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国防科技大学的梧桐树叶尚绿,但空气中已然带上了几分秋日的肃杀。
一间不对外开放的特级保密会议室内,气氛比窗外的秋意还要凝重。这里没有课桌,只有一张巨大的椭圆形会议桌,桌面的木材油光水亮,能映出人影。
在座的,没有一个是寻常人物。
肩上将星闪耀的军方大佬,头发花白、眼神却锐利如鹰的国宝级院士,还有几位来自各个核心部门、神情严肃的中年领导。他们是龙国科技与国防领域的“最强大脑”和“定海神针”。
而今天,他们齐聚一堂,是为了听三个平均年龄不到二十岁的本科新生,做一场“暑假作业汇报”。
这事儿听起来,就像是在中枢核心开了一场“新生家长会”,透着一股超现实的荒诞感。
会议室的角落里,刘利伟深吸一口气,小声对旁边的林溪和顾知夏嘀咕:“我怎么感觉像是在打副本最终BOSS前的过场动画?这阵仗,我爷爷见到都得立正敬礼。”
林溪白了他一眼,压低声音:“收起你那套游戏术语,严肃点。今天是你人生最高光的‘PPT答辩’,搞砸了,我们三个可能就得去喜马拉雅山挖土豆了。”
顾知夏则紧张地攥着手里的U盘,里面是她们三人一个月的心血。她悄悄看了一眼主位旁那个空着的位置,心中默念:陈启明,我们准备好了。
“咳。”
首位上,一位面容威严、不怒自威的将军清了清嗓子,室内瞬间落针可闻。他看了一眼手里的申请材料,又抬眼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三个略显青涩的年轻人,语气平淡地开口:“听说,你们有关于国家半导体和无人化作战体系的颠覆性成果,要向我们汇报?”
他的声音不大,但每个字都像锤子,砸在三人心上。
刘利伟第一个站了出来,走上讲台。他深吸一口气,将U盘插入电脑。
屏幕亮起,简洁的标题出现在众人眼前:
《关于1nm EUV High-NA光刻机光学系统及配套技术的若干构想》
标题出现的瞬间,会议室里响起了几不可闻的抽气声。尤其是那几位来自中科院的院士,眼神瞬间变了。
“胡闹!”一位脾气火爆的将军皱眉低喝,“1nm?还是High-NA?年轻人,这里不是科幻小说发布会!”
刘利伟没有反驳,只是按下了翻页键。
一张无比复杂、却又充满了某种几何美感的光学系统总设计图,铺满了整个屏幕。
“这是我们设计的EUV光刻机核心光学系统。”刘利伟的声音不大,但异常清晰,“它采用后组非球面反射镜与前组自由曲面反射镜结合的混合非晶变系统,共计12面反射镜。核心在于,我们引入了‘引力透镜’模型进行光路矫正,理论上可以将像差降低到现有技术的一万分之一以下。”
他没有说任何一句废话,直接上干货。
“引力透镜模型?”一位戴着金丝眼镜的老院士扶了扶眼镜,镜片下的目光充满了审视,“孩子,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那是广义相对论领域的概念,用在光学设计里,计算量和镜片曲面加工精度要求,是天文数字。”
刘利伟点了点头,神情专注而自信:“是的,吴老。因此,我们配套开发了基于量子退火算法的镜片曲面优化程序,并集成了利用‘声悬浮’原理的原子级精度抛光工艺。这意味着我们的技术方案并非只关注单一性能指标的提升,而是致力于构建一个覆盖光学设计、材料加工与系统集成的全流程、高精度制造体系。”
他一边说,一边调出相关的算法模型和工艺流程图。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参数,都清晰得仿佛是已经制造出来的成品。
刚才还一脸怀疑的吴老,此刻已经站了起来,快步走到屏幕前,眼睛几乎要贴上去。他的嘴里念念有词:“……不可思议……这个曲面方程……它竟然规避了泽尼克多项式在高阶像差上的拟合难题……还有这个声悬浮抛光……我的天,这是天才!这是魔鬼才能想出来的设计!”
整个会议室的专家们都骚动起来,他们围着屏幕,像是在欣赏一幅绝世名画。刚才的质疑,早已被眼前的技术震撼冲得烟消云散。
将军们虽然看不懂那些复杂的公式,但他们看得懂院士们的表情。那是一种发现了新大陆的狂喜和震惊。
“肃静!”XX再次开口,但他看向刘利伟的眼神,已经彻底变了,“继续。”
刘利伟讲完后,林溪接过了接力棒。
她的PPT标题同样简洁:《“定海”、“天穹”与“陆行者”——三位一体仿生无人集群作战体系》。
“如果说光刻机是工业皇冠上的明珠,那么我们设计的这套体系,就是未来战场的幽灵。”
林溪的开场白冷静而有力。她首先展示了“定海神针”的全套资料,从“魔鬼鱼”母舰的介电弹性体肌肉驱动,到“水母”无人机近乎绝对隐形的水凝胶构架,再到整个集群赖以生存的量子纠缠通信网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神系统:从高三开始引领科技革命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神系统:从高三开始引领科技革命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