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五点的天空刚泛起鱼肚白,营区的号角声就像一块巨石砸进平静的湖面,震得空气都在发颤。晏骁猛地睁开眼,宿舍里已经响起窸窸窣窣的穿衣声,他几乎是凭着肌肉记忆套上作训服,手指在系武装带时顿了半秒——昨天战术匍匐磨破的肘部伤口被布料蹭到,传来一阵尖锐的疼。
【系统提示:肘部伤口愈合度32%,建议涂抹镇痛凝胶后再进行高强度训练。】
他从床头柜摸出部队配发的镇痛凝胶,拧开盖子时,指尖的茧子蹭过瓶口的螺纹,发出细微的“沙沙”声。凝胶呈淡绿色,抹在伤口上时先是冰凉,很快转为温热,刺痛感像退潮般慢慢褪去。系统面板上“疼痛耐受”的数值跳了跳,从59涨到了60。
“全体都有!楼下集合!”楼道里传来连长的吼声,带着清晨特有的沙哑。晏骁抓起放在床尾的作战靴,鞋跟在地板上磕了两下,确保鞋带系紧——这双靴子他已经穿了三个月,脚踝处的皮革磨出了贴合脚型的弧度,走起路来稳当得像长在脚上。
楼下的操场上,三百名新兵站成整齐的方阵,每个人的肩膀上都压着20公斤的负重背囊。晨露打湿了作训服的肩膀,冷得人一哆嗦,晏骁能感觉到背囊里的沙袋随着呼吸轻微起伏,像一块沉甸甸的茧。
“今天的科目:负重20公里越野,中途穿插移动靶射击。”连长站在高台上,手里的扩音喇叭滋滋作响,“越野限时120分钟,射击5发子弹,命中3发以上算合格。最后五名,今晚加练紧急集合!”
【系统提示:20公里负重越野最优配速为每公里6分30秒,射击环节需预留8分钟,建议前10公里保持7分/公里,后10公里逐步提速至6分/公里。】
晏骁调整了一下背囊的肩带,让重心落在腰腹位置——这是系统“负重分配”技巧的进阶应用,能减少30%的腰部压力。随着“出发”的口令落下,他跟着大部队冲了出去,鞋底碾过操场边缘的碎石,发出“咯吱”的轻响。
前两公里,队伍还保持着密集的队形,脚步声像闷雷似的滚过营区。晏骁跟在第二梯队,呼吸节奏严格按照系统的“四段式呼吸法”:吸气3秒,屏息1秒,呼气4秒,再屏息1秒。这种呼吸方式能让肺部充分扩张,每一口氧气都像被压榨到极致,输送到紧绷的肌肉里。
【系统提示:当前心率120次/分钟,处于高效燃脂区间,体能消耗速率1.2%/公里,状态良好。】
跑到第五公里时,队伍开始拉长。晏骁的额角渗出汗水,顺着下颌线滴进衣领,和晨露混在一起,冰凉地滑过锁骨。他抬手抹了把脸,掌心的汗渍在脸颊上蹭出一道灰痕——昨天匍匐时沾的泥还没洗干净,在皮肤褶皱里藏成了深褐色。
“晏骁!跟上!”身后传来赵鹏的喊声,他的呼吸已经有些乱了,额头上的青筋突突直跳。晏骁侧过身,用胳膊肘轻轻撞了下他的腰:“调整呼吸,跟着我的节奏。”
他刻意放慢半步,让赵鹏能看清自己的呼吸频率。吸气时,他的肩膀微微抬起;呼气时,腹部明显收紧。赵鹏跟着试了几次,原本急促的喘息渐渐平稳下来,两人并排跑着,背囊碰撞的声音在晨雾里格外清晰。
【系统提示:完成一次战术指导,“团队协作”熟练度+0.3,当前22.7。】
第十公里的补给点设在半山腰,帆布棚下摆着成箱的矿泉水和能量棒。晏骁抓起一瓶水,没有直接喝,而是拧开盖子往脖子上浇了半瓶——系统“物理降温”提示:高温环境下,体表降温比口服补水更能快速降低核心体温。冰凉的水顺着脖颈流进衣领,激得他打了个寒颤,却让混沌的大脑清醒了不少。
【系统提示:核心体温下降0.5℃,体能消耗速率降至1.0%/公里。】
补给点旁就是射击阵地,五组移动靶机正在轨道上匀速滑动,靶纸是半人高的侧身剪影,每秒移动3米。负责射击的老兵叼着烟,见晏骁过来,朝他扬了扬下巴:“5发子弹,100米距离,打吧。”
晏骁放下背囊,从战术腰包里抽出配枪——一把95式自动步枪,枪身还带着昨晚保养时擦的枪油味。他检查了一下弹匣,压满5发子弹,拉动枪栓时,金属撞击声清脆得像冰块碎裂。
【系统提示:移动靶射击参数已同步——风速1.2米/秒,靶速3米/秒,建议瞄准提前量0.8米,弹道修正偏右2厘米。】
他趴在射击位上,枪托抵紧肩窝,这个姿势压得昨天的旧伤隐隐作痛。但他的呼吸却异常平稳,视线透过准星锁定靶机轨道,手指轻轻搭在扳机上。当第一个靶纸出现在视野里时,他没有立刻开枪,而是等靶纸移动到系统标记的虚拟瞄准点——那是一个淡红色的方框,比靶心大一圈,刚好覆盖子弹可能的散布范围。
“砰!”
枪声在山谷里回荡,靶纸应声出现一个黑洞。晏骁没有看结果,迅速调整呼吸,准星跟着第二个靶纸移动,手指再次扣动扳机。连续三枪,枪身的后坐力震得肩膀发麻,但每一次回弹,他都能借着后坐力快速复位,准星始终稳定在虚拟方框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燃血征途:特种兵之路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燃血征途:特种兵之路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