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引他注意的是,无论是身前引路的李本儒,还是路上偶尔遇见、见到导师后立刻停下脚步,躬身行礼的年轻弟子,他们的眼神大多清澈明亮,带着一种在中州那些大宗门弟子身上已然罕见的质朴之气,以及对自身所从事事情的专注神情。
“沈道友从中州那等繁华鼎盛之地而来,想必早已见惯了真正的仙家盛景,气象万千。对比之下,我们这隶属于青月盟之下的小小道院,怕是粗陋不堪,难入道友法眼了。”
李本儒一边在前引路,穿过一片小小的药圃,一边笑着自谦道,但其语气平和,并无妄自菲薄之意,反而有种不卑不亢的从容。
“李导师此言过谦了。”沈源微微摇头,他的目光被不远处一间传出朗朗读书声的学堂所吸引。
那学堂窗户敞开,可见里面坐着数十名年纪更小的孩童,正捧着书卷,随着前方一位年轻教习的引领,用稚嫩而认真的声音,齐声诵读着最为基础的导气诀要篇章。
“沈某浅见,道院之根本,在于传道授业,启蒙开智,为修行之路奠定基石。规模或有大小之别,所处地域灵气或有浓薄之分,但贵地这般向学之心,井然之序,乃至方才在门口那杯虽不贵重却情谊真挚的待客清茶,皆让沈某感到……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象。”
他这番话确是发自内心。中州之地,道院林立,竞争之激烈远超东荒,内部往往等级森严,派系错综复杂。
初入门的弟子,大多挣扎于获取有限的修行资源与应对复杂人际关系之中,那份最初求道的纯粹之心,往往很快便被磨去,哪里还能见到如此多眼中保有清澈与专注的年轻面孔?这般平和而专注的修行气象,确实罕见。
李本儒闻言,脸上不禁闪过一丝欣慰之色,正欲再开口说些什么,忽然神色一肃,停下脚步,转向前方不远处,微微躬身,语气恭敬地道:“院长。”
沈源心有所感,抬眼望去。只见前方庭院中央,那棵至少需数人合抱、枝叶繁茂的古树之下,不知何时已悄然立着一位身着简朴灰色布袍的中年人。
此人容貌极其普通,属于放入人海便难以再寻的类型,身材也是不高不矮,不胖不瘦,毫无特点可言。
然而,他就那样静静地站在那里,周身却无一丝一毫灵力外泄,仿佛与脚下的青石板、身后的苍劲古树、乃至周围流动的天地灵气都完美地融为一体,不分彼此。
这种浑然天成、气息渊深如海的感觉,正是筑基中期修士方能具备的独特气象。
灰袍中年人,也即是此间道院的院长王冬,目光平静地落在沈源身上。那目光中既无咄咄逼人的审视锐利,也无刻意营造的虚假热情,只是如同看待一位偶然路过、前来拜访的寻常客人,带着一种自然而成的平和。
他微微颔首,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两人耳中:“在下王冬,是本院院长。沈道友远道而来,欢迎之至。”
沈源心中微动,上前一步,姿态比方才面对李本儒时更显郑重几分,行礼道:“中州游历者沈源,见过王院长。冒昧打扰清修,心中实感不安,还望院长海涵。”
他再次清晰地表明了自己的来意,强调自己只是游历途经,出于好奇前来见识,并无任何特殊目的或诉求。
王冬点了点头,平凡无奇的脸上露出一丝极淡却真实的笑意,如同微风吹过湖面泛起的浅浅涟漪:“无妨。游历四方,增广见闻,本是修行中事,李叔。”
他转向李本儒,“你便代我,好好陪沈道友在院内各处走一走,看一看。沈道友若有何疑问,但问无妨。”
吩咐完毕,他又对沈源略一颔首,算是打过了招呼,随即,也未见他如何作势,身形便如一阵清风般,在原地悄然消散,再无痕迹,仿佛从未出现过一般。
这份来去无踪的洒脱,以及这份近乎放任的信任,让沈源不由得再次一怔。
一位筑基中期的院长,在东荒这等地域已算是一方高手,面对自己这样一个来历不明、修为不清的不速之客,竟只是出面打了个照面,简单交谈两句,便如此放心地将接待事宜全权交给了属下一位炼气后期的导师?这份气度,这份胸襟,确实与他过往的经历大相径庭。
李本儒似乎隐约察觉到了沈源那一闪而逝的疑惑,他并未直接点破,只是继续引着沈源向前行走,依次参观了供弟子听讲的讲法堂、藏书虽然不算浩如烟海却分类清晰、摆放整齐的藏书阁、以及设施简单却烟火气十足的炼丹房、炼器坊等地。
一路上,他语气温和地介绍着各处功用,以及道院日常运作的一些情况,同时仿佛不经意般地解释道:“我青月盟能在此地立足,其立盟之根本,在于‘有教无类’四字。
道友气质清正,眉宇间自有乾坤,绝非是那等心怀鬼胎的宵小之辈。既然道友是以礼来访,无论来自何方,修为如何,我道院自当以礼相待,此乃待客之道,亦是立身之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家族崛起,我与灵木共长生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家族崛起,我与灵木共长生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