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项关乎资源开拓的重大议题,在高效的讨论中顺利通过,大殿内的气氛更加活跃,原本的凝重被一种跃跃欲试的朝气所取代。
李牧歌趁热打铁,提出了第二项关乎联盟未来根基的议题:“资源为外物,人才方为根本。清安道院,乃我联盟培育后继英才的摇篮,更是我等团结一致的象征。
如今道院规模日益扩大,收录弟子已逾数百,仅靠王冬院主与几位炼气期的核心导师殚精竭虑,已渐感吃力。长此以往,恐不利于优秀弟子的深入培养。”
他环视在场逾十位的筑基修士,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如今在座筑基同道已逾十位,此乃我联盟中兴之象。我提议,建立轮值制度,增派筑基修士常驻道院,担任荣誉导师或轮值长老,定期为弟子授课解惑,并参与道院管理。”
他详细解释此举益处:“此举有三利:其一,可对道院弟子,尤其是那些天资聪颖、临近筑基的关键苗子,进行系统性的高阶指导。
筑基修士的亲身指点,关于功法理解、瓶颈突破、心境历练的经验,远胜于弟子们自行摸索或仅靠典籍闭门造车,能极大提高筑基成功率。
其二,多位筑基修士轮流坐镇道院,无形中极大增强了道院的防护力量,足以震慑任何潜在的宵小之辈,确保我联盟未来根基安稳。
其三,诸位道友来自各家,所学所长各有侧重,齐聚道院,本身也是一个极佳的交流平台。彼此论道切磋,交换修炼心得,对于诸位自身的修行,亦是大有裨益之事。”
道院院主王冬首先表示支持,他起身向李牧歌及各位筑基修士行礼:“盟主考虑周详,高瞻远瞩。道院近年蓬勃发展,弟子数量与质量皆有提升,确实急需更多高阶导师的指引。
筑基修士的经验,是炼气期导师无法替代的。若能得诸位道友时常指点,实乃众弟子之福,亦能极大提升我道院在周边区域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性情温和的林家家主林海涛接口道:“老夫刚突破筑基,可以每年来道院轮值三月,传授灵植培育与水系术法方面的心得,希望能对相关属性的弟子有所助益。”
赵家的赵铁峰虽然自家筑基修士稀少,但也诚恳表态:“我赵家虽力薄,但家桥也刚突破筑基,对炼体一道也有些心得,亦可抽空来道院开设短期讲座,协助乌道友讲授基础炼体法门,强健弟子体魄。”
这时,性格跳脱好斗的李牧炎忍不住插话道:“二哥……咳,盟主!我觉得光派人在道院驻守讲课还不够劲儿!咱们可以定期在道院搞个‘论道台’或者‘切磋擂’!
不光是教导弟子,咱们筑基修士之间,也得有机会切磋交流,互相磨砺啊!光讲道理不动手,哪能知道深浅进步?这才能共同提高嘛!”
他的话虽直白,甚至有些莽撞,却恰恰点出了许多筑基修士内心深处的需求——他们也需要战斗和交流来促进修为。
几位如乌阎般好战的修士闻言,都不由得微微颔首,眼中流露出感兴趣的神色。
作为院长的王冬点头道:“牧炎此言,话糙理不糙,正是我想补充的。常驻指导与内部交流需并行不悖。设立一个供筑基同道定期切磋论道的平台,确有必要。此事具体如何运作,交由道院方面详细筹划。”
第二项关于强化道院、深化人才培养的议题,也获得了几乎一致的通过。联盟内部凝聚力和对未来的共同期待,在此刻显得尤为强烈。
就在众人以为主要议题已毕,会议接近尾声时,一直沉默倾听,目光中闪烁着睿智光芒的罗子堰再次开口。他缓缓起身,向李牧歌及众人拱手,抛出了一个比前两者更具野心的构想:
“盟主,诸位道友,前两项议题,皆是优化内部、强基固本之上策,关乎我联盟生存与稳健发展。若清安岭欲图更大发展,则需将目光投向更远处,向外拓展格局。”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看到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过来,才声音清朗,提高了几分说道:“近年来,大家有目共睹,因边防之故,虹东山脉一线修士往来日益频繁,三教九流、各方势力云集,日趋活跃。
我清安道院凭借我们合力,名声渐起,但客观而言,我清安岭所处位置,相对于主要的修士流动路线,仍显得有些偏僻。大量的机会、信息、资源,只是在岭外流转,我等难以有效利用。”
他话语中的转折,让所有人心中一动。罗子堰深吸一口气,掷地有声地提出了核心建议:“因此,我提议,由我青月盟牵头,联合清安岭周边几家信得过、有共同利益的势力,共同在清安岭通往虹东防线的交通要道之上,择一合适之地,建立一座新的坊市!”
“坊市?!”
这两个字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在众人心中掀起巨大波澜!整个大殿先是死寂一瞬,随即爆发出比之前任何一次都更热烈的低声惊呼和议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家族崛起,我与灵木共长生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家族崛起,我与灵木共长生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