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雨淅淅沥沥,如丝如缕,自九天飘洒而下,温柔地浸润着天剑宗的山川万物。远山如黛,近水含烟,被雨水洗涤过的古松愈发苍翠,石阶旁的灵草舒展着嫩叶,挂满晶莹水珠。
这场蕴含着精纯灵气与微弱天道气息的甘霖,不仅修复着大战后的满目疮痍,更如同一位慈祥的长者,以它独有的方式安抚、洗礼着每一位幸存者的身心。
峰顶之上,劫后余生的庆幸与新晋元婴的喜悦悄然交织,使得原本肃穆的气氛中,透出一股难以抑制的、焕发着蓬勃生机的新生气息。
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清新与灵植的异香,偶尔传来弟子们因伤势好转或瓶颈松动而发出的细微吐纳声,更添几分玄妙意境。
不远处,刚刚初步稳住元婴期修为的长河真君,周身气息尚有些许激荡未平,灵光隐现,正与神色沉静的烛龙真君以及面容略带疲惫却目光坚定的宁德真人低声交谈。
他们商议的,是关乎宗门未来走向的整顿事宜,以及如何应对异族渗透、加强人族内部防御的紧迫问题。
此番赤焰门反叛,如同一面镜子,既映照出内部被侵蚀的严峻隐患,也无比清晰地彰显了顶尖战力在存亡关头不可替代的作用。百废待兴,诸事繁杂,每一步都需慎重考量。
烛龙真君一袭紫袍,静立云端,面容古井无波,听着长河与宁德逐一汇报情况,目光却似不经意地掠过下方偌大的广场。
此刻,所有幸存的门人弟子,无论修为高低、伤势轻重,都抓紧这千载难逢的机缘,盘膝而坐,引导着灵雨入体。有人借此修复暗伤,有人稳固动荡的修为,更有天赋出众者,试图从那雨丝中捕捉、感悟那一丝缥缈却珍贵的天道韵律。
他的视线如同最精准的尺规,越过那些气息较为浑厚的金丹修士区域,最终定格在一个相对僻静、并不起眼的角落。
那里,筑基巅峰的李牧歌正闭目凝神,全力运转功法。灵雨萦绕在他周身,化作淡淡的雾气,被他缓缓纳入体内,其气息在雨水的滋养下,正以一种稳健的节奏逐步攀升,显然在这场造化中获益匪浅。
以烛龙真君元婴期的强横神念,李牧歌那筑基巅峰的修为在他眼中可谓洞若观火,毫无隐秘可言,顷刻间便被探查得一清二楚。然而,他的目光却在李牧歌运转功法时,周身隐隐浮现的那一层灵光上微微一顿。
那灵光极为淡薄,呈现出一种奇异的淡青色与微红色交织的状态,虽不耀眼,却带着一种独特的、内敛的韵律。它并非纯粹的生机勃发,亦非炽烈的火焰灼热,反而更像是一种于平凡朴素之中,悄然孕育着新生与毁灭两种截然相反意境的奇特现象。
“《烛龙木火经》的基础气息……但,似是而非,韵味独具。”烛龙真君心中了然,忆起师娘此前似乎曾略略带过一句,宗门内有个小辈,在《烛龙木火经》基础篇的修行上,走出了些与众不同的路子。“想来,便是此子了。”
他自身修行《烛龙木火经》全篇,走的是堂皇大道,观想那太古烛龙之神韵,执掌光暗时序之变幻,以无上龙威统御木火双属,演化天地万象,威力浩荡磅礴。
他也曾试图涉猎、领悟更深层次的其他法则真意,以期补全自身之道,可惜最终所得,多为其下位真意,于他自身大道并无显着裨益。
而下方那名叫李牧歌的少年,显然是无缘得窥蕴含烛龙真意的核心篇章,只能困囿于基础木火篇的框架之内摸索前行。
然而,就是在这看似简陋、潜力有限的范畴里,此子竟能凭借自身的悟性与坚持,硬生生地蹚出了一条与他,与宗门常规传承皆迥然不同的路径。
那气息中隐隐透出的“传承”、“延续”、“于微末中点燃星火”的独特意味,与他所修的煌煌大道可谓大相径庭。
“悟性确实不凡,能于基础中求变,已属难得。可惜,眼下还仅仅是个模糊的雏形,如同风中残烛,摇曳不定,脆弱不堪,未能真正凝聚其专属的‘神髓’。”
烛龙真君心中暗忖,带着一丝属于元婴大能对后辈修士的审视,以及一丝若有若无的惜才之意。到了他这般境界,见到有潜力的苗子,尤其是能在既定框架外另辟蹊径者,总会多一分关注。
他哪里知道,李牧歌并非不愿修炼更强、更完整的《烛龙木火经》烛龙篇,而是根本无从入手,徒呼奈何。
且不说那传说中的太古烛龙本身踪迹缥缈难寻,早已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就连其血脉稍微浓郁些的后裔,在当世亦是凤毛麟角,非凡俗可见。
没有具体的观想图像参照,没有真意传承引导,仅凭功法典籍上那些玄之又玄的文字描述,想要凭空参悟出烛龙真意,无异于痴人说梦,难如登天。
此刻的李牧歌,内心正沉浸在灵雨带来的舒畅与修为稳步增长的微醺喜悦之中。然而,在这份喜悦之下,一丝对前路的迷茫与隐约的焦虑,也如同水底的暗礁,不时浮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家族崛起,我与灵木共长生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家族崛起,我与灵木共长生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