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卡明斯基的事故,发卡弯内侧有油污,车队正在铺沙子。之后通过发卡弯时记得走宽一点。” 安全车即将撤离时,彼得的声音从无线电里传来,带着不容置疑的严肃。
蒙特利尔赛道的风裹挟着橡胶焦味灌进座舱,我紧了紧头盔,目光扫过仪表盘跳动的数据——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生死。
工作人员已经清理了碳纤维碎片,橙黄色的沙土在赛道内侧铺成蜿蜒的警示带,像一道随时可能爆发的火线。
在重刹车区碾过油污极易引发严重事故,这是用血的教训换来的经验。但如果车轮不小心陷入沙子,也可能因抓地力变化导致速度骤降甚至失控,所以马尔梅迪特意叮嘱我避开,我相信其他车手也收到了同样的提醒。
那些细小的沙粒此刻仿佛变成了蛰伏的陷阱,静静等待着某个瞬间将赛车吞噬。
我们排队准备第二次安全车重启时,我特意观察了一下发卡弯区域,不同速度的赛车排列紧密,引擎的轰鸣声震得耳膜发疼。
后视镜里,红牛车队的韦弗正不断调试着赛车,他的尾翼在风中微微颤动;身后汤米的丰田赛车紧咬不放,而迈凯伦车队的阿尔瓦雷斯像一头蓄势待发的猎豹,车头的进气口吞吐着炽热的空气。
前方则是红牛二队的莱昂内、麦高恩和丰田车队的特里波利,丰田、红牛、红牛二队、威廉姆斯、迈凯伦的赛车交错排列,这样的局面既紧张又刺激,仿佛一场随时会引爆的火药桶。
绿灯亮起的瞬间,赛道瞬间被引擎的怒吼点燃。
迈凯伦的安东尼?哈里森故技重施,在组合弯再次提前加速,他的蓝色赛车如同鬼魅般切入内线。
这次宝马索伯车队的维克多反应更快,车轮几乎擦着哈里森的车尾掠过,但宝马索伯赛车受限于前车节奏,也难以施展,只能被迫减速。
我同样无法做出激进操作,方向盘在掌心沁出冷汗,只能跟在红牛二队莱昂内身后进入一号弯。
身后的缠斗愈发激烈,阿尔瓦雷斯正在向汤米发起猛烈攻击,汤米深知迈凯伦赛车速度更快,为避免浪费时间,明智地选择避让。
随着汤米的赛车让出线路,阿尔瓦雷斯的目光仿佛已经锁定了我,这意味着,只要他解决掉韦弗那辆略有损伤的红牛赛车,下一个目标就是我。
我必须尽快拉开距离,或者让一辆红牛二队的赛车隔开我们,否则在这充满变数的赛道上,我随时可能成为猎物。
通过3-4号组合弯时,我尝试寻找进攻机会,却被莱昂内精准的防守死死压制。完成第一赛段的五、六号弯时也同样如此,轮胎与地面摩擦产生的高温透过座椅传递上来,提醒着我时间的紧迫。
直到七号弯进入直道,我终于等到了机会。
我的丰田引擎对阵莱昂内那台老旧的法拉利引擎,动力优势明显。
我深吸一口气,抓住时机,一脚油门,引擎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赛车如离弦之箭般冲了出去,终于在通过第三个组合弯时超越了他。
超越后,我迅速瞥了一眼后视镜,确认与后方赛车拉开了一定距离,才放心地驶入发卡弯。
但我的神经依然紧绷,不敢有丝毫松懈。紧接着,我按照和彼得之前的计划,调低引擎模式节省燃油。
蒙特利尔赛道的燃油消耗本就惊人,既然在重启后我没有丢位置的风险,还成功前进了名次,就没必要再维持高燃油消耗模式了。
至此,我的比赛节奏暂时平缓下来,但内心的紧张却丝毫未减,因为我知道,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大约两圈后,在后方直道上,我没有过多阻拦,让迈凯伦的费利佩?阿尔瓦雷斯顺利超过了我。
随后,第三十七圈,我终于驶入维修区。
团队成员立刻如训练有素的战士般行动起来,液压千斤顶的嗡鸣声、轮胎拆卸的撞击声、技师们的呼喊声交织成一曲紧张的交响乐。
他们迅速卸下那套已经出色完成三十六圈赛程的旧软胎,轮胎表面的纹路几乎磨平,边缘还带着灼烧的痕迹,无论是否有安全车助力,这个里程数都足以令人赞叹。
此刻,我心中有了底气,因为明确了燃油储备情况,接下来可以更放心地发力。但蒙特利尔赛道还剩下四十多圈,节省燃油依然是个艰巨任务,不过相比之前,局势已有所改善。
完成检修后,我重新驶回赛道。
驶出维修区时,我满心忐忑,既因先前众多赛车提前进站,自己的排名大幅提升而期待,又深知自己这一停,很可能会失去不少优势,只能等那些采用两停策略的车手完成两次进站,才能知晓最终结果。
然而,眼前的景象让我惊讶不已:在一号弯,我的队友汤米?科斯金宁正紧追丰田车队的特里波利。
按照常理,他们原本在我身后,我进站期间,他们理应轻松超越我。可没想到,他们在一号弯发生碰撞,双双失控打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F1之飞驰人生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F1之飞驰人生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