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之光》节目组的科考船,在云梦湖上,漂了整整五天。
这五天,对于主持人刘轩和他的团队来说,简直就是一场信心和耐心的双重折磨。
他们引以为傲的那些“高精尖”设备,几乎是24小时不间断地运转。
多波束声呐,将湖底的地形图,绘制得比卫星地图还要精细。
三台“海燕”水下无人机,像勤劳的工蜂,一遍又一遍地,对湖水的不同深度,进行着拉网式的巡航拍摄。
他们收集到的数据,装满了整整十个T的移动硬盘。
然而,这些数据,除了证明云梦湖的湖底很干净,水质很好之外,没有任何卵用。
“刘老师,第五遍了。”
科考船的监控室里,一个负责数据分析的年轻组员,顶着两个巨大的黑眼圈,声音嘶哑地说道,“我们已经把整个水库,里里外外,扫描了五遍了。别说水怪了,连一条像样的、能吃的鱼都没找到。我感觉我这几天看到的,都是一些手指长的小鱼苗。”
“不可能!这绝对不符合科学!”
船上随行的,一位国内知名的淡水生态学专家,张教授,激动地拍着桌子,“一个封闭了近百年的大型水库,怎么可能没有一个成熟的生物种群?这完全违背了生态平衡定律!除非……除非这片水域,在不久前,经历了一场生态浩劫!”
“生态浩劫?”刘轩皱起了眉头,“您的意思是,有什么东西,把湖里的大鱼,都给……吃光了?”
张教授张了张嘴,想说是,但又觉得这个结论太过荒谬。
什么东西,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一个大型水库的生态系统,给吃到近乎崩溃?
这得是多大的饭量?
监控室里,陷入了一片死寂。
所有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困惑和挫败。
他们是来“破除迷信,相信科学”的。
可现在,他们遇到的,却是一个用科学根本无法解释的诡异现象。
直播间里,持续关注着这次科考的观众们,也从一开始的期待,变成了失望和嘲讽。
“搞了半天,就这?看了五天风景?”
“笑死,军方都找不到,凭你们一个电视台,能找到什么?”
“《科学之光》,我看改名叫《玄学之光》算了。”
“刘轩这次是踢到铁板了,牛皮吹大了,看他最后怎么收场。”
刘轩看着这些弹幕,脸色铁青。
他入行二十年,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憋屈过。
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准备充足,要去挑战世界拳王的拳击手,结果到了拳台上,发现对手压根就没来,自己对着空气,打了半天王八拳。
“继续找!”刘轩咬着牙,恶狠狠地说道,“把所有的无人机都派出去,给我一寸一寸地搜!我就不信,一个大活物,还能凭空消失了不成!”
然而,又是两天过去。
结果,依旧是零。
节目组带来的所有设备,都成了摆设。
他们就像一群无头苍蝇,在一个巨大的、空荡荡的玻璃鱼缸里,徒劳地打转。
第七天傍晚,夕阳西下。
刘轩一个人站在船头,看着被晚霞染成金色的湖面,点上了一根烟,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
他引以为傲的科学,他坚信不疑的数据,在这一刻,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难道,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着科学无法解释的东西?
难道,那个所谓的“水怪”,真的拥有超乎想象的智慧,它在所有人都没察觉到的情况下,已经……离开了这里?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连他自己都吓了一跳。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他狠狠地吸了一口烟,将烟头扔进湖里。
“收队!”
他转过身,对着身后的团队,用一种充满了疲惫和不甘的语气,下达了命令。
“明天,我们就回去。”
他知道,这次的特别节目,已经彻底失败了。
他不仅没有揭开真相,反而让自己,和自己所代表的“科学”,陷入了一个更大的谜团和笑话之中。
而在几十公里外的浅湾一号。
林渊正悠闲地躺在私人泳池的浮床上,喝着冰镇的果汁,用手机看着刘轩那张写满了“怀疑人生”的脸。
“总算放弃了。”
林渊笑了笑。
这一个星期,他过得无比惬意。
每天就是指挥小金,在广阔的海洋里,探索、进食、成长。
小金的体长,已经悄然增长到了五米五,身上的蛟龙特征,也越来越明显。腹下的四只龙爪,已经可以进行小范围的活动了。
它的进化能量,也已经积累到了【6500/】。
距离下一次进化,又近了一大步。
“光吃这些小鱼小虾,还是太慢了。”
林渊有些不满足。
他需要给小金,找一些更“补”的东西。
一些真正意义上的,海洋里的顶级掠食者!
或者,是一些拥有特殊基因的、稀有的海洋生物。
他打开笔记本电脑,开始查阅起了中云市附近海域的海洋生物分布图。
他的目光,很快被一处特殊的海域,吸引了。
那是一片位于外海的、以海底火山和复杂礁石区为主要特征的海域,因为地质活动频繁,海水温度常年偏高,并且富含各种矿物质。
这种特殊的环境,孕育出了一些非常独特的海洋生物。
其中,就有一种体型巨大的、具有超高压放电能力的——深海电鳗!
喜欢让你探秘水怪,没让你惹出一条龙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让你探秘水怪,没让你惹出一条龙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