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透过印刷厂老旧的玻璃窗,在泛黄的水泥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张嘉豪蹲在铅印机旁,指尖划过刚印好的笔记样本,油墨的刺鼻气味混杂着纸张的霉味,是属于 2000 年独有的工业气息。他手里捏着一张皱巴巴的油印真题卷,那是前世初三时刷过的本地联考卷,边缘已经被岁月磨得发毛,却清晰记录着当年让无数学生头疼的高频考点。
“豪哥,这卷子都泛黄了,还能用吗?” 李伟蹲在旁边,手里捧着一摞供销社作业本,封面印着褪色的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字样。他刚把昨天整理好的英语知识点分类放好,指尖还沾着铅印机漏下的黑色油墨。
张嘉豪抬头,额前的碎发被汗水粘住:“这可是宝贝。” 他把真题卷摊开在操作台上,用圆珠笔圈出最后一道数学压轴题,“你看这道二次函数题,前世 2001 年的期中联考、2002 年的升学模拟考,题型换汤不换药。把这些真题加进笔记里,标注清楚考点频次,比单纯讲知识点管用十倍。”
王虎抱着一摞油印纸跑过来,校服后背被汗水浸湿一片:“豪哥,陈雪姐说英语科的真题她已经校对完了,要不要现在排版?” 他手里的油印纸边缘不齐,是舅舅印刷厂裁剩下的边角料,背面还印着半截乡镇企业改制的通知,张嘉豪特意让舅舅留着,能省不少成本。
“先排版数学和英语的真题部分。” 张嘉豪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灰尘,“李伟,你负责把真题按年级分类,用红笔标注‘高频考点’‘易错陷阱’;王虎,你去跟舅舅说,启用胶印机印刷,油印的字迹太模糊,真题需要更清晰的卷面。”
两人应声而去,印刷厂的机器轰鸣声再次响起。张嘉豪走到窗边,望着外面晾晒的印错的包装纸,上面印着本地食品厂的 “山楂片” 字样,油墨还没完全干透。他想起前世 Z 国 JY 考试的改革趋势,从 2000 年开始,本地命题的比重越来越大,这些被遗忘在旧书堆里的真题,就是最珍贵的备考资料。
下午三点,陈雪骑着自行车赶到印刷厂,车筐里装着一摞手写的真题答案。她穿着洗得发白的蓝白校服,额前带着薄汗,把答案递过来时,指尖还带着自行车车把的凉意:“我核对了三遍,这些真题的答案都没问题,不过有几道物理题的解题步骤,我用了两种方法,你看看哪种更适合初中生理解。”
张嘉豪接过答案,纸张上的字迹娟秀工整,重要步骤用红笔标注,末尾还画了个小小的笑脸。他翻到物理真题部分,陈雪果然在旁边附了简化版的解题思路,用 “口诀记忆法” 把复杂的公式拆解开来,和他之前整理的知识点刚好互补。
“就用你的简化版。” 张嘉豪把答案递给排版的李伟,“另外,在每道真题后面加个‘拓展思考’,比如这道浮力题,可以引申到生活中的轮船航行原理,这样笔记的价值就更高了。”
陈雪点点头,目光落在操作台上的油印真题卷上:“这些真题你是从哪里找到的?我问过我们老师,学校里都没有这么完整的历年试卷。”
张嘉豪心里一动,随口找了个借口:“我表哥去年考上县高中,他把初中的资料都留给我了,里面刚好有这些卷子。” 他不能暴露重生的秘密,只能用亲戚的名义搪塞。
陈雪没有追问,只是拿起一本刚印好的笔记样本,指尖划过胶印的清晰字迹,眼神里满是认可:“胶印的效果比油印好多了,定价 20 元一份,应该会有很多同学愿意买。”
张嘉豪笑了笑,他早就算过成本,胶印的单价比油印贵两毛钱,但笔记的价值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之前 15 元一份的基础版笔记已经预订到 40 份,加入真题后提价 5 元,反而能筛选出更精准的客户。
傍晚时分,第一批加入真题的笔记印刷完成。张嘉豪抽出一本,封面印着 “JY 小组真题笔记” 的字样,用的是红色油墨,格外醒目;内页的真题排版整齐,高频考点用红笔标注,答案部分单独装订,方便学生核对。他让王虎送 20 本到镇上的中学,剩下的留给周边学校的订单。
第二天一早,王虎兴高采烈地跑回印刷厂,校服口袋里塞满了零钱:“豪哥,太火了!我们刚把笔记摆出来,就被抢了 15 本,还有同学预定了 30 本,说要给邻班的朋友带。” 他把钱递给张嘉豪,里面有不少 1 元、5 元的纸币,还有几枚沉甸甸的硬币,带着学生手心的温度。
“有没有人嫌价格贵?” 张嘉豪接过钱,清点了一下,刚好 750 元,比预期的还要好。
“一开始有几个同学觉得贵,但看到里面的真题和拓展思考,都二话不说掏钱买了。” 王虎抹了把汗,兴奋地说道,“我们班的赵晓雅,还帮着宣传,说这笔记比书店里的教辅书实用多了,她已经预定了全套的数理化笔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回2000:我的初中重启计划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重回2000:我的初中重启计划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