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普通的材料,最基础的丹炉,炼制这最低阶的疗伤丹药,竟能成就满炉之数,且颗颗皆达上品品质!
这需要对药材药性理解到何等透彻的地步?需要对火候掌控到何等恐怖的精微境界?
沈源对此结果似乎早已预料,面上并无得意之色,只是微微一笑,衣袖轻拂,便将那九颗上品回元丹尽数倒入一旁准备好的洁净玉瓶之中,随手递给了那位仍在震惊中的执事。
“丹药之道,存乎一心。外在的手法与技巧固然重要,但终究是末节。真正核心的,乃是对‘丹理’的深刻领悟。
过于依赖固定不变的丹方与一成不变的手法,思维便易僵化,无异于画地为牢,难窥丹道之堂奥。望诸位能细细体悟此言。”
他的话语平和,却字字珠玑,敲打在每一位有志于丹道的听者心间。
接下来的日子里,沈源又应众人之请,分别讲授了炼器、阵法、灵植等修仙百艺的基础要义。
在炼器坊那灼热的火炉旁,他信手取来几块最寻常不过的铁精,辅以寥寥数笔勾勒出的简易聚灵阵纹,竟锻造出了一柄寒光闪闪、锋锐之气远超寻常凡铁、隐隐已有低阶法器雏形的短剑,令负责炼器教学的导师看得目眩神迷,啧啧称奇。
在灵气盎然的灵植园中,他悉心指点弟子们如何通过观察灵植叶片色泽的深浅、脉络的走向、植株整体的姿态,来更精准地判断其灵气需求与健康状况。
并亲自示范了一种利用自身温和灵力,如春雨润物般缓慢滋养灵植根系,以促进其生长的独特小技巧。
经他亲手调理,几株原本因养护不当而显得有些萎靡的低阶灵药,竟在短短数日之内便重新焕发出蓬勃生机,绿意盎然。
沈源的讲道与示范,仿佛为清安道院的弟子们推开了一扇通往崭新天地的大门,让他们得以窥见修行世界更为广阔、更为精微玄妙的风景。
他所传授的,并非什么惊天动地、足以引动风云的神功秘法,更多的是一种迥异于他们以往认知的思维方式、一种直指本源的修行理念,以及种种将根基打磨得坚实无比的法门。
然而,正是这些看似“基础”的东西,对于这群大多天赋平平、修炼资源也相对有限的东荒修士而言,显得尤为珍贵,价值远超一两部高深功法。
这一日傍晚,橘红色的夕阳余晖为道院的青瓦白墙镀上了一层温暖的色泽。
沈源结束了一天的讲道,正准备返回客院小憩,一位身着玄色劲装、腰佩古朴长剑、面容与李本儒有五六分相似,但眉宇间却更多了几分剑修特有锐气的中年修士,拦在了他的身前。
此人气息沉凝如山,灵力精纯,赫然已达筑基后期境界的李本书。
“沈前辈。”李本书拱手行礼,态度恭敬,却又不失剑修那股子直来直去的爽利,“晚辈李本书,冒昧打扰前辈。前辈学究天人,见解超凡脱俗。
晚辈不才,困于‘润雨剑意’小成之境已有数年之久,每每感觉触碰到那一层门槛,却总是镜花水月,难以真正窥见更进一步之契机,心中时常为此焦躁难安,甚至影响了日常练剑的心境。不知……前辈可否拨冗,为晚辈指点一二迷津?”
沈源停下脚步,目光平和地打量了李本书一番,尤其是感知到他周身那虽内敛却依旧带着丝丝湿润锋锐气息的剑意,点了点头。
“‘润雨剑意’,名中带‘润’,想必走的并非是刚猛无俦的路子,而是偏向于绵密不绝、润物无声,却又于无声处暗藏凛然杀机的意境。
你且将你目前对此剑意的理解感悟,以及具体遇到的、难以逾越的关隘,细细说与我听听。”
李本书闻言,精神顿时一振,将自己多年来修炼“润雨剑意”的心得体会、运剑之时灵力的特定运转方式,以及如今最大的困惑——感觉剑意虽已能做到绵密如幕,笼罩一方,却失之于柔韧不足,总感觉缺乏一种能够穿透一切防御、直抵核心的“渗透”之力,与在关键时刻爆发出决定性能量的“爆发”之感,详细道出。
沈源静静聆听着,期间并未打断,只是偶尔在他叙述的关节处,插言问上一两个看似简单、却直指核心的关键问题,引导李本书进行更深入的思考。片刻后,待李本书言毕,沈源面露沉吟之色,缓缓道:
“你的问题,依沈某浅见,或许并非全然出在剑法招式与灵力运转本身之上。你过于执着于追求剑意的‘形’之绵密与‘势’之笼罩,力求其完美无缺,圆融无暇,这固然不错,却可能在不经意间,忽略了剑意最根本的‘神’之所在,与力量发源的‘意’之本质。”
他边说,边抬手指向远处。但见夕阳映照下,一道山间小溪正泛着粼粼金光,蜿蜒流淌。
“你看那山间溪水,流动不息,遇巨石阻挡则绕行,看似柔弱无力,随物而形,然天长日久,可能穿石?何也?
因其目标明确,奔流之志不改,力量虽看似分散,实则始终集中于前行之一点,持久不衰,终见其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家族崛起,我与灵木共长生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家族崛起,我与灵木共长生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