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头刚爬过村东头的老槐树,张嘉豪正蹲在印刷厂后院给油印机上墨,裤兜里的小灵通突然震动起来 —— 是母亲的号码,语气里带着按捺不住的急切:“豪豪,邻县一个小卖部老板打电话,说要订 500 份 JY 资料,还说有三所中学要呢!”
小灵通的信号带着电流杂音,张嘉豪却听得真切。上一章里母亲接到陌生来电的钩子,此刻终于落地。他蹭掉手上的油墨,快步走进屋:“妈,问清对方地址了吗?是哪个县的,具体哪几所学校?”
“说是清河县的,叫王老板,在城关镇供销社旁边开小卖部,学校是城郊的三个乡镇中学。” 母亲递过一张皱巴巴的纸条,上面用圆珠笔歪歪扭扭写着地址和一个七位电话号码,“他说要批量订,问能不能便宜点,还说要先看样品。”
张嘉豪捏着纸条,指尖能摸到纸张的粗糙质感 —— 这是 2000 年乡镇最常见的办公用纸,边角还沾着点供销社货架的灰尘。他当即决定:“我现在就去清河县,当面核实情况,顺便把样品带过去。”
父亲正在院子里捆扎刚印好的资料,闻言抬头:“清河县来回要坐四个小时长途汽车,你一个孩子去?要不我陪你?”
“爸,你守着印刷厂,订单不能耽误。” 张嘉豪从抽屉里翻出跨县长途汽车票的存根 —— 上次去县城办资质时剩下的,背面还记着工商局的联系电话,“我带着小灵通,有事儿随时联系,放心吧。”
他把 JY 资料样品装进一个军绿色帆布包,又揣上 “乡镇 JY 资料印刷备案表” 和之前学校的反馈意见,骑着家里的二八大杠自行车赶往镇汽车站。清晨的柏油路上还带着露水,自行车的链条发出 “咯吱” 声响,路边的玉米地已经长到半人高,风一吹沙沙作响,正是 2000 年北方乡镇最典型的夏日景象。
长途汽车是绿皮的,车身上喷着 “镇平 — 清河” 的字样,车窗玻璃上沾着泥水,座位是磨得发亮的人造革。张嘉豪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旁边是个背着竹筐的老农,筐里装着刚采摘的桃子,散发着清甜的果香。汽车颠簸着驶出镇子,沿途经过一个个村庄,路边的电线杆上贴着 “土地流转公告” 和 “化肥促销广告”,偶尔能看到骑着摩托车的年轻人,车后座绑着 BP 机,腰间别着小灵通 —— 这是当时乡镇里 “能人” 的标配。
四个小时后,汽车抵达清河县汽车站。张嘉豪按照纸条上的地址,步行穿过两条铺着青石板的老街,终于在城关镇供销社旁找到了那家小卖部。店面不大,门口摆着一个玻璃货柜,里面放着糖果、文具和各种小玩具,货柜上贴着一张泛黄的 “溜溜球热销” 海报 —— 正是他之前给批发商供货的款式。
“你就是镇平来的张嘉豪?” 小卖部老板王老板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穿着一件的确良衬衫,手里拿着一部翻盖小灵通,“我是王建军,这三所中学的老师都是我熟人,他们说你家的 JY 资料命中率高,让我帮忙统一采购。”
张嘉豪掏出样品递给王老板,又拿出备案表和学校反馈意见:“王叔,你看,这是我们的备案证明,还有邻镇中学的使用反馈,错题率低于 3%,重点题型命中率能到 60% 以上。”
王老板戴上老花镜,一页页翻看着资料,手指在油印的字迹上摩挲:“纸质确实比我之前看的那些强,答案也详细。500 份,多少钱一份?能不能先付定金,货到付款?”
“一份 5 元,这是统一价。” 张嘉豪早有准备,从帆布包里掏出一张提前写好的供货协议,“我们可以签协议,你先付 30% 定金,剩下的货款,等资料送到学校验收合格后,你通过供销社汇款给我们,我给你留个汇款地址。”
协议是用钢笔手写的,纸张是从县城文具店买的 “公文纸”,上面写着供货数量、单价、交货时间和付款方式。王老板看了一遍,从抽屉里拿出印泥,在协议上按了手印,又从保险柜里取出 1500 元现金,用报纸包好递给张嘉豪:“行,就按你说的来,下周五之前必须交货,学校要赶在期末复习用。”
张嘉豪接过现金,指尖传来纸币的厚重感 —— 这是他拿下的第一笔跨县订单,意味着 JY 资料的市场终于走出镇平,向周边县域扩张。他把现金和协议收好,又叮嘱道:“王叔,资料我们会用纸箱包装,每箱 50 份,到时候我让货车司机直接送到你这里,你清点验收后再签字。”
离开小卖部时,张嘉豪特意绕到那三所乡镇中学门口转了转。中学的校门是青砖砌的,门口挂着木质校牌,上面用红漆写着学校名称。操场上有学生在打篮球,穿着蓝白相间的校服,教学楼的窗户上贴着 “备战期末” 的标语,走廊里传来琅琅的读书声 —— 这场景让他想起自己的中学时代,也更坚定了把 JY 资料做好的决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回2000:我的初中重启计划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重回2000:我的初中重启计划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