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谅解备忘录》的墨迹未干,暹罗东南部上空持续数月之久的紧张空气,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悄然搅动、稀释,代之以一种微妙而脆弱的平静。曼谷不再有新的打压政令传来,边境线上政府军的调动趋于和缓,就连那些频繁“光顾”华人商行的税务官员,脸上的表情也柔和了许多。
这是一段用外部危机和内部权衡换来的、宝贵的和平时期。李金唐比任何人都清楚,这平静的湖水之下,暗礁依旧密布。他没有任何松懈,反而以一种近乎贪婪的姿态,抓住这难得的机遇,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自身势力的深化与扩张之中。
“振兴机械厂”成为了李金唐发展的重中之重。他深知,无论是未来的商业帝国还是潜在的防身之盾,都离不开这里发出的轰鸣声。
巨大的资金如同血液般注入工厂。崭新的、来自欧洲和美国的高精度机床被拆卸打包,通过复杂的海运渠道运抵达叻府,再在严密的护卫下送入已经再次扩建的厂区。戴着“金唐重工”(新注册的集团名称)帽子的德国、日本工程师,与本土技术人员一起,在新建的、通风明亮的车间里安装调试。
生产规模急剧扩大。除了原有的农具、五金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外,新的重点放在了两个方向:
一是**民用车辆的深化**。依托与可口可乐合作积累的卡车改装经验,“金唐重工”开始尝试小批量生产自主品牌的货运卡车底盘和发动机。虽然核心部件仍需进口,但车架、车厢等大部分结构已经能够自产。这些印着“金唐”标志的卡车,开始奔跑在暹罗南部的公路上,成为一道移动的广告。
二是**特种金属与精密加工**。在厂区最深处,被伪装成普通仓库的区域内,新的电弧炉已经投入使用,能够冶炼更高标准的合金钢。同时,新增的生产线开始小规模试生产柴油发动机的关键部件、重型车辆的变速箱齿轮,甚至是一些……看似与民用完全无关的、结构复杂的金属构件。这里的工人经过最严格的背景审查,进出都要接受堪比军事基地的检查。这里的产出,不参与任何市场流通,直接入库,列为最高机密。
李金唐在苏望天和王豹的陪同下,视察着焕然一新的工厂。听着震耳欲聋的锻压声,看着流水线上逐渐成型的精密零件,他满意地点点头:“很好。和平时期,它们是财富;风云再起时,它们就是我们的底气。”
与可口可乐的合作进入了蜜月期。在曼谷和东南部主要城市,印有泰文和中文标识的可口可乐广告牌随处可见,“金唐瓶装厂”的产能一再提升,不仅满足了本地市场需求,甚至开始向邻近的柬埔寨、老挝边境地区辐射。这瓶小小的黑色饮料,为李金唐带来了滚滚财源,更重要的是,搭建起一个稳固的、触及城乡各个角落的销售网络,以及与美国资本更紧密的联系。
但李金唐的野心远不止于此。充沛的现金流让他有了多点开花的资本。
**房地产业**是他的新目标。他成立了“金唐置业”,不再满足于为新唐村和工厂提供配套住宅,而是开始进军曼谷。他利用政治盟友的关系,以相对低廉的价格购入了几块位于曼谷新兴商业区边缘的土地。表面上,他宣称要建造高级公寓和写字楼,吸引新兴的中产阶级。但在他自己的规划图上,这些建筑的位置都颇具战略意义——或靠近交通枢纽,或毗邻政府机构,它们在未来,将是绝佳的情报收集点和联络站。
**金融领域**的渗透更为隐秘而关键。他通过多层控股,悄然入股了几家规模不大但历史悠久的泰资银行和钱庄。同时,在周明海的操盘下,“华人联合会”内部的互助储蓄业务开始向正规化、规模化转型,逐渐演变成一个事实上的、服务于华人商圈的地下钱庄网络,提供比传统银行更灵活、更便捷的信贷和跨境资金流动服务。这意味着,李金唐开始尝试掌握经济命脉中最核心的环节——资金流。
他的财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膨胀,他的名字开始频繁出现在曼谷商业报刊上,被称为“东南巨富”、“神秘的实业家”。他刻意保持低调,很少在公开场合露面,但这种神秘感反而增加了他的影响力。
然而,表面的风光之下,曼谷权力核心内的暗流从未停止涌动。
在沙立元帅那间充满檀香和权力气息的办公室里,一场小范围的密谈正在进行。参与者除了沙立,还有内政部长阿敦·信通旺和警察总监巴颂·汉拔莱。这三人,是政府内部对李金唐最感疑虑和忌惮的强硬派代表。
“元帅,我们这是在养虎为患!”阿敦部长将一份情报简报摔在桌上,语气激动,“他的机械厂在进口我们严格管控的机床!他的地产公司在曼谷到处圈地,意图不明!还有他的那个‘联合会’,现在几乎成了国中之国的行政机构!我们给了他和平,他却用它来疯狂壮大自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1949海外争霸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重生1949海外争霸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