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踏入那幽蓝色的空间门户,李本书只觉周身一轻,仿佛穿越了一层粘稠的水膜。短暂的失重感和空间错位感传来,随即双脚踏上了坚实的地面。
身后,那幽蓝的门户如同投入石子的水面涟漪,迅速荡漾、收缩,最终消失不见,将他与外界彻底隔绝。
眼前豁然开朗,但并非想象中的仙家福地、琼楼玉宇。
这是一个巨大、空旷、死寂的地下空间。空气干燥得仿佛能吸走肺里的水分,弥漫着古老岩石的尘土气息和一种……难以言喻的、沉淀了不知多少岁月的锋锐寂灭之意。
光源来自于穹顶——并非日月星辰,而是无数镶嵌在岩壁、穹顶之上,散发着清冷、恒定微光的奇异晶石,如同凝固的星辰,将整个空间笼罩在一种朦胧、恒定、缺乏生机的幽光之中。
空间呈不规则的圆形,穹顶高耸,目测不下百丈。地面并非平整,而是布满了无数纵横交错的巨大裂痕,如同被无数道惊天剑气犁过,深不见底,散发出令人心悸的寒意。
一些裂痕的边缘,还凝结着暗红色的、如同铁锈般的晶体,散发着淡淡的血腥和金属锈蚀混合的古怪气味。
最引人注目的,是这片空间的中心。
那里矗立着一座巨大的、浑然一体的黑色石碑。石碑并非直立,而是呈一个倾斜的角度插入地面,仿佛一柄折断的巨剑斜插于此。
碑身非金非石,材质不明,表面布满了无数细密、玄奥、仿佛天然生成的纹路,隐隐流动着极其微弱、几乎难以察觉的暗沉光泽。
这些纹路并非静止,细看之下,竟如同亿万柄极其微小的剑在缓缓流动、碰撞、交织,散发出一种令人灵魂都为之震颤的古老剑道意蕴。
一股无形的、沉重如山的威压,正从那座倾斜的黑色剑碑上弥漫开来,笼罩着整个空间。
这威压并非刻意针对,而是其本身存在的“势”,仿佛它就是这片空间的脊梁,是剑意的某种本源显化。
身处其中,李本书感到自身那缕新生的细雨剑意,如同溪流遇见了浩瀚汪洋,本能地感到敬畏与颤栗,却又隐隐与之产生着一丝微弱的共鸣。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了距离黑色剑碑约十丈开外,一处相对平整的角落。
那里,盘膝坐着一具……枯骨。
枯骨身上的衣物早已在漫长岁月中化作了尘埃,只余下几片黯淡无光的、似乎是某种特殊金属编织物的残片,紧紧贴在灰白色的骨骼上。
骨骼本身并非寻常的白色,而是呈现出一种奇异的、历经岁月冲刷的暗金色泽,质地如玉,虽历经不知多少岁月,却依旧坚硬,未曾腐朽。
骨架保持着端坐的姿态,脊椎挺直,头颅微垂,空洞的眼窝正对着前方——那扇紧闭的、厚重的石门。
石门就镶嵌在枯骨正对着的岩壁之上。门高约三丈,宽两丈,通体漆黑,与那中央的剑碑似乎是同一种材质。
门扉厚重无比,表面同样布满了复杂玄奥的纹路,但这些纹路更加深邃,更加内敛,仿佛蕴含着某种锁闭的法则。
门缝紧闭得严丝合缝,仿佛自亘古以来就未曾开启过。一股比剑碑威压更加内敛、更加坚固、更加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封印气息,从石门上散发出来。
李本书的心脏猛地一缩,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涌上心头。他缓步走到那具暗金色的枯骨前,动作带着一种肃穆的敬意。
“前辈……”他低声轻唤,声音在空旷死寂的空间中显得格外清晰。
眼前的景象,与他十年前昏迷前模糊的记忆碎片重叠。当年他醒来时,也曾见过这具枯骨,只是那时他重伤濒死,又惊魂未定,并未深究。
他所有的注意力,都被身边散落的、相对完好的《细雨剑诀》玉简所吸引。
直到后来,他修炼《细雨剑诀》,才明白其中真意,《细雨剑诀》并非仅仅是一部精妙的剑法那么简单。
它是一把钥匙!一把开启石门的钥匙,唯有领悟细雨剑意方能打开石门。
而眼前这扇紧闭的石门,其上的纹路,其散发的气息……李本书在凝炼剑意后,便清晰地感知到,它与自己体内那缕细雨的律动,存在着一种奇异的、若有若无的呼应。
他再次看向那具保持着端坐姿态、面朝石门的枯骨,心中已然明了。
他仿佛能看到这位不知名的前辈剑修,坐在这死寂的空间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面对着那扇隔绝了所有希望的石门,苦苦参悟,推演剑诀,试图抓住那虚无缥缈的“意”。
然而,剑意天成,非大毅力、大悟性、大机缘不可得。最终,寿元耗尽,油尽灯枯,带着无尽的遗憾与不甘,坐化于此。
“剑意……这便是打开这扇门的唯一钥匙吗?”李本书喃喃自语,指尖轻轻拂过腰间的佩剑剑柄。
体内那缕新生的、尚显稚嫩的细雨剑意,如同感受到主人的心绪,微微震颤起来,发出清越的嗡鸣。
他对着枯骨深深一揖:“前辈,晚辈李本书,今日幸得前辈遗留剑诀指引,侥幸领悟一丝剑意。此来,只为求取那未竟之传承,延续剑道之路,以窥筑基之路。若得入门,前辈遗泽,晚辈永世不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家族崛起,我与灵木共长生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家族崛起,我与灵木共长生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