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阳光透过印刷厂的铁皮窗户,在油墨味弥漫的车间里投下斑驳的光影。张嘉豪刚把外地文具批发商的广告合同锁进抽屉,口袋里的小灵通就震动起来 —— 是李伟打来的,声音带着急促的喘息:“豪哥,不好了!邻镇那个张老板,带着个穿西装的男人去咱们常合作的纸箱厂了,两人跟老板聊得挺热络,我看不对劲!”
张嘉豪指尖一顿,瞬间反应过来:穿西装的男人,多半是周明远。上一章 QQ 群里陌生用户的提醒 “小心周明远” 还在耳边,这两人果然联手了。纸箱是印刷包装的核心原料,一旦被他们切断供应,正在赶工的饮料瓶标签订单和乡镇企业宣传册订单都得停摆。他压下心头的波澜,沉声道:“李伟,你盯着他们,别让他们看出破绽,我现在过去。”
挂了电话,张嘉豪抓起桌上的帆布包,里面装着早已准备好的供应商资料和手写协议。他深知,对付这种 “釜底抽薪” 的手段,最好的办法就是先一步锁死渠道。前世在工地跑材料时,他就懂 “独家合作” 的重要性 ——2000 年前后的乡镇供应链松散,只要给出足够的诚意和稳定的订单承诺,供应商大多愿意绑定合作。
骑着父亲刚给换的二手自行车,张嘉豪直奔镇东头的纸箱厂。远远就看见周明远正拿着一个厚厚的信封,往纸箱厂老板王建国手里塞,邻镇的张老板在一旁煽风:“王哥,跟我们合作,以后纸箱价格给你涨 5%,还能一次性结清货款,比跟着那毛头小子强多了,他能给你什么?”
王建国手里捏着信封,眼神有些犹豫。他跟张嘉豪合作半年,这小伙子虽然年纪小,但付款从不拖欠,还经常帮他介绍其他印刷厂的纸箱生意,算是个靠谱的合作伙伴。可周明远开的条件确实诱人,5% 的提价可不是小数目。
就在这时,张嘉豪推着自行车走进院子,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笑容:“王叔,张老板,这位想必就是周先生吧?” 他目光落在周明远身上,对方穿着不合时宜的深色西装,领口沾着点灰尘,眼神里透着精明的算计,跟前世记忆中那个骗走邻居血汗钱的骗子模样重合。
周明远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张嘉豪来得这么快,随即皮笑肉不笑地伸出手:“我是周明远,跟你父亲是老相识了。年轻人做生意不容易,张老板是真心想帮你,不如把纸箱生意让出来,大家和气生财。”
“和气生财自然好,但抢别人的合作对象,算哪门子和气?” 张嘉豪没接他的手,径直走到王建国身边,从帆布包里掏出一份手写的《独家供货协议》,“王叔,这是我今早刚拟好的,你看看。从今天起,我们印刷厂每月向你采购不少于 5000 个纸箱,价格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 3%,而且每季度给你结一次返利,按采购总额的 2% 算。另外,我正在申请把印刷厂升级成有限公司,以后订单只会多不会少,咱们签 3 年协议,我还能帮你介绍邻县的食品厂纸箱生意,你觉得怎么样?”
王建国眼睛一亮。张嘉豪的条件看似提价比周明远少 2%,但长期订单 + 季度返利 + 额外客源,算下来比单纯提价划算多了。而且他知道张嘉豪的印刷厂生意红火,每月 5000 个纸箱的订单稳当,不像周明远,看着就像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主儿。他把周明远的信封推了回去,拿起协议仔细看了起来:“小豪,你这协议里说的邻县食品厂,靠谱吗?”
“当然靠谱,” 张嘉豪从包里掏出邻县食品厂的包装订单复印件,“我跟他们签了半年的供货协议,每月至少需要 2000 个食品级纸箱,到时候直接介绍给你,你只需要按照食品包装的标准生产就行。”
周明远脸色一沉,还想再说什么,张老板已经急了:“王建国,你别听他吹!他一个高中生,能有什么稳定订单?跟我们合作,现钱现货,不耽误你周转!”
“张老板,话可不能这么说,” 张嘉豪转头看向他,语气带着淡淡的嘲讽,“你上个月欠着王叔的纸箱款还没结清吧?我可是听说,你那边印刷厂都快开不下去了,才想着抢别人的生意。跟你合作,王叔才真得担风险。”
这话戳中了张老板的痛处,他脸色涨得通红,却说不出反驳的话 —— 他的印刷厂确实因为技术落后、订单稀少,资金链都快断了,这次跟周明远联手,就是想靠切断张嘉豪的供应链逼他妥协。
王建国心里彻底有了数,拿起笔在协议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按上红手印:“小豪,我信你!以后我的纸箱,优先给你供货,别人就算出再高的价,我也不接!”
周明远和张老板见状,气得脸色铁青,狠狠瞪了张嘉豪一眼,转身摔门而去。看着两人狼狈的背影,王建国笑着拍了拍张嘉豪的肩膀:“这俩人一看就没安好心,还是你靠谱。以后咱们就是长期合作伙伴了,有任何需求,你随时跟我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回2000:我的初中重启计划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重回2000:我的初中重启计划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