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赛车冲过马来西亚大奖赛终点线的瞬间,彼得?马尔梅迪充满振奋的声音从无线电里炸开:“张骋,立即切换三号混合比,给赛车降温!第九名完赛,第九!难以置信的逆袭之战!”
引擎的轰鸣声逐渐消散,可我的心还在胸腔里剧烈跳动。虽说这个名次在旁人看来或许不算太差,但对威廉姆斯车队而言,这个周末无疑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
早在澳大利亚站时,我就清楚F1赛场从来不会一帆风顺,可谁能想到,紧接着的马来西亚站竟会如此坎坷,失落感如潮水般将我淹没。
排位赛时,变速箱突如其来的故障,直接把我打入谷底,最终仅排在第20位。
后来本田车队的鲁道夫?贡萨尔维斯因更换引擎受罚,我才勉强升至第19位。
正赛中,汤米在距离终点不到20圈的关键时刻,因水箱漏水遗憾退赛,看着他的赛车缓缓驶向维修区,我的心也跟着揪了起来。
更糟糕的是,丰田车队在本站成功拿分,他们积2分,而我们威廉姆斯仅靠澳大利亚站的成绩手握3分。
对比两站表现,丰田的稳定性远超我们。
整个赛季有17场比赛,这才刚刚过去两场,可我们已经不得不紧盯这些与我们积分相近的对手。
马丁?韦弗驾驶的红牛赛车,仅落后我约 4 秒,这种如影随形的压迫感,时刻提醒着竞争的残酷。
或许彼得说得对,巴林站会是转机,但此刻,我只能一遍又一遍回味澳大利亚站那唯一的积分,那仿佛成了黑暗中的一丝微光。
2007年马来西亚大奖赛的积分榜单,如同一张竞争激烈的战报:
1.费利佩?阿尔瓦雷斯 - 西班牙 - 迈凯伦 - 梅赛德斯
2.安东尼?哈里森 - 美国 - 迈凯伦 - 梅赛德斯
3.马蒂亚斯?哈马莱宁 - 芬兰 - 法拉利
4.维克多?哈特曼 - 德国 - 宝马索伯
5.恩里克?德马泰奥 - 巴西 - 法拉利
6.翁贝托?彼得罗内利 - 意大利 - 雷诺
7.伊万?特里波利 - 意大利 - 丰田
8.于里?卡萨莱宁 - 芬兰 - 雷诺
如此一来,丰田凭借这2分紧紧咬住我们,雷诺更是凭借双积分强势拉开差距,稳固了车队积分榜第四的位置。
车手积分榜上,迈凯伦车队的阿尔瓦雷斯转投迈凯伦后状态神勇,以18分领跑,法拉利车队的哈马莱宁16分紧随其后。
迈凯伦车队的美国新秀安东尼?哈里森连续两场登上领奖台,以14分的成绩迎来梦幻开局。
宝马索伯车队的维克多?哈特曼、雷诺车队的翁贝托?彼得罗内利也都凭借稳定发挥占据前列。
车队积分榜上,迈凯伦一马当先,法拉利、宝马索伯、雷诺依次排列,我们以微弱优势领先丰田暂列第五。
赛季初的竞争已然白热化,威廉姆斯的开局却不尽如人意。
不过,冷静下来想想,我们也并非毫无亮点。
我从第19位一路追到第9位,汤米退赛前一度高居第六,这足以证明我们在雪邦赛道上的赛车速度和团队实力,只是运气欠佳,没能将速度转化为更理想的成绩。
我驾驶赛车缓缓驶入维修区,走下赛车的那一刻,与澳大利亚站时的欢腾形成了鲜明对比。
那时的我们击掌欢呼、拥抱庆祝,而此刻,空气中弥漫着压抑的气息。
我取下方向盘放回车内,然后钻出赛车。完成赛后例行称重后,我走向团队成员,轻轻拍了拍彼得和工作人员的后背,感谢他们出色的策略安排。
随后,我拖着略显疲惫的身躯前往车库后方,换上一身舒适的衣服,准备迎接接下来的媒体采访“大战”。
片刻后,我和玛丽安娜并肩走向媒体区。
我身着白色威廉姆斯polo衫,头戴印有贝耐公司标志的蓝色帽子,搭配蓝色牛仔裤,整个人努力展现出精神的一面。
玛丽安娜贴心地撑着印有威廉姆斯标志的遮阳伞,为我遮挡马来西亚炽热的阳光。我调整了一下墨镜,深吸一口气,喝了口水,走向一位男记者,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拷问”。
“我是美国 极速频道 的乔治?塔兰塔诺。张骋,这才是你第二场F1比赛,就提升了十个名次,继上一站拿分后,你再次展现出卓越的驾驶技术。能和我们分享一下你对这场比赛的看法吗?”
乔治的问题带着明显的赞赏,可在我听来,却五味杂陈。
我在心里快速组织语言,思索片刻后说道:“雪邦赛道对我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之前在GP2亚洲系列赛时,我就在这里取得过不错的成绩,所以我一直很期待这次比赛。很遗憾,这次没能把速度优势转化为积分,但回顾整场比赛,从两辆赛车的表现中,我看到了团队协作的闪光点,也看到了赛车的潜力。作为威廉姆斯的一员,我们完全有理由为这样的速度感到骄傲。接下来,我们会以此为起点,总结经验,争取尽快再次站上积分区。这场比赛确实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但作为车手,没能拿分始终是个遗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F1之飞驰人生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F1之飞驰人生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