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现在开始飞驰圈。” 我通过无线电告知车队成员,同时在迈阿密赛道长长的后直道末端踩下刹车,驶过最后一个发夹弯,并非赛道的最后一个弯道,此时 FP1(第一次自由练习赛)才刚刚开始。
我是这一节练习赛中较早驶上赛道的车手,这么做理由充分:尽管本赛季表现不错,但我一直处于 “追赶状态”。
自 2008 年后,大部分赛道我都没再跑过,而对手们去年都在此参赛过。
不过迈阿密赛道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全新的,这或许能帮我弥补一个关键短板 —— 排位赛。
此前面对其他前列车手时,我总在排位赛吃亏。
过去我的起步位置通常在第四到第九之间,虽说我能将这些起步位置转化为稳定的好成绩,这点自己也挺意外,但在排位赛拥有公平的竞争环境,有望让我今年首次凭借硬实力夺冠,而非仅靠判断天气、利用轮胎优势取胜。
下一站瓦伦西亚欧洲大奖赛对我来说也是个好机会,这场比赛从夏休后的首战调整为欧洲夏季的首战,让我得以在去年跑过的赛道上再次发力。
话虽如此,我仍需证明自己能在这条赛道上表现出色。
驶过发夹弯后,我向左打方向,随后又向右回正,冲上发车直道,开始了在迈阿密国际赛车场的首次全力飞驰圈。
维修区在我的右侧,再远处是露天的海豚体育场,它有着类似圣西罗球场的圆柱形看台通道,在体育场四角成对分布,座椅则是海豚队的辅助色橙色。
在美国,夏季更多是棒球赛季而非橄榄球赛季,但即便体育场中央设有佛罗里达马林鱼队的棒球场,也无法改变这里 “首先是 NFL(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体育场” 的事实。
不过海豚队和马林鱼队都在协助我们筹备这场赛事,据说要在马林鱼队漫长的棒球赛季中协调出比赛时间,后勤安排堪称一场噩梦。
美国体育赛事一季往往要打数百场,作为外人,我着实觉得不可思议。
言归正传,发车直道不算太长,我很快将注意力转回首个刹车区:降挡、左脚保持踩踏状态,右脚在左脚抬起的瞬间踩下油门,同时向右打方向进入一号弯。
二号弯是轻松的左向小角度弯道,全程可加速通过,但三号弯完全不同,几乎像是两个独立的弯道。
它先以轻微的右向角度开始,随后在弯道中需要收油,因为赛道会多次变向,最终驶上一条与发车直道平行的短直道,就在体育场的另一侧。
接下来是 S 型弯道:首先在四号弯收油,短直道结束后向左快速变向,紧接着立即向右进入五号弯,随后再向左进入六号弯,六号弯末端收紧,形成七号弯的重刹车区。
驶出七号弯后,一个右向小角度弯道构成八号弯,将我引向赛道的长距离全速段。
实际上,这一整段在布局上本是一条直道,但按照 F1 规则,直道长度过长,因此和俄罗斯赛道的堤岸段类似,这里用 “技术上的全速弯道” 将直道分割开。具体来说,是九号弯(轻微右向)和十号弯(向左回正),之后才是真正的直道,高速驶向十号弯的刹车区。
十号弯是九十度左弯,赛道内侧修建了宽阔的泳池和模拟海滩区域,但我没太多心思留意这些,驶过十号弯后,赛道进入最狭窄、弯道最密集的路段。
驶过十一号弯的刹车区后,短暂加速便进入十二号抛物线弯道,这是个缓慢的右向弯道,只有在出弯时才能真正开始加速。
我保持加速状态向左切入十三号弯,却在抵达十四、十五号减速弯时不得不收油。
先向左再向右打方向,驶过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出口和立交桥下方,这些道路将体育场区域与附近的州际公路连接起来。
上方混凝土建筑构成的 “迷宫” 在接下来的短直道上投下阴影,我踩下油门升挡,却在驶入十六号九十度左弯时不得不再次将速度降下来。
驶出十六号弯时,上方的立交桥和正前方横跨赛道的桥梁,再加上两侧的护栏,让人感觉像是在隧道中行驶。
但随着我驶离弯道、驶上地下通道的上坡段,赛道豁然开朗,通向漫长的后直道。
我抬起左腿挡住 F 导管进气口,让梅赛德斯引擎释放全部动力,将直道速度推向极致。
当然,如今其他车队也推出了各自的 F 导管设计,西班牙站开启欧洲赛历后,他们的相关部件陆续装车。
那些没能赶上截止日期的车队,无疑会争取在瓦伦西亚重返欧洲赛场时推出类似设计,即便届时仍无法实现,任何有竞争力的车队也会将目标瞄准英国大奖赛,毕竟多数 F1 车队的主场都在英国。
这意味着我们这项巧妙的发明已不再像当初那样独一无二,但我们的 F 导管仍是且将继续是最优版本。
没有其他车队的赛车像我们这样,围绕 F 导管进行整体设计:多数配备 F 导管的赛车,需要车手用手挡住进气口,因为他们无法(或不愿)像我们这样将装置环绕在驾驶舱周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F1之飞驰人生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F1之飞驰人生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