刻围到王虎身边,七嘴八舌地报着自己的姓名和班级。王虎找了个笔记本,飞快地记录着,脸上满是兴奋。
等学生们散去后,两人坐在大树下清点收入。王虎把口袋里的钱一张张掏出来,铺在地上数了一遍,激动地大喊:“豪哥!一共卖了 20 个,赚了 150 块!除去成本,净赚 150 块啊!”
张嘉豪笑着纠正:“是 140 块,每个球成本 7 块 5,20 个成本 150 块,卖了 300 块,净赚 150 块?不对,7 块 5 乘以 20 是 150,15 乘以 20 是 300,300 减 150 是 150?哦对,是 150 块。” 他刚才一时算错,被王虎纠正后,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150 块钱,在 2000 年可不是小数目 —— 相当于普通工人两天的工资,足够买 75 碗 2 元的面条,或者 500 根 3 毛的冰棍。王虎捧着钱,手都在发抖:“豪哥,咱们这就赚钱了?太厉害了!”
张嘉豪把钱收好,放进自己的书包里,眼神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这只是开始,以后咱们还要赚更多的钱。” 他看着树后剩下的 80 个悠悠球,心里已经盘算好了后续的销售计划 —— 不仅要卖给本校的学生,还要拓展到周边的小学,把这波悠悠球的热度彻底利用起来。
夜色渐渐降临,校门口的路灯亮起昏黄的光芒。两人骑着自行车往家赶,王虎还在兴奋地念叨着刚才的场景,张嘉豪却在思考着明天的 “地下交易” 该如何操作才能不被老师发现。
路过供销社小卖部时,张嘉豪停下车,买了两根 3 毛的冰棍,递给王虎一根:“吃点东西,明天还要辛苦你登记订单。”
王虎接过冰棍,咬了一大口,冰凉的甜味在嘴里散开,他含糊不清地说:“豪哥,跟着你太有奔头了!以后你说干啥,我就干啥!”
张嘉豪笑了笑,没有说话。他知道,这 150 块钱不仅是第一笔主动收入,更是验证了他的经商思路 —— 利用时代的风口,抓住学生们的需求,就能快速赚钱。而这,只是他弥补遗憾、时代掘金的第一步。
自行车的铃铛声在夜色中回荡,张嘉豪看着前方昏黄的路灯,心里充满了期待。他知道,明天的 “地下交易” 一定会更加火爆,而他的赚钱之路,才刚刚开始。
喜欢重回2000:我的初中重启计划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重回2000:我的初中重启计划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