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君一席话,当真胜读十年道藏。”沈源由衷感叹,脸上洋溢着闻道之后的喜悦与满足,他郑重地举起面前那杯早已微凉的灵茶,以茶代酒,敬向李本儒。
“李导师,沈某此前虽也时常思考心性与修为关系之问题,心中亦有些模糊想法,却从未如今天与您这番深入交谈后,觉得如此透彻明晰,豁然贯通。
贵院之行教化之法,或许在培养能越阶挑战、锋芒毕露的顶尖战力速度上,不如中州某些资源雄厚、手段激烈的宗门迅捷,但于培养能持守道心、明辨是非、道途稳健、且能使道统绵延不绝的真正修士而言,其根基之扎实,前景之广阔与安稳,恐未必逊色,甚至可能更具优势。”
李本儒也满面红光地举杯相迎,眼中闪烁着遇到真正知音的熠熠光彩,那是思想碰撞后产生的愉悦与激动:“沈道友实在过誉了,愧不敢当。今日能与道友坐而论道,方知中州之地修行理念之博大精深,气象之万千,亦让我等僻处东荒之人开阔了眼界,看到了自身的局限与可能。
道友能完全摒弃中州修士常有的地域之见,以如此平等、开放、求索的心态,深入理解并肯定我这偏僻小道院的一些粗浅理念与实践,更令本儒感佩于心。
道友所言极是,教化之法,本无一定之规,贵在得法,需因时、因地、因人而异,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助人求道、明道、得道而已。”
夜色在不知不觉中已深沉如墨,膳堂内其他的弟子早已陆续散去,只剩下他们这一桌仍灯火明亮,映照着两张投入而兴奋的面庞。
窗外,东荒特有的清澈夜空之上,星河低垂,无数星辰仿佛被水洗过一般,清晰璀璨,静静地洒下清辉,笼罩着这片宁静的山谷,仿佛也在默默聆听着这两位来自不同地域、不同修行文化背景的修士,关于修行最根本之道的这场深入灵魂的探讨与交流。
这一番触及修行根本的长谈,持续了将近两个时辰,直至月过中天。沈源只觉得心神前所未有的舒畅,许多以往在修行路上积存的困惑与迷雾,仿佛被一阵清风吹散,对“道”的理解,尤其是对“道”与“德”、“术”与“心”之间关系的把握,似乎又深入、清晰了一层,道心变得更加凝实。
而李本儒也同样获益匪浅,沈源所带来的中州视角与丰富见闻,不仅让他对自家道院一直坚持的实践道路有了更深厚的自信,也从中看到了某些可以借鉴、可以补充与完善之处,思路为之大开。
最后,李本儒亲自提着灯笼,将沈源送至道院后方专为来访宾客准备的清雅小院休息。小院独立安静,院中植有几株梅树,在月光下疏影横斜,暗香浮动。
临别时,李本儒握着沈源的手,郑重地说道:“沈道友,今日一晤,实乃缘分使然。他日道友若再途经这虹东山脉,务请再来我这清安小道院坐坐,届时你我把盏再叙,切磋论道。”
沈源亦是拱手,言辞恳切,充满诚意:“一定!一定!多谢李导师今日不吝赐教,倾囊相授,亦多谢贵院的真诚款待与信任。此番东荒之行,能遇贵院,识得李导师这般身体力行、知行合一的道友,实是沈源莫大之幸事,必将铭记于心。”
皎洁的月光下,两人相视一笑,眼中尽是惺惺相惜、相见恨晚之意。
……
与李本儒的一番长谈,让沈源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
东荒之地的这道院,如同在这片略显荒凉的土地上顽强生长的一株灵草,虽不耀眼,却根基扎实,内蕴生机。
其注重德行教化、潜移默化的理念,与他游历中州所见所闻大相径庭,却更贴近他内心深处对“修道”本意的理解。
清晨,当第一缕晨曦穿透东荒特有的薄雾,洒在清安道院的青瓦白墙上时,沈源已然起身。他信步走出客居的小院,呼吸着带着草木清香的空气,只觉得神清气爽。
远处,已有勤奋的弟子在演武场上晨练,呼喝之声虽显稚嫩,却充满了朝气。
他径直找到了正在书房整理今日课业的李本儒。
“李导师,早。”沈源拱手道。
李本儒见是沈源,连忙放下手中书卷,笑着回礼:“沈道友,昨夜休息可好?”
“甚好,此地清静,灵气虽不浓郁,却中正平和,别有一番韵味。”
沈源顿了顿,神色变得郑重,“李导师,昨日与君一席谈,沈某获益良多,对贵院理念深感钦佩。沈某不才,游历四方,于修行之道及诸般杂艺略有所得。
若蒙不弃,沈某愿在此盘桓一月,与贵院弟子交流讲道,无论是筑基,炼气,还是炼丹、炼器、阵法、灵植等百艺之术,但凡沈某所知,必不藏私,以答谢贵院待客之诚,亦算是为修道之苗,略尽绵薄之力。”
李本儒闻言,先是一愣,随即脸上涌现出难以置信的惊喜之色。他虽看不透沈源具体修为,但能从中州远道而来,谈吐见识不凡,其修为境界定然远超于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家族崛起,我与灵木共长生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家族崛起,我与灵木共长生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