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有急于开始第三次尝试,而是小心翼翼地拈起那枚勉强成型的下品筑基丹,置于掌心仔细端详。
丹药表面粗糙不平,青金二色交织得颇为生硬,隐约可见几处细微的裂纹,丹霞也显得涣散无力。
他闭上双眼,神识如丝如缕地探入丹药内部,感受着那并不圆融的药力流转,与记忆中的丹方描述、与前两次炼丹时每一个细微的感知相互印证。
又是整整三日的枯坐与推演。他如同老僧入定,纹丝不动地端坐在蒲团之上,唯有眉峰时而紧蹙,时而舒展。
脑海中,那繁复无比的丹方文字与图形如同活了过来,与“青玉云纹炉”的每一次震颤、地火的每一次吞吐、“凝元草”投入时药力那瞬息万变的激荡,尽数交融、分解、重组。
他不眠不休,眼底已布满蛛网般的血丝,然而那血丝深处,眼神却如同被拭去尘埃的明镜,越来越亮,越来越沉静,最终化为一片深不见底的古井无波。
“原来如此……”一声恍然的低吟,打破了丹室的寂静。“‘青炎地火’秉性固然温和醇厚,尤善滋养草木精华,但在最后投入‘凝元草’,引动所有药力归一的那个刹那,其内蕴的木火相生之力,会受到凝元草药性的强烈牵引,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瞬间的勃发与躁动。
若不能提前半瞬预判,并以水润之法稍加引导、温和压制,便会使得凝丹最关键瞬间的火候,过于‘燥烈’了一丝。便是这一丝之差,犹如美玉微瑕,足以影响丹药最终灵性的圆满无缺。”
“第一次失败,根源在于‘霞气’初生引动药力共鸣时,我对诸般药材药性融合的根基把握尚欠火候,导致共鸣失衡,如同大厦将倾,自然一触即溃。
而这第二次,前面所有步骤堪称完美,问题恰恰出在这最后关头的火候,仅仅是‘燥’了那么微不足道的一丝……丹道之精微,果真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彻悟的灵光如闪电划破迷雾,驱散了所有困惑。李牧歌心中那团郁结之气豁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洞悉关窍后的通透与沉静。
他缓缓起身,再次以清水净手,动作舒缓而郑重,仿佛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继而点燃一柱宁神静气的檀香,青烟袅袅,盘旋上升,馥郁而清雅的香气逐渐充盈了整个丹室。
他深深呼吸,排除脑海中一切杂念,将自身状态调整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空明之境,神识澄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
第三次开炉。
赤铜鼎盖在法力的牵引下沉稳升起。李牧歌目光平静如水,动作却如行云流水,带着一种经过千锤百炼后产生的独特韵律。
药材的处理愈发纯熟精妙,每一分精华都被完美萃取;投药的时机精准得仿佛经过最严密的计算,分毫不差;而对“青炎地火”的控制,更是达到了某种妙到毫巅的境界,火舌吞吐间,温和时如春阳化雪,猛烈时如夏雷骤雨,皆随丹炉内药力的变化而心念转动。
终于,到了最关键的凝丹时刻。凝元草那萃取出的、蕴含着磅礴生机与聚合之力的翠绿精华,被稳稳地送入丹炉。
就在其投入,引动炉内所有药力开始疯狂向内收缩、凝聚的同一刹那,李牧歌早已准备多时的另一只手悄然拂动,一道极其柔和、蕴含着精纯“癸水精气”的辅助法诀无声打出。
这一道法诀,如同久旱逢甘霖,又似炎夏降微雨,轻柔而精准地洒落在那一瞬间因木火相生而自然勃发的“燥烈”火气之上。
没有强行压制,只有恰到好处的引导与中和。那一丝足以毁掉前功的“燥”意,在这宛若天成的“水润”之法下,悄然消弭于无形。
“嗡……”
丹炉发出了一种与之前截然不同的嗡鸣声,这声音和谐而低沉,带着一种奇异的韵律感,仿佛与某种大道之音产生了共鸣。
炉身上那些古朴的青色玉质云纹,流转的速度明显加快,散发出温润而内敛的光华,将整个丹室映照得一片清辉。
炉内,那团已凝聚如鸡子大小、色泽青金交织、绚烂夺目的丹药雏形,不再有丝毫的狂暴与不稳定,反而透出一股圆融、饱满、生机勃勃的完美灵韵,仿佛一个有生命的活物在呼吸。
接下来,是更为漫长且不容有失的蕴丹过程。这一次,足足持续了六个时辰。李牧歌如同化作了一尊石雕,盘坐在丹炉前,双手始终保持着虚按丹炉的姿势,体内精纯的乙木法力如同涓涓细流,持续而稳定地输出,温养着炉内的灵丹。
他的神识更是如同最温柔、最细致的母亲,将炉内那即将诞生的“婴孩”紧紧包裹,呵护备至。地火在他精妙绝伦的操控下,变幻无穷,时而如春风拂面,温养灵性;时而如夏日骤雨,淬炼着丹药中最后残存的些微杂质。
当黎明的曙光再次顽强地透过丹室的通气孔,为这片密闭的空间带来第一缕纯净而充满希望的光亮时,李牧歌紧闭了六个时辰的双眸霍然睁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家族崛起,我与灵木共长生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家族崛起,我与灵木共长生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