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声渐歇,余音未散。
公园里的气氛,因那一句“立此身,怀家国,护亲友于寸心”而变得有些不同。
人们看陈启明的眼神,多了几分发自内心的敬佩。
刘利伟的嘴巴还半张着,像是被格式化了CPU,半晌才找回自己的声音模块:“明神……你这……你这是把咱们的格局,直接从江南市拔高到了银河系啊!”
林溪瞥了他一眼,镜片后的目光依旧清冷,淡淡地说道:“收起你的下巴,口水快流出来了。”
“……”刘利伟下意识地合上嘴,心里嘀咕,这女人就不能夸人一句吗?虽然被怼了,但他心里那股子激动劲儿却一点没少。
而顾知夏,她只是呆呆地看着陈启明的侧影,感觉自己的心湖里被投下了一颗无法平静的石子,荡开一圈又一圈名为心动的涟漪。
就在这时,一位老妇人缓步从人群中走出。她银发如雪,梳理得一丝不苟,穿着一件素雅的暗紫色中式棉袄,身形清瘦却精神矍铄。她的眼神温润而深邃,仿佛沉淀了岁月的智慧。
她没有理会旁人,径直走到陈启明面前,微微颔首,声音温和而清晰:“年轻人,你的下联,真是言尽而意未穷。”
陈启明对老人家一向敬重,他收敛起面对同龄人时的随意,恭敬地回道:“老奶奶过奖了,学生只是有感而发。”
老妇人笑了,那笑容里有怀念,有骄傲,也有一丝挥之不去的落寞。
“你让我想起了我的老伴……”
“他呀,是个算了一辈子账的‘账房先生’。”她缓缓说道,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上世纪六十年代,国家要做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把他从大学里抽调走了。去了哪,做什么,一个字都不能说。我只知道,他走的时候,行李里除了几件换洗衣物,就是一把磨得发亮的算盘。”
“算盘?”人群中有人发出了疑问。
“对,就是算盘。”老妇人点点头,“那个年代,没有你们现在用的计算机。那件大事,涉及到的计算量,比天上的星星还多。他们那群人,就在戈壁滩上,住着地窝子,没日没夜地打算盘。手算、笔算、珠算,一把算盘,两支铅笔,就是他们对抗技术封锁的武器。”
她的声音变得有些哽咽:“他一走就是十几年。每年只有一封家书,信上只有寥寥数语:‘一切安好,勿念’。我不知道他过得好不好,只知道他寄回来的津贴,上面总带着一股沙子的味道。”
“他走之前,指着天上的北斗七星对我说,‘等我回来,我带你去看真正的星星,看咱们龙国人自己放上去的星星!’我等啊等,等到那一天,我们自己的卫星真的上天了,蘑菇云也升起来了,整个国家都沸腾了!可我还是没等到他回来。”
老妇人抬起头,眼角泛起泪光:“后来,组织上的人告诉我,他因为长期劳累,倒在了工作岗位上。他为国家算清了那笔惊天动地的‘大账’,却没算清自己的身体这本‘小账’。他实现了对国家的承诺,却食言了带我去看星星的约定……”
故事讲完了。
整个公园,一片死寂。
那段峥嵘岁月,那一代人的无私奉献,仿佛穿透了时空,重重地压在每个人的心上。顾知夏本就是个感性的女孩,此刻早已是泪眼婆娑,她紧紧捂住嘴,不让自己哭出声来,肩膀微微颤抖。
林溪默默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包纸巾,抽出一张递到她面前。见顾知夏只是摇头,眼泪却掉得更凶,她蹙了蹙眉,收回纸巾,转而伸出手,轻轻地揽住了顾知夏的肩膀,让她靠在自己身上。她的动作有些僵硬,显然不常做这种事,但掌心传来的温度,却给了顾知夏莫大的安慰。
就在这片沉重的寂静中,陈启明上前一步,轻轻扶住了老妇人的手臂。
他迎着所有人的目光,声音清朗,却带着一种足以穿透人心的力量:
“老奶奶,您先生和他的战友们,没有食言。”
“他们用算盘和血肉之躯,为我们撬开了一个看不见的天窗。透过这扇窗,我们这一代人,才能安然无恙地坐在这里,讨论着‘星辰’与‘瀚海’。”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字字铿锵,如同金石相击:
“何为责任?责任,就是我辈身上,承载着前辈的遗愿与嘱托!他们那一代人,把该吃的苦都吃了,该打的仗都打了,为的,就是让我们这一代,可以挺直腰杆,去追寻天地间的大道,去创造一个不需要他们那样牺牲的未来!”
人群中,已经有人激动地拿出了手机,对准了他,按下了录制键。
陈启明没有停顿,他的目光掠过人群,带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有人说,‘七尺之躯,已许国,再难许卿’。这句话,是前辈们用一生写下的悲壮诗篇。他们为了大家,舍弃了小家。这份崇高,我们当永远铭记。”
话锋至此,微微一顿。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以为他会继续歌颂这种牺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神系统:从高三开始引领科技革命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神系统:从高三开始引领科技革命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